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国际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9:12
文档

国际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制度,推广绿色包装制度。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个好的商品包装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益、产品附加值、影响有效地供求关系等等有利因素,同样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出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一方面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量,抑制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对我国现有的绿色包装制度更好的向前推进发
推荐度:
导读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制度,推广绿色包装制度。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个好的商品包装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益、产品附加值、影响有效地供求关系等等有利因素,同样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出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一方面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量,抑制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对我国现有的绿色包装制度更好的向前推进发
摘 要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制度,推广绿色包装制度。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个好的商品包装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益、产品附加值、影响有效地供求关系等等有利因素,同样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出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一方面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量,抑制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对我国现有的绿色包装制度更好的向前推进发展的理由,现阶段我国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产品包装设计简单、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企业信息化管理不足等问题,需要、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尽快建立起中国绿色包装体系,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增强出口企业商品包装竞争意识,加强包装企业规范化管理,注重出口商品包装技术的投资与应用。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一大新的挑战,更好更快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建设。

关键词:绿色包装;绿色壁垒;出口贸易 

Abstract

    Along with inational trade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packaging requirements of more and more strict,developed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emphasis on the green packaging system,promoting the green packaging system.For various reasons,China's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green packaging is also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In foreign export trade,a good commodity packag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product product value added.influence effectively supply and demand,and so on favorable factors,the same commodity packag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green barriers to China's export trade on the one hand the inestimable influence of produce,and it has become the new ways of trade protection,restrain the China's export trade,restrain China's economic trade development,the other hand is also on our country's existing green package system better forward development of reason,at present in China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on lag,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is simple,and a lack of market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ch problems,needs the government,the enterprise,the consumer common participation and establish China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green packaging system,gradually perfect law system,enhance the export commodity packaging enterprise competition consciousness,strengthen packaging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ort commodity packaging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appli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 new challenge,better and faster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xport trade construction.

    Key words:Green packaging; green barriers; Export trade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2 相关理论概述    3

2.1  绿色壁垒的概念及其特征    3

2.2  绿色包装的概念及其特征    4

3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6

3.1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6

3.2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7

4 我国出口包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

4.1  我国出口包装现状    9

4.2  我国出口商品销售包装存在的问题    10

5 我国应对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措施    12

5.1  完善法律制度    12

5.2  增强出口商品包装意识    12

5.3  加强包装企业管理    12

5.4  注重出口商品包装技术的投资与应用    13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国际商品交换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过度商品包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装对环境方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包装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包装废弃物和包装容器结构所引起的。首先,传统的天然包装材料,如木材、棉花、等均可能将危害生态环境和经济作物的蛀虫、红蛉虫、线虫等带入国内,危害当地的森林和农作物,同时还可能带入各类细菌,影响人、畜的安危;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包装材料,如PVC包装材料难以降解,在被当作废弃物加以焚烧时会污染空气;在生产发泡性衬垫塑料包装的过程中,含氯氟烃(CFCS)发泡剂的使用就会破坏臭氧层,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其次,包装容器结构不合理会对使用者或食用者的安全与健康造成危害,有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1987年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国共同的未来》中呼吁使用绿色包装,各国也先后对绿色包装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绿色包装便由此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实施法律、法规和标准,大力推广实施绿色包装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安全[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分析国际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我国的解决策略。其目的在于能引起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对商品包装的重视,为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事业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2.2 研究意义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下的绿色包装制度。由于种种原固,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尽快建立起中国绿色包装体系,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包装的研究涉及较早,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于商品包装,美国包装协会认为是为了产品的运出和销售所作的准备行为,英国规格协会认为是为商品货物的运输和销售所作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上的准备工作;这两种定义将商品包装归为是一种行为。而日本包装用语辞典中确定商品包装的定义为使用适当的材料、容器,施以技术,使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并使产品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能保持其内容及推销产品之价值,加拿大包装协会的释义是将产品由供应者送到顾客或消费者手中,而能保持产品于完好状态的工具,这两种定义将商品包装归为是一种物质。欧盟理事会通过的《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中,对包装定义为一切用来盛装、保护、掌握、运送及展现物品的消耗性资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包装是指为了在商品流通中,保护商品,方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包装方面的研究大多从70年代末开始,虽然相对于国外成熟的理论和经验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在定义包装概念时都基于包装功能而界定了它的特殊含义。从国内外包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和建立着手,论述了产品包装标准化建立的目的和工作导则。华表的《包装设计150年》详细地叙述了近150年来包装发展的历史和现象,这是国内学者所作专业的现代包装史。分析了包装变化背后的时代原由,尤其是观念因素与技术因素所带来的影响[4]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以我国的出口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来分析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我国应做出的发展策略。首先对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发展进行讨论,分析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对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其次针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对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策略,最后对进行全文总结。

