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例如,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产品每台利润100元,B产品每台利润180元,有关生产资料如表1-2所示,试求企业利润最大时两种产品的产量。
表1-2 A、B产品生产用料
单位产品消耗总额 | |||
资源名称 | A产品 | B产品 | 可利用资源 |
原材料(kg) | 120 | 80 | 2400 |
设备(台时) | 900 | 300 | 13500 |
劳动力(工时) | 200 | 400 | 5000 |
确定影响目标的变量:企业利润最大时两种产品的产量,设:X1为A产品的生产数量;X2为B产品的生产数量
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MaxP(Xi)=100X1+180X2
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120X1+80X2≤2400
900X1+300X2≤13500
200X1+400X2≤5000
X1≥0,X2≥0
找出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即为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分别以X1、X2为横纵坐标,将约束方程绘制于表中,由于有三个约束方程,因此有三条直线。三条直线共同构成的区域为可行解的区域。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一定在由约束方程构成的可行解区域的凸点上。
通过计算三个凸点A(0,12.5)、B(13,6)、C(15,0)所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则满足使目标函数最大值的点为B点。即当生产A产品13台、B产品6台时企业获得的利润最大,为2380元。
例: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5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
解析:Q0=F/(P-v)=500000/(15-10)=100000(件)
例如,某厂在下一年拟生产某种产品,需要确定产品批量。根据预测估计,这种产品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产品生产采取大、中、小三种批量的生产方案,如何决策使本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有关数据如表1-3所示。
表1-3 数据表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期望值 | |
0.3 | 0.5 | 0.2 | ||
大批量I | 40 | 28 | 20 | 30 |
中批量Ⅱ | 36 | 36 | 24 | 33.6 |
小批量Ⅲ | 28 | 28 | 28 | 28 |
大批量生产期望值=40×0.3+28×0.5+20×0.2=30
中批量生产期望值=36×0.3+36×0.5+24×0.2=33.6
小批量生产期望值=28×0.3+28×0.5+28×0.2=28
中批量生产的期望值要高于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的期望值,最终企业的经营决策应当选择中批量生产。
例如,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
问:哪种方案最好?
方案1(结点①)的期望收益为:[0.7×100+0.3×(-20)]×10-300=340(万元)
方案2(结点②)的期望收益为:(0.7×40+0.3×30)×10-140=230(万元)
至于方案3,由于结点④的期望收益465(95×7-200)万元大于结点⑤的期望收益280(40×7)万元,所以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好。方案3(结点③)的期望收益为:(0.7×40×3+0.7×465+0.3×30×10)-140=359.5(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在三种方案中,方案3最好。
例如,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因不同的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各异。
表1-4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max | |
Ⅰ | 50 | 40 | 20 | 50 |
Ⅱ | 70 | 50 | 0 | 70 |
Ⅲ | 100 | 30 | -20 | 100 |
乐观原则决策过程(大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大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大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法)
决策者在进行方案取舍时以每个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最小值为标准(即假定每个方案最不利的状态发生),再从各方案的最小值中取最大者对应的方案。
悲观原则决策过程(小中取大法):
(1)在各方案的损益中找出最小者;
(2)在所有方案的最小损益值中找最大者。
Max(20,0,-20)=20 选择方案1
3.折衷原则
折衷法的决策步骤如下:
(1)找出各方案在所有状态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方案 | min | max |
I | 20 | 50 |
Ⅱ | 0 | 70 |
Ⅲ | -20 | 100 |
方案 | min | max | 加权平均值(a=0.75) |
I | 20 | 50 | 42.5 |
Ⅱ | 0 | 70 | 52.5 |
