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0:55
文档

2021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B.幼儿智力测查C.幼儿家长测评D.幼儿健康检查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智力游戏D.表演游戏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
推荐度:
导读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B.幼儿智力测查C.幼儿家长测评D.幼儿健康检查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智力游戏D.表演游戏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
2021 年上半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

⼀.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

⼩题,每⼩题3分,共30分)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 )。

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

B.幼儿智力测查

C.幼儿家长测评

D.幼儿健康检查

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 )

A.实验

B.参观

C.观察

D.讲述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目标

C.课程组织与实施

D.课程内容

5.妈妈带3岁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来电话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

A.具体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刻板性

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 )。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张宗麟

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 )。

A.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 要求幼儿捏住具翼两侧擤鼻涕

B.经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 经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

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发现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工具性攻击

B.言语性攻击

C.生理性攻击

D.敌意性攻击

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10.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有权威的人决定的,不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改变。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 )。

A.习俗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前道德阶段

D.自律道德阶段

⼆. 简答题:请按题⽬要求,进⾏简答。(本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论述题)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15分)

12.(论述题)体育活动中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15分)

三. 论述题:请按题⽬要求,进⾏论述。(本题共1⼩题,共20分)

13.(论述题)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20分)

四.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一)

材料:

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右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行验证。

小牛猜想羽毛和棉花能飞起来,就开始扇风,结果发现他们确实能飞起来,他使的劲大了,发现乒乓球也能飞起来了。一直旁观的小雷惊讶地说:“原来用劲儿扇乒乓球也能飞起来呀!”

14.(分析题)游戏中小牛、小雷都在学习吗(4分)?请分别说明理由。(16分)

(二)

材料:

在某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座谈会上,家长们纷纷提出: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园应减少游戏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以便于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15.(分析题)问题:

(1)请根据上述说法,分析家长观念中存在的问题。(10分)

(2)请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10分)

五. 活动设计题: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活动设计。(本题共1⼩题,共30分)

(三)

幼儿园准备组织一次春游。大ー班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说要去这里玩,有的说要去那里玩;有的说坐地铁去,有的说还是乘汽车好;有的在谈论自己要带什么美食…陈老师想,既然小朋友有这么多问题,那么是否可以生成一个教育活动,带着小朋友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呢?

16.(分析题)要求:请帮助陈老师设计一个“我们要去春游了”的教育活动,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30分)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考生回忆版)

1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幼儿入园和编班提出幼儿入园前,应当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D项正确。

A、B、C三项:幼儿入园除进行健康检查外,禁止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D

2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划分,可以将游戏划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此类游戏由儿童自由玩。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其中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题干中,根据“塑造角色”可以定位是角色游戏或表演游戏,但通过“塑造角色+文艺作品”不难看出指的是表演游戏,D项正确。

A项: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主题角色游戏。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项: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指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的游戏。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项:智力游戏以生动、新颖、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D

3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教育方法有直观法(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口授法(讲述、讲解、谈话、描述等)、实践法(练习、操作、游戏、表达等)。其中观察法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题干中,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来辨别液体,这正是观察法的体现。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

4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园课程的四要素。幼儿园课程四要素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评价。其中A项表述错误,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属于课程四要素之一。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A

5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通过题干中年龄可以判断岳岳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为:①“万物有灵论”;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④没有守恒概念;⑤思维具有刻板性、集中化。其中“自我中心性”是幼儿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题干中,岳岳回答阿姨的问题说“我们在这里玩”,岳岳觉得阿姨一定知道自己在哪里。他无法理解电话对方的阿姨不知道他在哪里,因为他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属于自我中心性的体现。C项正确。

A项:具体性是幼儿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项:不可逆性是幼儿不理解逻辑运算的可逆性。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刻板性是幼儿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

6解析

本题考查陈鹤琴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幼教之父”,提出“活教育”思想,在“活教育”的目的论中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

7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感觉器官的发展。儿童的耳朵对噪声更敏感。噪声在50分贝以下,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60分贝时就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8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引起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以及听觉迟钝等症状。当幼儿遇到噪音时,应引导幼儿捂耳、张嘴。A项正确。

B、C、D三项:说法均有错误。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是A

8解析

本题考攻击性行为的分类。攻击性行为从表现目的来看,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身体动作(生理)攻击和言语攻击。其中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如一个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把另一个幼儿推倒。这类攻击行为不是故意给对方造成伤害,而是为了争夺某个物品,把攻击作为手段或工具。题干中,小明为了拿到长条的积木而去抢夺苗苗的玩具,这说明小明属于工具性攻击。A项正确。

B项:言语攻击主要是指借助言语表达来实现的攻击性行为,如言语威胁,辱骂,嘲笑,诽谤,说闲话、坏话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身体动作(生理)攻击主要是指借助身体动作来表现的攻击性行为,如打、推、抢、踢、掐、咬等。题干中未描述小明的具体动作,而是强调抢夺目的,所以并非生理性攻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敌意性攻击是指出于要损伤他人身体或对他人精神造成伤害而实施的攻击性行为。儿童做出攻击性行为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殴打、辱骂、讽刺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A

