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
2007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
一、简答题
1.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局限
2.霍尔的受众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3.文化工业的特征
4.知沟理论。
二.辨析题
1.议程设置理论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难以奏效,而在"想什么"方面却惊人成功
2.是说媒体的商业经营与公共服务的
三.论述题
引子: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等,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试从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之.
2006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
一、问答题
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
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辩析题
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
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
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请根据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对些观点进行评析
三、论述题
1、试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的内在矛盾与重建
2、在传媒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受众理论发生了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试从媒介环境变迁的角度论述受众理论的发展演进
四、分析题
根据京华时报报道2005年许多人看作是中国媒体的娱乐年。“超级女声”等娱乐节目的火爆,引起了学者和业界人事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今年七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举行珍惜受众信任树立健康形象主题座谈会,会上崔永元语出惊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崔永元说:“将收视率作为评判标准不科学,不能以理服人。”据我所知,某些收视率数据并不准确,比如,央视十套的社教类节目格调高雅(略)
2005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二.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三.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四.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004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分)
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
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本段非原话]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200户,1000人左右
,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3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 "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 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1 2 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 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
的发展模式角度,
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 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
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2002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3*5分)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5*13分)
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那些权利?
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分)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01年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一, 简答(20*3)
1, 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 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 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 论述(40)
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
2000年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一,简答
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
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
二,论述
1, 请结合实际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 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1999年武汉大学传播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
二, 简答
1, 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 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
3,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4, 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
三, 论述
1, 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
二、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文综试题
武汉大学07年新闻传播学专业文综试题
W7_AHs_d一、简答 B_~r.bka_L
1、用《兼葭》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 A_;_mb6_8_
2、曹操《短歌行》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 ^S2,yF:/;
3、鲁迅《秋夜》中的枣树象征着什么 Z9dm {"[wJ
4、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的使用及意义 ei} Qx |K}
5、钱中书《论快乐》的写作特色 UZw?R_3xg6
-Q+__c K_H
二、论述 GWViS_8XP"
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 ._r_vJ_:2D
2、结合《再别康桥》谈谈徐志摩对新诗格律化所作的贡献。 zEsnkh5>M
@(v
f:FL_
三、作文 ;3en`_TaIe
以冲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 x5u+QLN__W
_0)$!G_N
WM_f;
法基世界政经 ?___K_'!Z| 9{-;D_-Q2
一、 名词解释 HrTf@K_9C$
1、国际经济秩序 2、全球经济问题 3、自然人与公民 4、透明度原则 0[#_ +N__\\
>I)i_/&dd"
二、 论述 5_,__t_,q
1、为什么和谐社会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 N6|O9[ E )
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调整经济 I2~RjH,YEQ
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
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文心雕龙 3、派 4、十四行诗 5、意识流手法
二、简答
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
2、简述巴金散文 《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
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
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
法律、经济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 2、民事责任 3、消费者权力 4、金融市场
二、简答
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
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 “传统与现代”
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丝派
2\文学研究会
3\\<农村三部曲>(小说)
4\京派小说
二简答
1\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2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
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
三\论述题
1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2\论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四\基础写作 媒体与社会
武汉大学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名解5*4
1、 建安七子
2、 江西诗派
3、 元白诗派
4、 明清传奇
二、 简答 10*3
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2、 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3、 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
三、 赏析 25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 论述 25
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
五、作文 50
传媒与社会
武汉大学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
3.海派小说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简答:
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
2.<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
3.评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内容
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
三.论述;
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
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武汉大学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风雅颂
2、 古诗十九首
3、 骈体文
4、 《世说新语》
5、 明代前七子
二、简答题
1、 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2、 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回答南朝乐府民歌与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3、 就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得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谈谈崔莺莺形象的性格特征。
4、 与诗、词相比较,谈谈你对曲的体性的体味和认识。
三、论述题
1、 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之异同。
2、 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差异。
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武汉大学2003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
2、创造社
3、东北作家群
二简答
1、就要评析胡识《尝试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别写出柔石两篇代表性小说的情节内容
3、《围城》主题思想简析
三、论述题
1、你认为鲁迅杂文在写作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2、《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基础写作部分
作文:感受网络(1000以上)
武汉大学2003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九歌
2边塞诗派
3三言
二。简答
1。曹操《短歌行》(其一)的艺术特色
2。荀子《劝学篇》的主要内容
3。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为什么是其散曲的代表作
三。论述
1。史记的思想价值
2。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作文
感受网络
武汉大学2002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 名词解释3‘*5
1《论语》
2《世说新语》
3“拟话本”
4“新月社”
5《激流三部曲》
二 简答题3*10分
1,《左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3,《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三 赏析15分
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可自拟题
四 论述题2*20分
1, 略论苏轼词的风格
2, 略论《女神》的时代精神
武汉大学2001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论述题
1、 分析《子夜》的清洁结构特点
2、 分析《雷雨》中的周仆园的形象
3、 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武汉大学2000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5*4分)
1.词汇
2.新月派
3.楚辞
4.新乐府运动
5.前后七子
二.简答.(4*5分)
1.甚末是借代?它有那些主要方式?
