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验收报告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初步验收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月
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
初步验收报告
(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通过)
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以下简称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自上海虹桥站引出,经七宝线路所、春申线路所、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兴南、桐乡、海宁西、余杭站至笕桥线路所后,正线引入杭州东站(暂不开通),侧线经笕桥联络线引入杭州站,全长153.500公里。笕桥下行联络线长3.483公里,上行线长3.477公里。新建虹桥动车所28.36单线公里,虹桥动车所走行线5.411单线公里。改建七宝专用线3.474单线公里。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是全国快速铁路客运网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京沪、沪汉蓉、杭长快速客运通道连接,作为沪深沿海铁路和沪昆客专两条大干线的共同组成部分,又与杭甬客运专线、沪宁城际高铁等线路组合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对于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地区城镇一体化进程,增强区位辐射作用,适应并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依据
1. 200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08]3043号)。
2. 2009 年 1月,国土资源部《关于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国土资预审字[2009]29号)。
3. 2009 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61号)。
4. 200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542号)。
5. 2009年 3月,铁道部 上海市 浙江省《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222号)。
6. 2009年8月,铁道部《关于开工建设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控制工期的步云特大桥等5处单体工程的通知》(铁计函[2009]1190号)。
7. 2009年9月,铁道部《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松江南 金山北 嘉善南 嘉兴南 桐乡 海宁西站站房修改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321号)。
8. 2009年12月,铁道部《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余杭南站站房修改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798号)。
二、 工程概况
1. 工程基本情况
沿线河网密集,公路交通发达,高速公路、国省道、众多城镇公路,构成多层次公路网。沿线软土分布广泛,成因复杂,根据具体情况,正线软土地基处理采用管桩加钢筋混凝土筏板的处理方式,软土路基填筑完成后再进行堆载预压;其它地段采用旋喷桩、水泥搅拌桩、砂井等加固措施。桥梁基础主要采用钻孔桩基础,上部结构24m、32m跨度采用箱型梁梁式,40m以上跨度立交桥大量采用了连续梁结构。其中,正线131处特殊结构桥梁施工和无砟轨道工程是控制工期的主要因素,部分大跨度桥梁采用了上承式拱桥结构,余杭站采用高架桥建站方案。正线轨道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全线工程具有工程数量大、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沿线分别设置上海虹桥、松江南、金山北、嘉善南、嘉兴南、桐乡、海宁西、余杭、杭州共9个车站,杭州东目前尚未开通。桥梁约占线路总长的.9%。
2. 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2)正线数目:双线。
(3)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
(4)最小曲线半径:7000米,引入上海、杭州枢纽线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坡度:一般12‰,困难情况下20‰。
(6)线间距:5米。
(7)牵引种类:电力。
(8)列车类型:动车组。
(9)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10)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11)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3. 主要竣工工程数量
路基土石方约456.95万方;特大桥7座1375米;中桥8座357米;小桥25座334米;涵洞27座777横延米。无砟轨道铺设146.742双线公里,正线铺轨293.485公里,站线铺轨60.153公里;无砟道岔56组(其中高速道岔54组、普速道岔2组),有砟道岔105组,新建车站7座,站房建筑面积5.1万平米,雨棚面积12.5万平米。通信光缆430条公里,信号电缆887公里,电力电缆2072条公里,接触网429.966条公里;牵引变电所3座,分区所3座,AT所7座,配电所3座。声屏障30.2延长公里。设计征地7534亩。
4. 重、难点和控制工程
(1)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主跨(88.8m+160m+88.8m)连续梁,采用自锚上承式拱桥结构、转体法施工。
(2)跨横潦泾特大桥:主跨为(75m+135m+135 m+75m)连续梁,深水墩基础。
(3)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及板式无砟道岔铺设和精调等。
三、 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范围为: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上海虹桥至笕桥线路所段正线K0+6.6(设计起点)~K147+3(笕桥线路所1号岔),共计146.742km;笕桥联络线起止里程为K185+547.104(笕桥线路所1号岔,笕杭线下行里程)~K1+0.02(沪杭设计终点,笕杭线下行里程),新建笕桥联络线下行线长3.483公里,上行线长3.477公里;新建虹桥动车所28.36单线公里,虹桥动车所走行线5.411单线公里,改建七宝专用线3.474单线公里及车站站线。
四、 建设经过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由铁道部、上海市、浙江省和宝钢集团共同出资建设。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沪杭客专工程建设管理。总体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松江南、金山北和嘉善南站站房设计单位为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嘉兴南、桐乡、海宁西及余杭站站房设计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咨询单位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监理单位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线下工程施工由中铁一局、十局、十一局、十二局、二十四局,中建股份、中交二航局承担;铺轨工程由中铁一局、二十四局承担;站房工程由上海建工、浙江一建和中铁四局钢构公司联合体、中铁建工承担;四电系统集成施工由中铁电化局、中铁通号集团公司承担;客服系统由易程公司承担。监理由中铁济南监理公司、北京铁城监理公司、北京铁研监理公司承担。
