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Cu- Zn-65 Ag-108 Ba-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CaO B.CO C.Mn2O7 D.SO2
2.下列物质中最合适与Na3PO4、K2CO3、AgNO3归为同一类物质的是
A.BaCl2 B.MgSO4 C.食盐水 D.CaCO3
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MgCl2 B.KOH C.H2SO4 D.乙醇
4.下列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选项 | 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A | 烧碱溶液 | CO气体 | NaCl晶体 | HClO |
B | HCl气体 | SO3晶体 | H2SO4 | CaO |
C | NH4Cl晶体 | CO2气体 | Ca(OH)2固体 | 无水醋酸 |
D | H2S气体 | 氯气 | BaSO4晶体 | H3PO4 |
A.利用丁达尔现象 B.从外观观察 C.稀释 D.过滤
6.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的称量纸上。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D.将烧杯内已冷却的NaOH溶液转移入洗净但未经干燥的一定规格的容量瓶中。
7.某非金属单质X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R。R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R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1个X原子 B.有2个X原子
C.有1个氧原子 D.有2个氧原子
8.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直接相关,而不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多少。
B.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称为还原产物
D.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表现了还原性
9.下列属于同位素的是
A.O2与O3 B.H2与D2 C. 126C与136C D.H2O与H2O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B.HCl气体中不含H+离子,所以HCl气体与盐酸的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会发生变化
D.由RO43-离子中R为+5价可推断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11.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3+>Cl2>I2 B.Cl2> Fe3+>I2 C.I2>Cl2 > Fe3+ D.Cl2>I2 >Fe3+
12.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当生成13mol I2时,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
A、26mol B、24mol C、22mol D、13mol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 = CO2↑+H2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Fe3+ +3H2↑
C.盐酸与氨水反应:H++NH3·H2O=NH4++H2O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 = BaSO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22.4LH2SO4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22.4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一定大于11.2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C.常温下32gO2含分子数小于NA个。
D.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氮气的混和气体(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L。
15.实验室中需用2mol/L的Na2CO3溶液约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
A.950mL,201.4g B.950mL,212g
C.1000mL,201.4g D.1000mL,212g
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氯水 B.液氯 C.氯酸钾 D.次氯酸钙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漂白粉
B.液氯可用干燥的钢瓶贮运
C.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D.若遇氯气泄漏事件,应组织周围人群向地势低处转移
18.下列粒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H+
19.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2:3 B.3:2:1 C.6:3:2 D.1:1:1
20.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最不易变质的是
A.氯水 B.漂白粉 C.生石灰 D.石灰石
21.下列有关次氯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不稳定,容易分解
B.HClO有强氧化性
C.HClO能使所有有色物质褪色
D.Ca(ClO)2与CO2和H2O反应生成HClO
22.标准状况下的a L H2 与b L Cl2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体系中的气体用1L浓度为c mol/L的NaOH恰好吸收。对于此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c的数值可能等于a/11.2
B.c的数值一定与b/11.2相等
C.反应后的溶液一定是NaCl溶液
D.反应后的溶液可能是一种混合溶液
23.取12g含一种杂质的氯化钠样品溶于水,并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得沉淀28.7 g,则其杂质可能是
A.KCl B.CaCl2 C.MgCl2 D. AlCl3
24.分别用20mL同浓度的醋酸和氨水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两者灯光明暗程度相似。若把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A.明暗程度几乎不变 B.灯光变暗
C.灯光变亮 D.完全不变
25.在饱和石灰水中,慢慢地通入CO2气体,先产生白色浑浊,后又变成无色溶液。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图示最接近事实的是(横坐标为CO2的量,纵坐标为溶液的导电能力)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6.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与NaOH溶液:____
(2)硫酸与Ba(OH)2溶液:____
(3)氯气通入水中:____
(4)NaHSO4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____
27.用双线桥表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2)2KClO3 2KCl+3O2↑;
28.(1)请将5种物质:N2O气体、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以上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
(3)以上反应中1 mol氧化剂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
三、实验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9.实验室配制1.0mol/L 100mL NaOH溶液过程中需要的主要仪器为天平、玻璃棒、____、____和胶头滴管;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主要可描述为____、____。
30.如图是制取无水氯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将浓盐酸滴加到盛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圆底烧瓶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C瓶中的试剂是____;其作用是____;
(4)玻璃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反应现象是____;
(5)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CaO+NaOH),其作用是____。
四、计算题:(本题6分)
31.环境监测中,对空气中CO2 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将过量的0.02mol/L的Ba(OH)2 溶液50mL 置于密闭容器中,通入空气10L(标准状况),足够多时间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10mL,用0.01mol/L的盐酸中和至中性,用去盐酸8mL,求CO2 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含量。(设通入空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杭州学军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答卷
一、选择题:选择题按题序号做在答题卡上,做在其它位置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6.(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
27.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
(2)2KClO3 2KCl+3O2↑;
2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6分)
31.
杭州学军中学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D 4.C 5.A 6.D 7.C 8.A 9.C 10.B 11.B 12.C 13.C 14.D 15.D 16.A 17.D 18.C 19.C 20.D 21.C 22.C 23.A 24.C 25.C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6.(1)OH-+H+=H2O
(2)Ba2++2OH-+2H++SO42-=BaSO4+2H2O
(3)Cl2+H2O=H++Cl-+HClO
失去10e-
(4)Ba2++OH-+H++SO42-=BaSO4+H2O
27.(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失去12e-
得到10e-
(2)2KClO3 2KCl+3O2↑;
得到12e-
28.
(1) FeSO4+HNO3→Fe(NO3)3+Fe2(SO4)3+N2O+H2O
(2) FeSO4 +5价N(或N) (3)得到 4
三、实验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2分)
29.烧杯、100mL容量瓶;搅拌、引流。
30.(1)分液漏斗
(2)4HCl(浓)+MnO2=MnCl2+Cl2↑+2H2O
(3)浓H2SO4、干燥氯气
(4)Cu+Cl2=CuCl2;棕(棕黄)色的烟
(5)氯气的尾气吸收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汽进入答其中之一即给分。
四、计算题:(本题6分)
31.约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