2.简谈小草在歌唱一诗中"小草"的象征意蕴.
3.简析社稷坛抒情一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4.为甚末说"哭"是贯穿登西台动哭记全文的脉络?
三.论述题(2*20分)
1.试论史记的思想内容和传记文学价值.
2.略述"五四"以后现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四.分析题(20分)
三、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和传播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发生重大调整,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初试科目和内容完全一致。均为616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古代、现当代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论说文、记叙文的写作)和808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推荐复习参考书
616综合知识:
1.周叶中主编:《法律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2.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3.徐绍建主编:《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808新闻传播学基础:
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5.石义彬:《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资料清单:
一、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真题答案
1、武汉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资料
01.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2002年-2011年考研真题
02. 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2000年-2010年考研真题
03.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综合知识2000年-2011年考研真题
说明:由于现在无法收集到完整的2010年,2011年试题,均本套中此两年试题为市面上最全最好的回忆版的试题,历年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考研真题是最为重要的复习资料,大家一定要好好研读。
2、武汉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答案
01. 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2003年-2010年考研真题参(清晰打印稿)
02. 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2003年-2008年考研真题参(手写板,效果没有打印的好,有几处不清晰,此项赠送,纸张)
03.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综合知识2007年-2010年考研真题参(清晰打印稿)
2000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 .名词解释(5*4分)
1.词汇
2.新月派
3.楚辞
4.新乐府运动
5.前后七子
二 简答(4*5分)
1.甚末是借代?它有那些主要方式?
2.简谈小草在歌唱一诗中"小草"的象征意蕴.
3.简析社稷坛抒情一文在结构上的特点.
4.为甚末说"哭"是贯穿登西台动哭记全文的脉络?
三 论述题(2*20分)
1.试论史记的思想内容和传记文学价值.
2.略述"五四"以后现代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四 分析题(20分)
分析苏轼定风波一词.(附词)略
2001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 论述题
1、 分析《子夜》的清洁结构特点
2、 分析《雷雨》中的周仆园的形象
3、 论述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2002年综合知识试题
一 名词解释3‘*5
1 《论语》
2 《世说新语》
3 “拟话本”
4 “新月社”
5 《激流三部曲》
二 简答题3*10分
1 《左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2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3 《大堰河》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是什么
三 赏析15分
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可自拟题
四 论述题2*20分
1 略论苏轼词的风格
2 略论《女神》的时代精神
2003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九歌
2边塞诗派
3三言
二 简答
1 曹操《短歌行》(其一)的艺术特色
2 荀子《劝学篇》的主要内容
3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为什么是其散曲的代表作
三 论述
1 史记的思想价值
2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四 作文
感受网络
2003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文学
2、创造社
3、东北作家群
二 简答
1、就要评析胡识《尝试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别写出柔石两篇代表性小说的情节内容
3、《围城》主题思想简析
三 论述题
1、你认为鲁迅杂文在写作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2、《家》中觉新形象分析
四 基础写作部分
作文:感受网络(1000以上)
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 风雅颂
2、 古诗十九首
3、 骈体文
4、 《世说新语》
5、 明代前七子
二、简答题
1、 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2、 结合具体作品,简要回答南朝乐府民歌与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差异。
3、 就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得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谈谈崔莺莺形象的性格特征。
4、 与诗、词相比较,谈谈你对曲的体性的体味和认识。
三、论述题
1、 高适、岑参边塞诗风格之异同。
2、 苏轼、辛弃疾词作风格之差异。
四、作文: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2004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问题小说
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
3.海派小说
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简答:
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
2.<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
3.评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内容
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
三.论述;
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
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
四.作文: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古代部分)
一、名解5*4
1、 建安七子
2、 江西诗派
3、 元白诗派
4、 明清传奇
二、 简答 10*3
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2、 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3、 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
三、 赏析 25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 论述 25
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
五、作文 50
传媒与社会
2005年综合知识试题(现代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 语丝派
2 文学研究会
3 <农村三部曲>(小说)
4 京派小说
二 简答
1 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2 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
3 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
三 论述题
1 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2 论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
四 基础写作
媒体与社会
2006年综合知识试题
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论语
2、文心雕龙
3、派
4、十四行诗
5、意识流手法
二、简答
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
2、简述巴金散文 《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
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
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
法律、经济部分
名词解释
1、市场经济 2、民事责任 3、消费者权力 4、金融市场
简答
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
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作文部分
800字左右议论文 “传统与现代”
2007年综合知识试题
文学部分(60分)
一、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用《兼葭》为例,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
2、曹操《短歌行》中所使用的比喻及其意义。
3、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4、钱钟书散文《论快乐》的艺术特色。
5、鲁迅《秋夜》中“枣树”的象征意义。
二、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特色。
2、试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成就,并以《再别康桥》为例,简述徐志摩对新格律诗发展的贡献。
三、作文
以“冲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
法律、经济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秩序
2、全球性经济问题
3、自然人与公民
4、透明度原则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做了怎样的调整?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调整?