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监督站负责对该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督。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全线铺通,9月开始联调联试。铁道部、上海市、浙江省领导非常重视,铁道部在建设前期工作、外部重大问题、重大技术方案、设计审查、工程招标、施工组织审查、建设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大推进和协调力度,给沪杭客专建设快速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市和浙江省在大临用地、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三电迁改、交通、航道协调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协调,为整体施工任务的完成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上海局举全局之力,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和静态、动态验收的管理工作。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认真开展标准化管理,坚持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全面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坚持科学组织、科技创新,坚持建设程序、依法合规,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解决问题;高度重视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可控,质量良好。
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各参建单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施工设计和组织方案,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其中,路基工程针对沿线软土分布广、厚度大的特性,正线全部采取了管桩加筏板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以路基板梁新型结构跨越地下构筑物。桥梁工程,采用各种新型结构,采用160米大跨度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大跨度桥梁深水基础快速施工技术,注重与周围景观、人文环境的协调处理,创新和优化桥梁施工工法。轨道工程,注重培训先行、试验先行,高标准高质量铺设完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自主研发时速350km/h板式无砟道岔,首次在桥上采用了框架桥式固定端刺结构。信号工程,采用CTCS-3 级列控系统等。
五、 工程概算及建设投资简况
杭铁路客运专线沉积层,软土及松软土发育,广泛分布于上海至杭州。本项目可研批复的投资估算总额292.9亿元;初步设计批复项目总投资279.06亿元,其中静态投资246.98亿元。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完成242.59亿元。
六、 验收经过
按照铁道部《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和《关于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铁运〔2008〕197号)的有关规定,上海铁路局和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沪杭客专工程静态、动态验收工作,并于2010年7月至8月、9月至10月组织完成了静态、动态验收工作,分别编制了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静态、动态验收报告。
2010年9月30日,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监督站提交了沪杭客专《质量安全监督报告》,认为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具备初验条件。
2010年10月4日前,铁道部专家组完成了工务、电务、信息和系统集成专业静态、动态验收报告专家组评审工作,认为工程总体质量合格,能够满足动车组350公里/小时及以下速度正常运行要求,同意通过静态、动态验收,具备初验条件。
2010年10月8日,铁道部组织对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进行初步验收。
七、 验收结论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了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程、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已按批准的设计标准建成;劳动、卫生、安全、消防等设施符合设计和验收标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按环评报告书和水保方案已经实施;建筑抗震设防均按照设计要求得到落实;建设用地完成组卷报批工作;竣工文件基本齐全。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监督站提交了沪杭客专《质量安全监督报告》,认为工程符合设计及有关质量标准,工程具备初验条件。铁科院动态检测报告认为检测结果符合动态检测试验大纲要求。静态、动态验收报告通过工务、电务、信息、系统集成专家组评审。初验委员会认为,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能够满足动车组350公里/小时及以下速度正常运行要求,同意通过初步验收。
八、 有关要求和建议
1.抓紧工程收尾及遗留问题整改工作。上海铁路局、沪杭客专公司要组织参建单位及运营接收单位对静态、动态验收遗留问题和专家组评审时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梳理,2010年10月20日前完成整改。对影响开通运营的剩余尾工,上海局、沪杭客专公司要按照开行客车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抓紧组织实施,由上海铁路局与沪杭客专公司按有关规定负责组织验收,确保按期开通。上海铁路局与沪杭客专公司在线路开通运营前对全线各相关系统再做一次平推检查。
2.按照《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和铁道部要求,沪杭客专公司要尽快完成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标桩设置及平面图绘制签认工作;抓紧组织竣工审计,按规定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及时办理资产交付;尽快完成地界桩的埋设、建设用地竣工文件编制和土地使用权申报、登记和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工作及档案、环保等专项验收,确保按期进行国家验收。
3.认真做好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沪杭客专公司要组织参建单位尽快开展并认真做好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积累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客专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建立软土路基沉降长期观测系统,及时向接管单位移交相关数据资料,由接管单位进行长期观测。上海铁路局和沪杭客专公司要及时配备到位维护用仪器仪表、工机具、交通工具及生产、生活设施,为工程运营维护提供帮助。
4.尽快完善规章制度。根据本线特点,接管单位要及时完善和细化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迅速建立和完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维修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考核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到持证上岗。
