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理细则
钻孔灌注桩
编号:中原大连监理细则—002
编制:
审批:
中煤邯郸中原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监理部
二○○九年八月
目 录
1. 工程概况……………………………………………………………2
2. 编制依据……………………………………………………………3
3. 事前控制措施……………………………………………………….4
4. 事中控制措施…………………………………………….…………4
5. 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8
6. 检查标准……………………………………………………………10
7. 交工资料……………………………………………………………12
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1.工程概况
本监理标段共包含1个暗挖车站、1个明挖车站、2个暗挖区间隧道。分别为学苑广场站、海事大学站、学苑广场站~海事大学站区间、海事大学站~高新园区站区间。
学苑广场站位于学苑广场西侧的黄浦路上,沿黄埔路呈东西向布置,自车站起点里程DK18+223.43至车站终点里程DK18+395.33,总长171.90m,设4个出入口。学苑广场站~海事大学站区间隧道工程,起讫里程为DK18+395.329~DK19+4.965,区间全长1249.636双线米,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DK19+187.5设施工竖井,为线路最低点位置,与泵房结合设计,区间DK18+800.000处设联络通道,DK18+421.850设人防段。
海事大学站设在黄浦路与凌南路交口南侧道路下,沿黄浦路敷设,车站主体基本为南北走向。车站中心里程为DK19+765.165。海事大学站~高新区站区间施工竖井布置在黄浦路与高能街交叉处东南侧的绿化带内,竖井中心里程为DK20+585,距海事大学站765.035米,距高新园区站447.06米。
2. 编制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沈阳地铁一号线工程建设测量管理办法》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年版)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T18-20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 事前控制措施
1. 熟悉建筑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
2. 掌握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道、电缆及房屋(对危房应采取加固措施)的情况,了解建筑物场地是否存在地下构筑物。
3. 熟悉施工图纸,清楚设计意图,明确单桩设计承载力,明确桩顶标高及桩的埋置深度与地质资料相互间的关系。
4. 审查承包商在施工前上交各种有关用材的检测试验报告单。
5. 熟悉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
6. 复核承包商测设基础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它应设置在既不影响施工,又不被施工破坏的地点。
7. 审查承包商提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8. 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并将会审纪要作为施工依据列入工程档案(作工程结算资料)。
9. 为监控方便,监理应绘制工程关于轴线与桩孔的地质土层等深线图和剖面图,以掌握桩的入岩深度及进入设计持力层的深度。
四. 事中控制措施
1. 桩基成孔的监理工作要点:
1.1 校核承包商所测放的建筑物轴线和桩位。
1.2 要求承包商在桩基平面图上标明桩位编号及施工顺序,交监理1 份。
1.3 检查桩位护筒的埋设对中。
1.3.1 护筒埋设监理要审核桩位坐标和护桩埋设精度,拉十字线检查护筒中心是否与桩位坐标中心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直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 mm~200 mm。孔口护筒埋深一般1.5m 左右,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0.3~0.4m,出浆口应高于地下水位1.5m 以上。
1.4 桩机就位后首先检查钻(冲)头尖是否对中,并检查桩机是否符合平正及稳固要求,以保证桩机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与移动。以免影响桩的垂直和造成桩位偏移。
1.5 掌握各桩机的钻(冲)孔的进尺。