2、如何理解“和谐社会”应该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
2008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综合知识试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
1.朱光潜《文学的趣味》的论点
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艺术风格
3.李斯《逐客书》的论证方法及特点
世界经济法律
二、鉴赏
柳永《八声甘洲》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
《茶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史记 项羽本纪》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四、世界经济法律简答40分
1什么是国际私法
2什么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条件
3简要回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4世界多极化是如何在曲折中发展
五.作文:回望大学生活
2002-2007新闻基础真题(武汉大学)
2002年
一、 名词解释:(4小题,30分)
1. 进奏院状(5分)
2. “局新闻”(5分)
3. “拒检运动”(10分)
4. 线性传播模式(10分)
二、 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列宁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要点。
2. 简述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的意义。
三、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评述邵飘萍新闻活动的主要成熟。
2. 试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2003年
一.概念评析(每题15分,共45分)
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新发现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使用价值.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者的主观完全符合客观.
二.观点讨论(每题15分,共45分)
1.应该由传播者的理性判断来决定什么是新闻
应该由受众构成的媒介市场来决定什么是新闻.
2.商业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实现公共管理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3.网络会取代传统媒体
网络不会取代传统的媒体,更多的是与传统媒体进行联合.
三.专题研究(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新闻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2.结合历史与现实,阐述新闻监督的一般规律.
3.试述新闻道德的主要内涵,并请你谈一谈当前中国新闻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给出理论化的解决方案
2004年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客观性往往导致肤浅,轻率的报道,成为媒体逃脱责任,寻求平衡的手段,因此,对公众而言,它往往表现为负价值.
2.新闻的商品性是新闻的内在特性,因此,我们应该让纯粹的市场力量来支配新闻业的运作.
3.用影象和声音传播的新闻是唯一真正有发展前途的新闻形式.
二.观点讨论(每题20分,共60分)
1 有人认为新闻价值是某一事物的固有特性,如重要性,新鲜性,有趣性等。
有人则认为,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的产物,即新闻作用于接受者的产物,表现为对受众要 的满足.
2 有人认为,新闻媒介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
有人则认为,随着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应转向娱乐功能.
3 有人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制度是公共广播电视制度
有些人则认为,理想化的新闻传播制度应该是国家媒介,私有化媒介,公共媒介等多种并存.
三.现象分析(每题30分,共60分)
1.在著名报人邵飘萍创立的<京报>停刊66年以后,<新京报>与2003年11月11日在北京创刊,它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主办,是中国第一张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创办的报纸,是中国第一家由两家党报集团联合主办的大型日报.据<新京报>的负责人介绍,该报的报道理念是"负责报道一切这一口号有两层含义:<新京报>有责任报道一切,<新京报>对报道的一切负责.
请你从媒介管理的角度分析<新京报>的报道理念(10分)
请从新闻监督的规律和新闻道德的角度分析<新京报>的报道理念,为<新京报>设计责任内涵.(20分)
2.美国<纽约时报>在2003年5月11日发表内部调查报告,承认刚刚离职的记者布莱儿从2000年10月止离职前所写的73篇报道至少有36篇是捏造或者抄袭的作品,一时间,美国新闻界开始大量反省记者的诚信问题,质疑媒介管理问题.
请从这一时间出发,联系中国新闻界实际,论述记者的诚信(15分)以及社会意义(15分).
2005年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
2.新闻传播效果就是一天新闻立即显现出来的对于人的"刺激-反映"效果.
3.商业化,市场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
二.观点讨论(每题20分,共60分)
1 有人认为,新闻道德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的知情权
有人则认为,新闻道德基本点是尊重人的隐私权.