1.4.2  研究方法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文献检索法的方法对绿色壁垒商品包装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的文献检索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为依托和根据,结合我国商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对我国在商品出口过程中针对绿色包装壁垒的问题上给予帮助。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绿色壁垒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绿色壁垒的概念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发展,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 , GBS)已经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国际文献中并没有“绿色壁垒”一词,绿色壁垒也称为环境壁垒。“绿色壁垒”可以说是我国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词。在国际上并没有权威的定义。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的绿色壁垒概念,大多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立场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认为,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2.1.2 绿色壁垒的基本特征

  (1)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和制裁措施之实。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2)形式的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难和抵制。

  (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首先,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其次,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各种检验标准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烦琐复杂,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5)较强的技术性。即对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都包括较多的技术性成分。

  (6)技术要求的相对性。在发达国家之间,环保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它们之间的贸易因环保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少。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绿色壁[6]。

2.2 绿色包装的概念及其特征

2.2.1 绿色包装的概念

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从绿色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7]。

2.2.1 绿色包装的特点

  (1)用料最省,废弃物最少。绿色包装在满足保护、方便、销售和提供信息功能的前进下,应是使用材料最少而又文明的适度包装,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应最少。

  (2)易于回收利用。产品包装及其包装制品应能重复使用,或利用回收废弃物生产再生制品,或通过焚烧利用其热能等。从而达到再利用的目的。这种包装既不污染环境,又可充分利用资源。

  (3)包装废弃物易于降解。

   为了不形成永久垃圾,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废弃物要易于降解,才进入大自然中,进而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这种降解同期应越短越好。

  (4)包装废弃物无毒无害。包装制品所用的材料中不得含有毒物质,或将其含量控制在有关标准以下,包装产品在制造加工的全过程中的均不产生环境污染。

3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3.1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从四个出口产品竞争力指标出发,企业应该以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包装等为主要落脚点,优秀的包装会在顾客心目中形成商品质量优良的印象,使商品得到顾客的青睐。符合不同风俗文化背景、不同消费需求的商品包装,能够顺应国际市场特殊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包装更胜一筹的商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欢迎。

3.1.1保护商品

商品包装可以保护商品而获得质量安全和数量较为完整的减损效果。出口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多次装卸、搬运,难免由于碰撞造成商品破损变形,同时长时间存储会因为温度、光线等造成商品变质,这些都会使出口商品受损。根据商品特性采用一定的包装技术,可减少商品的损失,维护其使用价值。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出口量,促进出口贸易量。

3.1.2 促进商品流通

出口商品包装能促进商品流通,获得节约流通费用的运转效果。在商品流通的一系列环节中,如果无包装或包装不善,都会增加商品装运、储藏和销售的难度。应根据商品相关属性采用不同包装材料并做好标记,便于识别、计量和清点,进而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缩短存储时间。更进一步的促进商品流通。

3.1.3 促进商品销售

出口商品包装能够宣传商品,促进销售。商品包装上的图案、文字与色彩等向消费者传递着许多企业与产品的信息,好的商品包装能够使内装商品一目了然,阐明商品的特性、用途、使用方法等,起到宣传产品、指导消费的作用,有助于赢得和占领市场[8]。

