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钢筋桁架楼板施工
本工程采用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板,该楼板是将钢筋桁架在工厂加工成一体,并与镀锌压型钢板焊接而成的组合模板。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操作工具、基准线和劳动保护用品等,并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施工前检查时,需要检查钢筋桁架模板尺寸和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检查拉钩是否有变形,底模的平整度和搭接边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外观质量也需要进行检查,如焊点处熔化金属是否均匀,每件成品的焊点脱落、漏焊数量是否超过4%等。
在自承式楼板堆放和吊装时,需要注意保护楼板,避免损坏和污染。在起吊前需要核对捆号和吊装位置是否正确,并进行试吊以确保重心稳定和钢索不会滑动。在吊装时需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避免阻碍下一层楼的吊装作业。同时,严禁直接用钢丝绳绑扎起吊,以避免钢承板变形。
钢梁上加设支承,保证钢筋桁架模板与钢梁之间的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桁架模板铺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检查,确保板面平整、直线度误差小于10mm、错口小于5mm,并进行必要的修整。
钢筋桁架模板铺设完成后,进行点焊固定,确保各板之间的连接牢固。焊接完毕后,进行检验,检查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安装封头时,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封边、堵漏处理,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漏浆。安装完毕后进行检验,确保封头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最后,清理现场,将工序交接。在安装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承板时,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
交接处的钢梁腹板上焊接通长角钢。在钢筋桁架模板就位后,应立即将其端部的竖向钢筋及底模与钢梁点焊牢固。沿着长度方向将镀锌钢板与钢梁点焊,间距为300毫米。铺设一定面积后,应绑扎分布钢筋以防止钢筋桁架侧向失稳。如果设计需要在楼板上开洞口,施工应预留。应按设计要求设洞口边加强筋,四周设边模板,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模板的钢筋及底模。切割时宜从下往上切割,防止底模边缘与浇注好的混凝土脱离。切割可采用机械切割或氧割进行。若需要将钢筋桁架裁断,应采用同型号的钢筋将钢筋桁架重新连接进行恢复,并按图纸要求进行补强(一般指预留的管道孔)。铺设好钢筋桁架模板后应做好保护,避免人为损坏。
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清除楼承板上的杂物、灰尘、油脂等其他妨碍混凝土附着的物质。在楼承板面上人及小车走动较频繁的区域,应铺设垫板,以免楼承板损坏或变形,从而降低楼承板的承载能力。如遇封口板阻碍,可以用乙炔将封口板切除一小块,注意不要损坏楼承板。所使用的混凝土内不得含氯盐添加剂,混凝土拌和浇捣工具及施工缝设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在浇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以及倾倒混凝土所造成的对楼承板的冲击,尽量在钢梁处倾倒并立即向四周摊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除非楼承板底部被充分支撑,否则在未达到混凝土75%设计抗压强度前,不得在楼面上附加任何其他荷载。如需在楼面上堆放材料时,应以垫板承载以避免荷载集中,并应置于主要承重结构上。楼承板的混凝土,其设计抗压强度至少为C20,坍落度应在100毫米至200毫米,骨料应符合《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规定。
钢筋桁架楼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压型钢板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在施工前,应将钢筋桁架模板搬运到各安装区域,并准备简易的操作工具,如吊装用钢索及零部件等,操作工人劳动保护用品等。在铺设钢筋桁架模板时,应放设基准线。
施工前检查
为了配合安装作业顺序,应在钢筋桁架模板铺设前满足以下条件:
安装完成钢筋桁架模板下的支撑角钢。
进场并验收合格钢筋桁架模板构件。
清除、磨平、补漆钢梁表面吊耳。
在施工前,应对照图纸检查钢筋桁架模板尺寸、型号和构造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按照以下两个表格进行检查:
表一:钢筋桁架模板宽度、长度允许偏差