1.5.1 钻孔过程中:保持孔内泥浆面始终高于地下水位1.3m 米以上。泥浆比重控制在1.1~1.5 范围内,密切注意泥浆面高度和泥浆比重变化情况,灵活掌握钻进速度,防止空转,防止塌孔。
1.5.2 护壁泥浆与清孔:孔壁土质较好不易塌孔时,用原土造浆的孔,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 左右。孔壁土质较差时,宜用泥浆循环清孔。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泥浆取样位置应在距孔底20~50cm 处。清孔后,填充水下砼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设计值。
1.6 对每根桩开始入岩要有记录,当施工人员报终孔时,应参照地质资料进行核对,并在现场用测绳量出孔深,检查其是否达到设计深度和嵌岩尺寸要求。
1.7 由于测绳伸缩变化很大,必须定期用钢尺进行复核。
1.8 进行桩孔垂直度测量。
1.8.1 对于钻孔桩要做一个长度为2~3 米,直径较桩孔径小10 公分的钢筋笼作为测量用具,对于冲孔桩则可利用冲锤头。
1.8.2 将钢筋笼(冲锤头)用桩机的钢丝绳吊至桩孔面,用十字线对中量偏差尺寸,然后再把钢筋笼(或冲锤头)放至距桩底20~30 公分处再量一次,两者的差值除以桩长即为垂直偏差率。
1.9 桩的成孔过程要记录完整,以便掌握各时段的施工情况。
2. 钢筋笼制作与安放的监理工作要点:
2.1 钢筋笼制作长度应根据孔深与桩顶标高的关系决定。 一般情况下每段笼的长宜为8 米,最长不得超过12米,分段制作。
2.2 按图检查钢筋的钢号、规格、尺寸、间距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 在吊入桩孔前要将钢筋保护层垫块焊在钢筋笼主筋上,保护层垫块的厚度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而定。
2.4 钢筋笼的堆放不宜超过三层,以免造成变形。在搬运、起吊和焊接过程都要保持笼的外形规整。
2.5 钢筋笼吊入桩孔内时,各段笼体的焊接工作宜在钻(冲)孔机台上进行,焊缝长度、钢筋的接口、焊缝高度都应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说明要求。
2.6 钢筋笼吊放至桩顶位置后,用两根φ10 或φ12 钢筋将笼体固定在护筒上。为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时上浮,可预先用两根铁管套住主筋,跟钢筋笼一齐放下(钢管长度为第一道加劲箍至桩机平台),然后将铁管焊在桩机平台上固定。
3. 清孔验收的监理工作要点:
3.1 清孔可用正循环或反循环法。
3.2 用于清孔的泥浆比重按规范要求为1.1~1.25(大于或小于此比重都达不到清孔的目的)。
3.3 清孔的过程是不断置换泥浆,一方面使孔内泥浆清晰,更主要是将孔底内的沉渣清理干净。
3.4 可通过测绳吊着锤球,检验孔底干净与否,当锤球撞击孔底岩石时手感清晰,即清孔为干净。如果感觉粘锤或没有撞击的感觉,应继续清孔。
3.5 清孔干净后应再复测一次孔的深度尺寸。
3.6 复测孔深尺寸后应立即浇灌混凝土,若超过1 小时未浇砼,应重新测孔底沉渣,如沉渣明显增多,要重新清孔。如2 小时内未浇砼,则一定要进行第二次清孔。
4. 浇注水下混凝土的监理工作要点:
4.1 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按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要≥C30,砼的坍落度宜为18CM~22CM,有良好的和易性。
4.2 导管放到孔底后应提起30 公分至50 公分,并督促施工方派有专人负责测量计算。
4.3 浇砼前,导管内应放入隔水球塞,剪塞前要进行砼量的计算,确保剪塞后连续浇注的混凝土量能足够把导管埋入砼中0.8 米~1.2 米。
4.4 在砼连续浇注的过程中,要确保孔内的泥浆上举溢出,以证明浇砼正常。
4.5 当浇砼过程中要拆导管,必须始终保证导管的下端埋设在砼内2 米~3 米,绝对不允许导管下端离开混凝土,监理必须控制这一关键环节。
4.6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 公分止,并保证凿除泛浆后暴露出来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
五. 钻(冲)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见下页)
六. 检查标准(见附表一、表二、表三)
七. 交工资料
一个单位工程有85%的单桩为优良即该工程为优良,不足85%即为合格。灌注桩工程验收时一般应提交下列资料:
1. 桩位测量放线平面图。
2. 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及现场抽样试验资料。
3. 成孔、清孔、灌注砼原始记录。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 砼试块抗压试验报告单。
6. 设计变更通知单。
7. 事故处理记录及有关文件。
8. 桩基工程检测报告。
9. 桩基工程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