3.1.4 提高商品自身商业价值

 出口商品可以提高商品的身价,使顾客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包装不仅囊括了极强的艺术性,其恰到好处的图文搭配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通常较好的包装物可以被用作他途,当消费者注意到商品包装的这些优点时,会以较高价格买下该商品。

3.2 绿色包装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绿色包装壁垒是一种含有极高的正当性和隐蔽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实施绿色包装壁垒可以有效地保护本国市场,增强本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好地达到保护本国产品生产企业的目的,再加上世界贸易组织对类似该贸易壁垒的为力,使之成为欧美国家实施贸易壁垒的“乐土” [9] 。

3.2.1 通过数量控制效应来抑制中国贸易的增长

绿色包装壁垒虽然在原则上是自愿和公开的,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形式上的合理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刚性,只要产品包装不符合制定的 “绿色要求” 就几乎不能进入该国市场,因此强制性改变了正常贸易流向和贸易规模,抑制中国的贸易增长,中国经济、技术水平低、尤其在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还很落后,经常要面对绿色包装壁垒。

 

       P 

                                   S1

                                                                                                  

                                                 S0     

            D                                                     

    P1

   

    P0                                         

                                                         

                                                    

                                                    

                             

                                                            Q

                

                               Q1           Q0

               

               图 1   绿色包装壁垒产生的数量控制效应

图 1 中 S0代表中国某种产品的国际供给曲线,D 线表示设定国对我国的该产品的需求曲线。没有壁垒前,国际市场该产品的出口量和进口量均衡为 Q0,均衡价格为P0。若现在实施绿色包装壁垒,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受生产技术及原料、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包装成本提高导致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供给弹性变小,供给曲线变为 S1,均衡价格上升为 P1,贸易量随之减少为 Q1[10]。

3.2.2通过需求引导效应减少了中国的出口

绿色包装要求和法规、认证等措施,在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同时,对消费者产生了消费引导效应,促使消费者购买符合法规和标准的商品。上述环保措施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偏好,从而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尽管这些措施好多都是自愿申请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主要出口国家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非常强,实施此类措施的环保标准一般都比较高,这就使得本已处于环保技术劣势的中国出口产品更加难以达到其标准。因此,在进口国市场中,此类措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就更为显著,消费者对缺少此类标志或达不到标准的中国出口产品的偏好降低,表现为需求下降,从而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 

3.2.3复杂多变的绿色包装壁垒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广受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出口国 ,出口对象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其中我国对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的出口量 ,占外贸总额的 4/ 5 以上,因此这些国家出于各种经济的、 政治的或环保考虑经常对我国实施绿色包装壁垒 ,使得我国产品经常面临出口危机和经常的贸易摩擦。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食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药品和服装等深受发达国家的绿色包装壁垒、卫生检疫等的影响。

3.2.4影响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绿色包装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巨大,会使有绿色包装标志和无绿色包装标志的产品处于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会带来与环境有关的全新的市场风险和机会。发达国家环保运动和环保科技起步较早,观念要求高,技术先进,从而在环保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再加上它隐含的歧视性和较低的透明度 ,我国企业要想出口不得不改变包装材料、包装设计,提高包装技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付昂贵的包装检验、测试等费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竞争力。

4 我国出口包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出口包装现状

4.1.1 我国绿色包装的总体现状

我国绿色包装产业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比较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不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大了包装工业的发展速度,到了90年代,我国商品的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改善。包装行业由我国国民经济40个主要行业的最后一位,如今已经跃升到第15位。仅在运输包装方面就有22类商品的包装得到了改善。我国先后制定过一些相关法律规定,并成立了不少相关组织机构。如:1993年9月2日,全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规定禁止假冒包装;1994年5月,我国正式成立了认证委员会;1995年3月,认证委员会宣布首批环保产品,其中有一种是包装产品[11]。