2 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是新闻贴近大众的重要表现
有人则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正在转移人民关注公共事务的视线,悄然剥夺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
3 有人认为,媒介集团化正在缩小意见的自由市场,弊大于利;有人则认为,媒介集团化实现了媒介资产,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利大于弊.
三.现象分析(每题30分,共60分)
1、2003年10月28日,江苏卫视开播<1860新闻眼>,向社会推出"公共新闻"理念,即搭建公共平台,为公众话语的交流,对话,谈判,交锋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提供各种生活资讯的同时,解读,引导,使公众有机会就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做公共话语的组织者,而非权威话语的传递者;从走进百姓的"生活空间"发展到走进公众的"公共空间使新闻的信息功能过渡到公共功能;使受众由消费者转变为公民.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一理念:
1).用媒介功能理论,监督理论分析公共新闻的价值.(10分)
2).论述"使受众由消费者转变为公民"的意义.(20分)
2、自1999年以来,中国各大媒介纷纷报道和追踪河南爱滋病的出现,蔓延,防治过程和爱滋病感染者的故事,特别是"非典"危机过后,健康问题报道成为新闻领域的一大潮流.
询问:根据新闻价值理论,媒介报道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说明理由(10分)
媒介在面对社会性健康危机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20分)
2006年
一,简答题
1:述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含义.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评党性原则
4:简述的基本特征.
5:简述报纸和(新闻性)期刊的宣传优势
二,辨析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是信息功能.
2:受众是媒介所指向的潜在消费者
3:社会事业的繁荣是新闻事业繁荣的基础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新闻报道中失实现象的种类并分析其原因.
2:在现阶段,我国新闻的主要类型?以及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理论性的解决方案.
2007年
一、辨析题:辨析下面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
1、新闻就是反常事物的报道。
2、一般说来,大众媒介的受众是分离的、消极的、软弱无力的。
3、新闻传播已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因此,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必然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
二、讨论题:讨论下列相对相反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结论(每题20分,共60分)
1、人不可能客观认识事物,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客观性已是现代人交往的一种基本道德需要,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有着很重要的道德价值。
2、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 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以保证公开的监督;
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 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隐私权,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3、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指新闻与受众、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表现为对受众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联系新闻报道实践,谈谈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
2、试论当前我国新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资料】07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最新完整版真题-倾情奉献
2007年武汉大学综合知识真题
文学部分(60分)
一、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用《兼葭》为例,说明《诗经》的艺术特色。
2、曹操《短歌行》中所使用的比喻及其意义。
3、郭沫若《炉中煤》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4、钱钟书散文《论快乐》的艺术特色。
5、鲁迅《秋夜》中“枣树”的象征意义。
二、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特色。
2、试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成就,并以《再别康桥》为例,简述徐志摩对新格律诗发展的贡献。
三、作文
以“冲 突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1000字左右。
法律、经济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秩序
2、全球性经济问题
3、自然人与公民 4、透明度原则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做了怎样的调整?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调整?
2、如何理解“和谐社会”应该是“有序的、法制的社会”?
2007年武汉大学传播学概论真题
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
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 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iceblue友情提示:以上这几道论述题在提问之前都把相关的理论概述了一下,因为题有点长我懒得打出来了,呵呵)
三、分析题(30分)
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略)
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基础真题
一、辨析题:辨析下面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
1、新闻就是反常事物的报道。
2、一般说来,大众媒介的受众是分离的、消极的、软弱无力的。
3、新闻传播已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因此,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必然由信息功能转向娱乐功能。
二、讨论题:讨论下列相对相反的观点并给出你的结论(每题20分,共60分)
1、人不可能客观认识事物,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客观性已是现代人交往的一种基本道德需要,因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有着很重要的道德价值。
2、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 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知情权,以保证公开的监督;
新闻报道过程中,当知情权与隐私权发生冲 突时,应优先满足公民的隐私权,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3、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指新闻与受众、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表现为对受众和社会需要的满足。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联系新闻报道实践,谈谈对“用事实说话”的认识。
2、试论当前我国新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08年武汉大学传播学真题回忆版
综合知识 A
一 简答题 30分
1 简述朱光潜《文学趣味》的主题思想
2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3 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特点
二 论述题 30分
1 老舍《茶馆》如何表现社会生活特点的?
