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1)废除谷物条例(2)改革关税制度。(3)签计自由通商条约。(4)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
②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1)重商主义。(2)幼稚工业保护。(3)超保护贸易。
10.A国与B国同时生产小麦和布,A国在生产小麦上比B国的生产成本低1/3,在生产布上低2/5。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其他条件一样时,A国应该生产什么?B国应该生产什么?
1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与关税相比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进口的措施,它和关税壁垒一起充当干预贸易的工具。特点:(1)灵活性。(2)有效性。(3)隐蔽性。(4)歧视性。
13. 假设A国与B国生产布和小麦都只用劳动,A国和B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布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如下表所示。
中国、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劳动时间表
布 | 小麦 | |
A国 | 10小时 | 4小时 |
B国 | 6小时 | 3小时 |
(1)分析两国的分工模式、贸易模式及贸易利益;
(2)两国发生贸易的价格范围是什么?
14.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是各国集中生产比较成本最有利的产品。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通过劳动成本的相对比较,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其结果,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惠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产品。
15.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般大体有哪些发展阶段?
萌芽于19世纪中叶,真正发展于二战后。①萌芽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战争最初的三个经济一体化组织: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市场,欧洲贸易联盟;②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③停止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④快速发展走向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16.假定闭关自守状态下的X商品的价格,在A国是20美元,在B国是14美元,在C国为11美元,并且假设A国是贸易小国。请问
(1)如果A国从对B国和C国进口的X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百分之百从价税,那么A国是从国内生产X商品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X商品?
(2)如果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A国是在国内生产X还是从B国或C国进口?
(3)A国与B国建立的关税同盟是贸易创造型还是贸易转移关税型?
17.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每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俄林要素比例学说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如何进行分工。
18.假设一国某产业领域当年出口额为1400亿美元,进口额为6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这一产业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19.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相同①同属商品交换的范畴,都是通过商品交换活动来实现商品的价值。②商品都是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③进行交易的过程大同小异。④经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取得利润。
不同: ①更加困难;语言不同;法律、风俗习惯不同;贸易障碍多;市场调查不易;交易技术困难较多;交易接洽不便等。②更加复杂;货币与度量衡制度不同;商业习惯不同;
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货物的运输、保险在国际间更为复杂。③风险更大,自然灾害、外来风险可能性更大;信用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等。
21.试述进口配额的种类,并比较它们的区别。
(1)绝对配额: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不准进口
①全球配额:不作国别或地区分配,难以贯彻国别
②国别配额提供原产地证明书 ,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歧视性
③进口商配额
(2)关税配额:只规定一个优惠关税额度,配额以内的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超过配额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
不同之处:绝对配额:以行政手段调节进口量。关税配额:以经济手段调节进口量
22.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23.简述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非歧视原则。
(1)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在其所管辖的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新的领域中予以适用并加以发展.其中,非歧视原则是总协定和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通过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体现的。
(2)最惠国待遇条款。它要求每一个缔约方在进出口方面以相等的方式对待所有其他的缔约方,而不应采取歧视待遇。一缔约方可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享受任何缔约方通过谈判达成的所有关税减让和其他贸易上的优惠待遇.这样最惠圄待遇就从双边互惠推广到多边互惠。但是,这项条款有若干例外,比如特惠关税、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毗邻国家之间对边境贸易所给予的优惠待遇。
(3)国民待遇条款。它要求每一个缔约方对任何缔约方的产品进人其国内市场时,在国内税或其他商业规章等方面应当享有与本国产品同等的待遇,不应受到歧视。国民待遇也有例外规定,比如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对国民待遇的例外规定。
25.什么是进口税?进口关税有哪几种?
进口税:又称正常关税或进口正税,进口国海关对从外国进入本国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关税。一般说来,进口税税率可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和普惠制税率、特惠税率四种。
26.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
通常用各国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用来表明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27. 如何理解“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它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
28.为什么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趋向一致?
29.“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请以关税同盟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30.本国生产1吨钢材需要10单位劳动和54单位资本,生产1吨食品需要2单位劳动和10单位资本。同时,本国劳动和资本的总供给量均为100单位。外国生产1吨钢材需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均是本国的一半,生产1吨食品的劳动与资本的投入量同本国的一样,外国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分别为100和110。
(1)判断本国和外国生产的钢材与食品各是什么密集型产品?
(2)依据要素充裕度标准,判断本国与外国各是什么类型的国家?
(3)依据H-O理论,本国与外国的生产优势分别是什么?它们可能的贸易方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