1999年1月,ISO绿色环保标志在全球施行;2002年6月29 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包装物的设计、使用和回收。目前我国的环保包装已经有了初步的法律规范,包装减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等均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对于绿色包装的研究基本从包装选材的绿色化,包装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大型化,包装废弃物易于回收且可循环使用着手,使之实现较少的消耗资源,降低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4.1.2 主要出口行业的商品包装现状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类产品的进出口业务,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对机电产品出口运输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以机电行业为例子,举例说明我国出口产品包装现状。

  机电产品的出口运输包装与其它运输包装一样,首先要知道是什么样的产品,它有何特性,应该重点保护什么?企业及相关的包装标准对其有什么要求等等。其次,该产品要运到什么地方,采用什么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和装卸转运条件如何,所到国家或地区对包装有什么特殊等。有了这些基本数据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运输包装设计和加工,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相应的包装。首先要根据产品的类型、尺寸及重量进行包装设计,并特别注意保护产品的脆弱部件。运输过程中的气候条件、重心计算、起吊装卸、安全固定防护等因素都要考虑[13]。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一是不能选用对环境有害的包装材料,再者要为将来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着想,选用有利于环保的包装材料。这里还必须注意避免过包装,既要保护内装物不受到损伤,又不能使用过多的包装材料,因为使用的包装材料越多,不仅包装本身的成本高,而且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费用也多,所以在运输包装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经过严密的设计和计算。 一般的机电产品运输包装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木质外包装,可以是封闭箱,也可以选用花格箱,还可以采用敞开包装和局部包装。机电设备在储运过程中不允许发生锈蚀,否则就会影响到其使用功能。通用的防锈包装方法包括涂层法、干燥剂法、气相防锈法。机电产品出口运输过程中由于破损现象而引起的赔偿和争执浪费了很多时间与费用。其实很多破损是因为出口运输包装中的安全措施(固定防护)不当引起的,而这些现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防止机电产品在出口运输过程中因冲击振动而发生滑移碰撞、翻倒等现象,需要用安全紧固带或链、木条木块、紧固螺杆螺栓等把包装物固定在木箱底座上。另一种方式可以考虑增加包装物和底座之间的摩擦系数,例如,在两者之间加上一层橡胶材料等。在此过程中,不能只凭感觉和想象随便使用几件固定辅助工具,而应该经过严密的计算。比如,知道了使用什么运输工具,就知道它会在那些方向产生多大的冲击加速度。然后结合摩擦力及辅助力的大小,就能事先算出安全措施是否得当,还需要增加些什么、增加多少等等。这种计算不仅适用于内装物在包装箱内的固定,同样也适合于包装件的安全运载。 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逐年增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机电产品出口运输包装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考虑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使用尽量少的包装材料,采用有效的包装方法,保证出口机电产品安全到达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借鉴从国外进口的机电产品运输包装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改进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包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赔偿,通过包装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4.2  我国出口商品销售包装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包装工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中国包装产业总体竞争力还不强,存在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结构趋同、总体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和回收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包装业中暴露出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有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不容忽视[12]。此外,国内包装产业必须的设备、原辅材料、包装精品很多还依赖发达国家的大型包装企业提供。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包装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因素。

4.2.1 商品包装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世界上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早在20年前就先后对包装业制定了法律法规,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然而,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包装法律研究明显滞后。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包装法,对包装设计的研究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包装业中的法律问题。据了解,在包装领域,对包装设计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的文献未曾超过15篇。

4.2.2 包装设计过于简单化,缺乏市场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转变,当今发达国家商品包装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美观、实用、环保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其产品往往容易在市场上畅销。相比之下,国内企业的包装设计却十分脆弱。许多企业产品的外观设计,甚至包装的结构、材料的设计都要拿到国外去做,有时又格外地夸张商品内涵,甚至带有欺诈性的过分包装,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就目前而言,我国包装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人们的国际市场意识淡薄,人均包装消费仅为20美元。从总体来看,我国包装业还未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还不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没有完善的国际市场意识。而在发达国家,包装业在国民经济中早已成为支柱产业。据统计,美国人均包装消费金额达463美元,日本人均617美元,远远高于中国。