附件: 1.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剩余工程计划安排表
2.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初步验收会议纪要
3.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静态、动态验收报告工务专家组评审意见
4.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静态、动态验收报告电务专家组评审意见
5.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静态、动态验收报告信息专家组评审意见
6.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静态、动态验收报告系统集成专家组评审意见
附件1: | |||||||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剩余工程计划安排表 | |||||||
序号 | 项 目 | 剩余工作内容 | 计划完成 时间 | 建设单位责任人 | 备注 | ||
一、金山北综合维修工区 | |||||||
1 | 作业车库 | 承台、地梁、钢结构、门窗、装修 | 2010.10.20 | 王宏坤 | |||
2 | 轨道工程 | 车库线路 | 2010.10.18 | 刘家兵 | |||
二、海杭特大桥杭州端固定端刺 | |||||||
1 | 固定端刺 | 端刺梁部、底座板 | 2010.10.20 | 刘家兵 |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初步验收会议纪要
(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
2010年10月8日,铁道部成立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初验委员会,对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在上海召开了初步验收会议。会议听取了沪杭客专公司、上海铁路局、铁科院、铁道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海监督站关于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静动态验收、联调联试、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的汇报,就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静动态验收遗留整改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处理意见。铁道部有关部门的初步验收委员,上海铁路局有关领导、铁路局业务处室有关人员,沪杭客专公司、铁科院及铁四院有关领导和人员参加了会议。现纪要如下:
一、限期整改,确保按期开通
1.上海铁路局、沪杭客专公司要对各位初验委员会委员所提意见、建议和要求,与静、动态验收遗留整改问题及专家组评审时所提问题和建议一并进行逐一梳理,编制详细的遗留问题整改计划安排表,明确整改单位、限期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等,按照初验报告明确的时间,确保问题整改、剩余工程在线路开通运营前坚决整改到位和组织实施完成,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和验收。上海铁路局与沪杭客专公司要在线路开通运营前及时将整改情况报送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2.对路基沉降、跨沪杭高速公路转体桥梁体徐变、步云特大桥16号梁体意外受损、部分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不足问题,按照铁道部研究确定的意见执行。
3.鉴于余杭和笕桥站分属CTC和TDCS调度台管辖,上海铁路局牵头,力争开通前实现余杭至笕桥站方向的列车预告功能。
4.对同一调度台出现沪宁城际、沪杭客专两个防灾系统显示终端问题,上海铁路局进行完善。
5. 对余杭站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不稳定、二楼行车室防静电地板安装不稳及桥上部分电缆槽有杂物等问题,沪杭客专公司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6.对车站信息机房内未设远程监控设施问题,建议上海铁路局进行完善。
7.对虹桥动车运用所设计不完善问题,沪杭客专公司牵头进行梳理,按程序履行相关手续。
二、优化剩余工程施工组织,加快工程收尾工作
1.对站房消防设施的剩余工程,上海局、沪杭客专公司组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尽快完成并组织验收。
2.沪杭客专公司牵头,进一步排查全线尤其是路基地段防排水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 视频监控系统信息要接入沿线警务区,实现信息共享。
4.沪杭客专公司组织施工单位,加快剩余13处分路不良区段整治工作。
三、强化措施,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1.对于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与京沪高速铁路交界处的运营维修,要明确施工登记及施工计划的相关内容,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2.对沿线影响运营安全的广告牌,上海铁路局、沪杭客专公司继续督促地方,按照协商确定的原则,进行拆除或改移,确保在开通前全部处理完。
3.上海铁路局牵头,尽快完成GSM-R通信铁塔的验收工作,并建立相应运营维护管理制度。
4.对通信传输系统,在沪杭客专开通前,上海铁路局组织进行一次可靠性试验,并制订应急预案。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初步验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卢春房 铁道部副
副主任委员:
何华武 铁道部总工程师
耿志修 铁道部安全总监
张曙光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安国栋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委 员:
康高亮 工务专家组组长
郭福安 工务专家组副组长
刘朝英 电务专家组组长
刘卫国 电务专家组副组长
程先东 集成专家组组长
康 熊 集成专家组副组长
鞠国江 铁道部建设司副
郭晋恒 铁道部计划司高级工程师
薄夫龙 铁道部财务司副
李 强 铁道部科技司调研员
朱志英 铁道部劳卫司调研员
赵树安 铁道部安监司主任监察
廉文彬 铁道部运输局营运部副
宋力榕 铁道部运输局调度部副
姜飞鹏 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副调研员
杨 桉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高级工程师
马 芳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
李文涛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副调研员
胡友生 铁道部运输局运力资源策划部调研员
刘开建 铁道部运输局土地部
金柏泉 铁道部运输局客专技术部调研员
李绍佳 铁道部调研员
方立英 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副调研员
王启东 铁道部信息办副调研员
师新明 铁道部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
叶永宁 铁道部统计中心
马芝仪 铁道部工管中心工程副
李海龙 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副
刘洪涛 铁道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显进 铁道部工程监督总站副
李 琴 铁道科学研究院副
田要成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
王 峰 上海铁路局常务副
钱桂枫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