Ⅲ | -20 | 100 | 70 |
11:0×0.25+70×0.75=52.5
Ⅲ:(-20)×0.25+100×0.75=70
(4)取加权平均最大的损益值对应的方案为所选方案。
对应的方案Ⅲ为最大值系数a=0.75时的折衷法方案。
用折衷法选择方案的结果,取决于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程度的乐观系数的确定。当a=0时,结果与悲观原则相同;当a=1时,结果与乐观原则相同。这样,悲观原则与乐观原则便成为折衷原则的两个特例。
4.后悔值原则(大中取小法)
后悔值原则是用后悔值标准选择方案。所谓后悔值是指在某种状态下因选择某方案而未选取该状态下的最佳方案而少得的收益。
用后悔值法进行方案选择的步骤如下:
(1)计算损益值的后悔值矩阵。方法是用各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分别减去该状态下所有方案的损益值,从而得到对应的后悔值。
畅销(最大值为100) | 一般(最大值为50) | 滞销(最大值为20) | |
I | 50(100-50) | 10(50-40) | 0(20-20) |
Ⅱ | 30(100-70) | O(50-50) | 20(20-0) |
Ⅲ | 0(100-100) | 20(50-30) | 40(20+20) |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max | |
I | 50 | 10 | 0 | 50 |
Ⅱ | 30 | O | 20 | 30 |
Ⅲ | 0 | 20 | 40 | 40 |
Min(50,30,40)=30 选择方案2
5.等概率原则(莱普勒斯法)
等概率原则是指当无法确定某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顺序时,可以假定每一自然状态具有相等的概率,并以此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进行方案选择。
方案1=(50+40+20)/3=110/3
方案2=(70+50+0)/3=40
方案3=(100+30-20)/3=110/3
选择方案2
第一章:案例分析题汇总
【例题1·案例题】(2004年案例分析)某国内企业曾长期经营计算机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涉足软件开发、手机、互联网等多个业务领域。几年过后,后增加的这些业务并没有给公司发展带来多大贡献。公司最后一次的董事会终于作出决定,出售手机、互联网等业务,并重新专注于计算机业务。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公司实行的发展战略属于( )。
A.集中型战略 B.一体化战略 C.关联多元化战略 D.无关联多元化战略
解析:C
(2)根据波士顿矩阵,采取紧缩战略的业务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在所有业务中规模较小 B.业务盈利性差
C.相对市场占有率低 D.市场增长率低
解析:CD
【例题2·案例题】案例分析:书中36页题目
某牙膏厂几十年来一直只生产牙膏,产品质量卓越,顾客群体稳定。目前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增加牙刷生产,需要确定牙刷的产量。根据预测估计,这种牙刷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4,滞销为0.3。牙刷产品生产采取大、中、小三种批量的生产方案,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
大批量I | 35 | 30 | 20 |
中批量II | 30 | 28 | 24 |
小批量III | 25 | 25 | 25 |
(1)该企业原来一直实施的战略属于( )。
A.集中型战略 B.稳定型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一体化战略
解析:B
(2)目前该企业实施的战略属于( )。
A.不相关多元化 B.一体化 C.集团多元化 D.相关多元化
解析:D
(3)此项经营决策属于(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无风险决策
解析:B
(4)使该厂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案为( )。
A.大批量 B.中批量 C.小批量 D.不增加牙刷生产
解析:A
大批量损益期望值=35*0.3+30*0.4+20*0.3=28.5
中批量损益期望值=30*0.3+28*0.4+24*0.3=27.4
小批量损益期望值=25*0.3+25*0.4+25*0.3=25
【例题3·案例题】,国内某知名制造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总经理总是鼓励中下层管理者制订与实施自己的战略。今年在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决定进军医药领域。准备修建大厂的投资费用为400万,修建中等规模工厂的投资费用为250万,修小厂的投资为170万。该医药产品的市场寿命为10年。10年内销售状况为:产品畅销的可能性为55%,销售一般的可能性为25%,滞销的可能性为20%。
方案一:修建大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150万元,销售一般每年获利60万元,滞销每年亏损40万;
方案二:修建中等规模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80万,销售一般每年获利50万元,滞销每年获利20万元;
方案三:修建小工厂,产品畅销每年获利40万元,销售一般每年获利30万元,滞销每年获利15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目前实施的战略属于( )。
A.紧缩战略 B.多元化战略 C.发展战略 D.差异化战略
解析:BC
2,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该企业制订与实施自己战略的模式是( )。