4.2.3 商品包装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足

国外市场关于包装的标准复杂多样,而多数包装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与企业本身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因此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也相对有限。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包装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通常仅占新增资产投入的4%以下,这一数字与国际同行业相比相差很大。许多国内包装企业对国际商品市场上有关产品包装的信息了解严重不足,对商品出口目的市场有关包装材料、规格等标准信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当前包装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包装企业缺少一批既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又掌握包装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吸引这类人才的环境和激励机制也不理想,即使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包装企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流动也非常频繁,这已成为制约包装企业进行国际化包装生产的普遍问题。

4.2.4 商品出口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目前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呈现出由商品本身向包装延伸的趋势,其中对商品包装的措施已十分突出,发达国家的包装产品的检验标准从原来的几项、十几项增加到几十项,中国出口贸易正受到包装“壁垒”的阻截。据统计,我国商品出口每年因包装不善而导致的损失高达近24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继续呈上升态势。

5 我国应对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措施

5.1 完善法律制度

中国的包装企业应熟悉各国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包装业立法建设。为了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应着力“完善八世”后有关包装的各项标准的制定,尤其要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将与包装有关的环保规定纳入包装法的条文中。应由对口的包装行业行政部门和专业协会来协调行业内部之间的关系,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盗版侵权行为,对走私材料、隐瞒漏报包装经营品种、品牌、品名等不法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为我国包装业创造一个宽松又竞争有序的内部环境。

5.2 增强出口商品包装意识

为了规范我国出口商品包装,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一部科学的《包装法》,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强调功能适当,施行绿色包装,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环境,实现包装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今社会,出口企业应树立绿色营销观念,进一步认识绿色包装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发展绿色包装不但可以降低能耗和物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而且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而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有让市场意识与当今人们的心态吻合,通过包装表面与内质的对比巧妙构思,才能设计出引领时代潮流的包装。因此,强化国际市场意识对包装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包装企业只有在通过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熟悉,才能使本企业包装紧跟国际市场步伐[13]。

5.3 加强包装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公司纷纷携带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包装市场,他们一方面为我国包装业发展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竞争力给我国包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包装业应尽快加强包装企业管理 面对现实的冲击和机遇,采取应对措施,使之真正与国际接轨[14]。(1)人才培养,引入竞争机制。应积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建立起与国际分工相配套的、具有竞争的产品结构和懂规则的组织服务机构,从而促使我国包装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2)加强国际交流,完善信息网络建设。生产企业或设计企业,可自发组织和联络进出口公司,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出口包装的数量和需求,汇总起来降低小批量生产的成本。同时要深入研究出口商品在运输包装上的特点,根据集装箱运输的规格,设计系列运输包装规格,以便出口商品生产企业使用。包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包装行业组织、包装企业、包装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电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绿色包装是我国出口产品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仅是为了打破市场的绿色壁垒,更为了全球性环保的需要。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包装,又叫生态包装。要实现绿色包装,应从包装材料和包装设计两方面人手。绿色包装需要可降解塑料、可食性材料、可重复再生以及纸材料等作为包装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也解决了国际上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而对我国出口商品造成的。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浪费,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降低包装成本,提高出口商品包装档次。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要在出口商品包装上印有“绿色包装”等字样,打消顾客对产品达不到环保标准的顾忌。