2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形象的塑造
三 赏析 柳永《八声甘州》 10分
一 简答 40分
1国际司法的主要特征
2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条件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点
4 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作文 回首大学生活 40分
专业二
一 辨析30分
1 在大众传播中,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讯息作出的反应,就是反馈,噪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是反馈
2人类传播的目的是增进交流,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当今国际传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无国界的信息传播
3 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具有多种社会属性
二 简答45分
1传播者有传播权,知晓权和媒介接近权,这属于什么受众关,及其产生的根源
2为什么说大众传播属于社会控制机制
3简述女权主义经过研究肥皂剧《达拉斯》后得出的观点
三 论述50分
1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时代传播媒介的特点和新媒介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鲍地里亚对后现代电视媒介研究后,提出了后现代电视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困境。论述其后现代媒介的特性和这种媒介观的现实意义
四 分析
网络传播在2006-2007年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个人博客,播客,维客的普及已成为趋势。《纽约生活》著名女记者(名字忘了)评论说其将会改变主流。试从上述资料媒介技术的发展,分析当今网络媒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这些影响来自哪些方面
(以上属于记忆版,由于考试紧张和时间问题,可能和真题有部分出入,综合卷部分题的答案发在我空间里了,想看的可以去看看2832303)
文学部分
一、简答 10分*3
1、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中吹笛》的背景、思想感情和构思方式。
2、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思想内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3、闻一多分《发现》的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二、论述 15分*2
1、王国维认为屈原的文学精神是“北方之感情与南方之想像的合而为一”,联系屈原相关的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2、分析贾平凹《静虚村记》的艺术风格。
法律经济部分
一、分析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 15分
二、冲突规范的含义及其特征。 15分
三、(前面有一段话)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和加强的措施。 20分
作文
今年是建国六十年,以“感受建国60年”为题,写一篇作文。800-1000字。 40分
2010年武汉大学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完整版*
08年
一辨析:30分
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
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
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
二简答 45分
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2如何理解是一种社会控制的
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
三论述 50分
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
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
四分析 25分
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
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
07年
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
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传播效果是指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 的有效效果,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传播主体的传播技巧。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3、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指出媒介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讯息。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请论述由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提出的“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
2、请论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新媒介的技术特点,论述该理论在现代媒介环境下面对的挑战及其不足。
3、请论述“知沟”、“信息沟”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当前国际传播的信息秩序问题论述这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4、请论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及其带来的启示。
三、分析题(30分)
材料:湖南卫视《变形记》(略)
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谈你对这类纪实节目的看法,以及对媒介创造“拟态环境”的认识。
06年
一.简答题(4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
3、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理论价值
4、便士报的意义?
二.辨析题:
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辨析
2、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大众传媒营造的是虚假的公共领域”请辨析
3、想不起来了。呵呵
三.论述题
1、论述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重建及其内在矛盾
2、请结合媒介环境的变迁分析传播学受众理论的演变
四.分析题
给了超女娱乐火暴,专家认为时下节目低俗,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请谈谈你对崔永元“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观点的看法。
05年
一.问答(12×4)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二。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三。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四。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回答要点如下:
1.否定观点,简述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2.运用两级传播,克拉珀的有限效果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心理,群体压力与规范等,具体阐述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凭传者的一相情愿,或者仅只是传媒一方的发送信息,没有受众的参与,即使能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也不能任意的改变态度。
3.列出子弹论的观点,并作出简短批驳。指出这一论点把传播过程简单化,凭空臆想一方是无所不能的大众传媒源源不断的发出消息,另一方是受众消极被动的接受信息,忽略这一过程中一切中介因素。
04年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拟态环境
2、知识沟
3、知情权
4、可信性研究
5、大众文化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谈谈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2、谈谈传播学理论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理论
3、为什么说电视是娱乐导向性媒介?
三、分析题(20分)
麦奎尔于60年代在英国所作的关于公众观看政党节目的动机的实验调查。他先在小样本中使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公众的目的,以这些问卷的结果作为选项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调查并进行分析。
请问这一试验是根据什么理论进行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四、操作题(20分)
假设你受某组织之托对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的大众传播状况进行调查,该村人口约200户,1000人左右,目的是揭示我国农村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的关系。
请问
1.调查的主要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调查方法;
3.列出调查的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谈谈公信度对大众媒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3年
一、解释
观念的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
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社会观以及传播观的分歧
三、辨析
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并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把关题目还要谈及缺陷
四、论述题
1、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论述传播思想的进步和变迁。
2、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麦克卢汉用“延伸”来反映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请论述传播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02年
一名词解释3*5'
1《阿尔及尔宣言》
2《塔罗瓦尔宣言》
3大众传播
二简答题5*13'
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
4在大众传播过程 中,受众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
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01年
一.简答(20*3)
1. 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论”的特点和缺陷
3. 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
二. 论述(40)
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