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请结合教师职业特点谈谈你对语文教师重要性的认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1:00:40
文档

请结合教师职业特点谈谈你对语文教师重要性的认识。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蒋蓉(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41000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推荐度:
导读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蒋蓉(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41000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蒋 蓉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思想品德等因素。它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有了现代教育理念,才会有现代的教育。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基点。这种教育的“软件”建设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应该有两个层次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

 

(一)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从对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深入认识到小学教育是以促进少年儿童在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基于这种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应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应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知识整体化的教育观念等。这中间,还特别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树立科学的少年儿童观。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现代及未来的少年儿童?根据未来教育应具备适应性、创造性、社会性及全球观念的看法和要求,科学的少年儿童观主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少年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同样具有。第二,少年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他们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别差异,小学语文教师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其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第三,少年儿童是的人。他们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的充分权利和机会。第四,少年儿童是完整的人。他们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少年儿童,才能正确对待他们,使他们真正得到健康成长。

 

(二)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从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最全面深入的课程改革,它对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置于核心的地位。这是对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学科的总目标基本定位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历史性超越。“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素养。从“能力”到“素养”不是简单的词语更换,它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在弘扬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中寻求一种平衡。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的观念上要切实完成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的转变。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

 

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来看,单一化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这一方面是受任课单一化、长期固定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从任教一开始就专任这一门学科,甚至固定在一个学段进行教学,使教师很难有机会接触各门学科的教学,也较少机会熟悉本学科各学段的教材,多数教师往往是只求专而不思博。另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是怀抱大纲手持教参,讲课内容、教案设置大都只为一个目的──考试,从来不“浪费”时间去研究与考试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内容,能够见到的当然也就只有教科书和参考书一小片天地。教师中只希望教好教材和当好“教书匠”的一般教学追求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师向专、博两方面的更佳发展。

 

这种现状与现代小学教育课程正逐步趋向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现代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更加追求整体利益,教育的评价将更加全面、系统,评价的重心将放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多层复合性的要求。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3]。这在小学语文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笔者认为,这种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模式相比,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特征。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要求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奠定基础。首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其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其次,各学科知识的快速增长和交叉、贯通与融合,各学科内涵的不断扩张和相互之间界限的模糊化,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对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技巧。这些学科可以是与语文学科相近、相关的,也可以是与语文学科不直接相关的,主要由教师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而定。这既可以使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对教师了解掌握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甚至于某些理科基本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满足其自身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如一名教师讲《麻雀》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中说的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而不是爱的力量呢?这个学生提的问题是切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理解力的,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最后不了了之。 [4]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了解作家屠格涅夫写此作品的历史背景,知道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弱小力量奋起反抗强暴的思想,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答。另一方面,教师了解其他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领域、思维方式和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更有利于全方位地激发学生认知世界的兴趣,更有利于实现对学生全方位指导、沟通和影响;也能使其与其他科任教师取得协调,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富有成效地相互配合。

 

总之,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人员,更要力争成为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只有全面发展的教师,才更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如果说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强调的是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广度,那么,强调文学素养的提高则更多着眼于其专业素养的深度。笔者认为,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在专业素养方面被忽视的一项,而它恰恰是顺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的极为重要的专业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新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语文教学和研究走过不少弯路,曾经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文学课、常识课。而以听说读写(书)能力要素为框架、以字词句篇知识为内容、以分项训练为手段构建的语文教学体系,容易导致教师把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和技能,忽视语文的整体性、情感性和实践性,在让学生受到人格和审美的熏陶方面越来越被淡化。这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种种因素,包括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都离不开文学教育。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文学因素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发展,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语文课不能上成文学课,但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还相对较弱,培养文学素养,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语文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是绝不能分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了关于阅读的要求:一、二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三、四年级,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就是感情沟通;五、六年级,要能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这些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审美的活动,都是文学独特的功能。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中之根,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好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着文学因素。

 

而要充分发挥这些文学因素的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深含着的意蕴,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向小学生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语文课程中文学的美感,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培养文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时代,信息量之大、知识更新之快要求每一个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施,这样才不会滞后于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胜任自己的工作、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少年儿童,就必须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自身也要做一个永不停息的“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学习能力,广义地说,是指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能力,它是一项基础能力。基础夯实了,才可以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僵化保守,都与其学习能力欠缺密切相关。提高小学教师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学习的毅力。要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要深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从而自觉地、经常性地、不间断地主动地刻苦学习、终身学习。二是要拓展学习的渠道,丰富学习的手段。教师要注意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把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和受教育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从教师所在的学校这一角度来说,可采取外派学习,参加专业培训、邀请专家讲座,介绍有关前沿研究成果,提供有关理论著作等方式,使教师熟悉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教育才艺展示、教学论坛、师德专题演讲等搭建教师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找差距、明目标,激励引导教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三是要立足本职,学用结合。要把教育理念、职业操守转化为品德和人格,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要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自主实践、自主反思,不断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适应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形象性。因而,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有时会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个老师或某堂课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堂课的内容。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形象化教学提出了特殊要求,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成为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多媒体、电脑操作、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不断提高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这是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手段,是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绝不可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教学包装。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具有科研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必须强调有关研究能力的要求。以往对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而语文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要求教师自身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式、创新方法等方面有一个新的飞跃和突破,而这些正是科研能力的核心,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质量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研究大量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研究成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一种专业生活的方式,他自己创造着自己的专业生活质量,这是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会使他十分看重对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无疑,这正是未来教育期望实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柏民.面向新世纪的小学教师的素质目标与培训模式[J].咸宁师专学报 2002,(2):83—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J].1998,(1):44—46 

 

[4]于欣.教师角色转变应从备课开始.中国教育报[N].20031011(5).

 

(责任编辑:郭利萍)

 

The New Deman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JIANG Rong

 

(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2,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al system, which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ducational goals and requirements. The new curriculum has raised some new demands 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ructure, that is, they should have new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give more emphasi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knowledge, improve linguistic and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try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modern teaching skills and abilit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07-11-27  人教网

 下载: 

文档

请结合教师职业特点谈谈你对语文教师重要性的认识。

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蒋蓉(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 长沙410002)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层复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提高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育研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