钢筋桁架模板的长度
5.0m
4mm
5.0m
表二:桁架构造尺寸允许偏差
对应尺寸
钢筋桁架高度
钢筋桁架间距
桁架节点间距
允许偏差
3mm
10mm
3mm
20mm
在检查钢筋桁架模板时,还应检查拉钩是否有变形,如有变形,可使用自制的矫正器械进行矫正。底模的平直部分和搭接边的平整度每米不应大于1.5mm。此外,还应检查钢筋桁架的外观质量,包括焊点处熔化金属是否均匀,每件成品的焊点脱落、漏焊数量是否超过焊点总数的4%,相邻的两个焊点是否有漏焊或脱落,以及焊点是否有裂纹、多孔性缺陷和明显的烧伤现象。
自承式楼板堆放及吊装
在自承式楼板堆放和吊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运输至现场时,需要妥善保护,避免损坏和污染,尤其是不得沾染油污。堆放时应成捆离地斜放,以免积水。
在吊装前,需要核对自承式板捆号及吊装位置是否正确,包装是否稳固。
每捆在起吊时应有两条钢丝绳分别捆于两端四分之一钢板长度处。起吊前应先行试吊,以检查重心是否稳定,钢索是否会滑动,待安全无虑时方可起吊。自承式楼板在装、卸时采用皮带吊索,严禁直接用钢丝绳绑扎起吊,避免钢承板变形。
在吊装时,应从下往上楼层吊装,避免因先行吊放上层材料后阻碍下一层楼的吊装作业。
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工艺流程
在进行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加工配件并绘制压型钢板布置图。
运输到现场,并进行验收。
返修不合格品。
安装流程如下:
在压型钢板位置放线。
分层、分区压型钢板。
打包压型钢板并吊装至安装层。
铺设临时。
切割压型边角处。
调直压实。
返修不合格品。
点焊固定。
检验合格。
安装封头。
返修不合格品。
封边、堵漏。
检验合格。
清理现场,工序交接。
1.钢桁架吊装
2.模板铺设
3.支座钢筋焊接
4.栓钉焊接
5.附加钢筋绑扎
6.洞口处理节点
7.边模板施工
8.混凝土浇筑
钢筋桁架模板的铺设顺序应按照起始位置向一个方向铺设,边角部分最后处理。随着主体结构的安装,应按照相应的顺序铺设各层的钢筋桁架模板。在铺设之前,应按照图纸所示的起始位置放置基准线,然后安装第一块板并依次安装其余板。连接采用扣合方式,两头各有一人,中间两人均匀分布,中间的两人按紧搭钩边,两头的人用力,确保板与板之间的拉钩连接应紧密,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漏浆,同时注意排板方向要一致。
在钢筋桁架模板的平面形状变化处,可以将其切割,切割前应对要切割的尺寸进行检查,然后在模板上放线。可以采用机械或氧割进行切割,切割后存在的缝隙需要用挡板焊接封堵,端部的竖向钢筋还原就位后方可进行安装。如果跨间收尾处的板宽不足576mm,则可以沿着钢筋桁架长度方向将钢筋桁架模板切割,切割后板上应有一榀或二榀钢筋桁架,不得将钢筋桁架切断。
在铺设板之后,需要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应规范的要求来调整位置,板的直线度误差应小于10mm,板的错口要求小于5mm。钢筋桁架平行于钢梁处,底模在钢梁上的搭接不小于30mm,钢筋桁架垂直于钢梁处,模板端部的竖向钢筋在钢梁上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且应保证镀锌底模能搭接到钢梁之上。当有一榀钢筋桁架放在钢梁中间时,应空开一定的距离铺设下一块板,但是两块板必须满足侧向搭接宽度的要求。如果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需要在交接处钢梁的腹板上焊通长角钢。
在钢筋桁架模板就位之后,应立即将其端部的竖向钢筋及底模与钢梁点焊牢固。沿长度方向将镀锌钢板与钢梁点焊,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间距为300mm。待铺设一定面积之后,并绑扎分布钢筋,以防止钢筋桁架侧向失稳。如果设计需要在楼板上开洞口,则施工应预留。应按设计要求设洞口边加强筋,四周设边模板,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切断钢筋桁架模板的钢筋及底模。
注意事项:
1.浇混凝土前应清除楼承板上的杂物、灰尘、油脂等物质,以保证混凝土附着。
2.频繁走动的区域应铺设垫板,以保护楼承板不受损坏或变形。
3.遇到封口板阻碍时,应用乙炔切除一小块,但要注意不损坏楼承板。
4.混凝土中不得添加含氯盐的添加剂,施工工具及缝设置应符合规范。
5.浇混凝土时应避免堆积过高,避免冲击楼承板,尽量在钢梁处倾倒并摊开。
6.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除非楼承板底部充分支撑,否则不得在楼面上附加其他荷载。
7.堆放材料时应使用垫板承载,避免荷载集中,并应放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上。
8.楼承板的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至少为C20,坍落度应在100mm~200mm,骨料应符合规范。
9.切割钢筋桁架时应从下往上切割,避免底模边缘与混凝土脱离,可采用机械切割或氧割。
10.裁断钢筋桁架后应使用同型号的钢筋重新连接并进行补强,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操作。
11.铺设好钢筋桁架模板后应做好保护,避免人为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