9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主体将外界刺激纳入主体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图式中,这是主体获得新经验的过程。题干中,毛毛把对骆驼的认知直接纳入到自己已知的“马”图式中,这就是一种同化。B项正确。

A项:平衡指机体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使同化与顺应相互协调达到平衡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顺应是指当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 建立起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影响。题干中毛毛并未建立对骆驼的新图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B

10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其中他律道德阶段又称“权威阶段”该阶段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士制定的,永久存在的,并且是不可改变的,要严格地遵守它。他们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B项正确。

A项: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其中有“习俗水平”,但并非“习俗阶段”,表述有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1解析

正确答案是:

(1)对胆汁质的儿童: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要教会他们自制,养成安静、守纪律的习惯。

(2)对多血质的儿童: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3)对黏液质的儿童: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4)对抑郁质的儿童:培养机智、敏锐的品质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和其他孩子交往,以培养合群的习惯。

12解析

正确答案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幼儿合适的运动量:

在活动中,心率在每分钟130~160次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运动负荷参考数据(恢复正常心率的时间约3~5分钟)。

教师还可以观察儿童的外在,比如:面色稍红,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动作协调、准确,注意力集中、反应快,情绪愉悦,这些都表明幼儿正处于轻度疲劳状态。这时结束活动,能获得比较适宜的运动负荷。

13解析

正确答案是: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等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

3.组织能力:幼儿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使幼儿一天的生活有秩序地进行,教师必须具有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如谈话活动、盥洗活动、教学活动的能力。

4.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包括确定教育内容的能力和选择教育策略的能力。

5.创造能力:主要是指其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创造更新的教育方法的能力。

6.设计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师设计幼儿教育计划的能力,如设计教育幼儿的计划和一日活动的计划的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具有评价能力和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能力,才能够承担教师的角色,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14解析

正确答案是:

(1)游戏中小牛和小雷都是在学习,小牛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习,小雷是通过“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方式,他们都是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学习。 

 (2)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材料中,教师制作了“玩具灶”以及不同的材料,让幼儿猜测并验证哪些物品能飞起来,小牛正是在教师精心布置的环境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方式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还能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②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学习也称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他认为观察学习(替代学习)是人学习的最重要形式,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材料中,小雷旁观并对小牛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发出惊讶,正是“观察学习”的表现。

③在游戏中的学习具有三个特点: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学习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材料中小牛和小雷都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增长了见识。

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15解析

正确答案是:

(1)材料中家长的观念过于小学化。没有正确的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及意义。

①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性非突击性,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所以要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小中大各个阶段,不仅仅是大班后期。材料中家长在幼儿园大班急切想让园所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只是进行突击性教学。

②幼小衔接工作是整体性而非单向性。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进行,内容涉及幼儿发展各个方面,避免把入学只能被等同于教幼儿认字、学拼音、算术的做法,进行片面发展。材料中家长想让园所减少游戏时间,增加算术、识字等教学内容只是单向性教学,片面教学。

③幼小衔接工作是培养入学适应性非小学化。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对于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幼儿能够适应小学生活,并非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小学化教学。材料中家长只是要求园所讲授教学小学知识,没有培养适应性。

(2)提出解决措施如下:

①教师应给予家长幼小衔接合理科学的方法,并帮助家长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引导家长将幼小衔援的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活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幼儿的主动性、性、规则意识、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幼儿的身体,帮助幼儿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②园所应多组织有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座谈会、专家讲座等专门的活动,帮助家长转变幼小衔接的观念,引导家长着重培养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③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管理。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行政部门的管理,不管是对幼儿园,还是对小学,都应加强管理,让双方在重视阶段性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

16解析

正确答案是: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我们要去春游了》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参与语言领域活动,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2.认知目标: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道理。

3.技能目标: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的道理。

2.活动难点: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记录卡若干;画笔若干;春游场地图若干;交通工具图若干;美食图片若干;安全提示图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出去郊游的经验;幼儿有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想法的经验。

五、活动过程:

1.导入——歌曲导入

教师播放《去郊游》的音乐,和幼儿一起边听边唱,自然引入活动主题,并提问。

(1)小朋友们想去哪里郊游?为什么?

(2)为什么想要去这个地方郊游呢?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经验,了解郊游的具体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说出都去过哪里?都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小组交流,研讨出游计划,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出示交通图、美食图、春游场地图、安全提示图等,引导幼儿分组进行研讨,在郊游时,需要带什么,怎么去,并通过画笔记录在记录卡上。

(2)教师巡回指导,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4.分享交流,确定出行计划。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在全面幼儿面前进行分享,并引导其他幼儿给出建议或者回应。

5.教师总结,情感升华。

小结:大家能够根据天气情况、交通情况和不同小朋友的口味,设计不同种类的美食和出行方式以及郊游地点,还能够条理清晰的表达出来,你们的计划真不错。

六、活动延伸:

区角延伸——角色区

教师引导幼儿去角色区,讲刚才设计好的春游计划,表演出来。

文档

2021年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新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行()。A.幼儿知识与能力测评B.幼儿智力测查C.幼儿家长测评D.幼儿健康检查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游戏是()。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智力游戏D.表演游戏3.在科学活动《奇妙的气味》中,教师准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