5.4 注重出口商品包装技术的投资与应用

 包装技术是提高包装水平的一大关键,出口企业应加大包装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投资。增强包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着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大型出口企业可以设立包装部门,专门从事包装工作,以提高包装效率。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包装组织的联系,把握技术进展动态,通过交流与合作,取得在包装技术上的进步。当先进的包装技术被应用到出口产品时,不仅可以攻破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而且能够顺应消费者的特殊要求,帮助出口企业创造品牌效应。可形成一个共同的包装技术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包装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高水平的出口商品包装设计不一定只是很新颖、独特的设计,也包括最大程度地符合当地消费习惯与民族风俗的包装设计。有的包装设计虽然融入了很高超的艺术,但由于与市场风俗习惯相悖,这样的包装设计同样是失败的。因此,要深入消费市场做全面调查,仔细分析其对商品包装的偏好,最后据此进行专门设计。当然,作为包装设计主要因素的设计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加强高等包装设计教育工作的开展,学习国际先进的包装知识,结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出口商品包装人才。只有同时拥有包装设计人才与充分的市场信息,才能真正提高出口商品包装设计水平 。

                  结 论

综上所述,对国际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我国商品包装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于我国、企业、消费者等等应如何应对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包装法律制度。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包装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法律建设成型较晚。中国的包装企业应熟悉各国法律法规,同时要加强包装业立法建设,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为我国包装业创造一个宽松又竞争有序的内部环境。

第二,增强出口商品包装意识。我国的出口产品包装设计过于简单化,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为了规范我国出口商品包装,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强化国际市场意识对包装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包装企业只有在通过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熟悉,才能使本企业包装紧跟国际市场步伐。

第三,加强包装企业管理。我国的包装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与企业本身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够,因此对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也相对有限。许多国内包装企业对国际商品市场上有关产品包装的信息了解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包装业应尽快加强包装企业管理,面对现实的冲击和机遇,采取应对措施,使之真正与国际接轨。

第四,注重出口商品包装技术的投资与应用。包装技术是提高包装水平的一大关键,出口企业应加大包装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投资。增强包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技术进展动态,通过交流与合作,取得在包装技术上的进步。当先进的包装技术被应用到出口产品时,不仅可以攻破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而且能够顺应消费者的特殊要求,帮助出口企业创造品牌效应。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包装水平,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参考文献

[1] Gertie,Robert H.David S. Scharfstein and Jeremy C. Stein.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apital  markets [J].O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vol.109(4)1211-1230

[2] Triantis,George G Organizations as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The Legal Boundaries of Firms,Collatera,and Trusts In Commercial and Charitable  Enterprises [J]. Harvard La Revie.2011:1103-1106

[3]《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94/62/EC,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  Directive),PPWD

[4] 华表,《包装设计150年》[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

[5] 张燕文,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包装和我国的对策.2010,(1):59~61

[6] 戴宏民,包装管理[M].北京工业出版社印刷.2011:106~205

[7]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1 :123

[8] 梁燕君,发达国家的绿色包装法律法规[J].采购与物流.2011,(2):45~47

[9] 孙敬水,曹彦芹,绿色环境标志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评论.2011,(1) 

[10] 韩可卫,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及其借鉴[J ].世界农业. 2011,(4)

[11] 蔡小勇,突破绿色壁垒的出口企业对策[J ].企业改革和管理,2011,(7):  

[12] 王章旺,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促进我国出口贸易[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5-50

[13] 黄丹,绿色包装 设计先行[J].包装工程.2005,(06):35-37

[14] 张坤,论当前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 2011,(04)

致谢

    这次毕业设计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帮助,其中我的导师和淑平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和老师寻求帮助,而魏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最后的日子里,我们再一次演绎了团结合作的童话,把一个庞大的,从来没有上手的课题,地完成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才让我不仅学到了本次课题所涉及的新知识,更让我感觉到了知识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团结的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

文档

国际商品包装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上对商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越来越强调绿色包装制度,推广绿色包装制度。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实施严格的绿色包装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个好的商品包装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流通效益、产品附加值、影响有效地供求关系等等有利因素,同样商品包装绿色壁垒的出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一方面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成为贸易保护的新手段,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量,抑制中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来看同时也是对我国现有的绿色包装制度更好的向前推进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