A.指挥型 B.文化型 C.合作型 D.增长型
解析:D
3,修建小工厂的期望收益值为( )。
A.-2万元 B.260万元 C.300万元 D. 155万元
解析:D(40*55%+30*25%+15*20%)*10-170=155
4,该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方案为( )。
A.方案一 B.方案二 C.方案三 D.三者均可
解析:A
方案一:(150*55%+60*25%-40*20%)*10-400=495
方案二:(80*55%+50*25%+20*20%)*10-250=355
方案三:(40*55%+30*25%+15*20%)*10-170=155
5,该企业进行的决策属于( )
A.风险型决策 B.确定型决策 C. 不确定型决策 D 淘汰法
解析:A
【例题4·案例题】,某玩具制造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在玩具领域站稳脚跟,而且通过并购联合等多种形式进入家电领域。07年该公司拟推出一款新玩具,共有三种备选方案。未来市场存在畅销、滞销、一般三种可能。预测这种三种电器的损益值如下: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
方案1 | 700 | 500 | 100 |
方案2 | 800 | 650 | 0 |
方案3 | 900 | 600 | -300 |
1,此项经营决策属于()
A确定型决策 B无风险决策 C风险性决策 D不确定型决策
解析:D,不确定型决策
2,采用折中原则最大值系数a=0.7,估计方案1的损益值为()
A 360 B 420 C520 D600
解析:C,折中原则方案一损益值=700*0.7+100*(1-0.7)=520
3,采用后悔值原则计算,使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为()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无法确定
解析:B: 构造后悔值矩阵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最大后悔值 | |
方案1 | 200 | 150 | 0 | 200 |
方案2 | 100 | 0 | 100 | 100 |
方案3 | 900-900=0 | 50 | 400 | 400 |
4,采用乐观原则,应该选择方案()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无法确定
解析:C,乐观原则又称大中取大。
Max(700,800,900)=900
第四章
2.已知设备组有机器10台,每台机器每天有效工作时间是15小时,每小时产量定额是50件产品,求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 )
A 5500 B 6500 C 7500 D 8500
答案:C
解析:设备组的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产量定额=10*15*50=7500件
3.一致某车间有车床20台,全年工作日180天,3班制,每班工作6小时,设备修理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0%,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0.5小时,那么该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是( )
A 1160 B 38880 C 115500 D 120000
答案:A
解析:单位设备的年有效工作时间=180天*6*3*(1-10%)=2916小时
年生产能力=设备数量*年工作时间/时间定额=20*2916/0.5=1160
4.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2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面积4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问该车间生产能力( )
A 2000 B 1000 C 3000 D 2500
答案:A
解析:作业场地生产能力=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8*2000/4*2=2000件
5.某齿轮生产企业的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流水线每生产一件齿轮需20分钟,求该企业的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
A 24 B 48 C 96 D 12
答案:A 解析: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8小时*60分钟/20分钟=24件
6.某企业产品单价为4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200元,固定成本为500万元,求该企业保本量是( )
A 15000 B 20000 C 30000 D 25000
答案:D 25000
解析:保本量=500万/(400-200)=25000
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在确定产品产量指标时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相关信息见盈亏平衡图。金额
产品生产的盈亏平衡图
27.在盈亏平衡图上标号为3的线是( )。
A.销售收入线 B.固定成本线 C.总成本线 D.变动成本线
答案: D
28.设E——利润,Tr—销售收入,F—固定成本,V——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则
盈亏平衡分析法的计算公式是( )。
A.Tr=E-(F+V*Q) B.E=Tr-(F+V*Q) C.F=Tr -(E十V*Q) D.Q=Tr-(F+V*E)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