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4《学习有方法》教案三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1:03:47
文档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4《学习有方法》教案三篇

14《学习有方法》教案2课时一、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里课程性质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动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二、教材分析本课所说的的“学习有方法”,既包含办法、策略层面,还包含认识、
推荐度:
导读14《学习有方法》教案2课时一、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里课程性质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动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二、教材分析本课所说的的“学习有方法”,既包含办法、策略层面,还包含认识、
14《学习有方法》教案 2课时

一、课程标准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里课程性质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动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所说的的“学习有方法”,既包含办法、策略层面,还包含认识、态度层面,指不畏惧学习苦难,感受学习有苦但是也有乐。“算24点”这个游戏虽然有些难度,但是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后,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课教材还呈现出了学生课堂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旨在引发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去观察比较,发现学习的好方法。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感受只有会学习才能学得好。教材同时也是提示学生,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好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们在向他人学习的同时,还要创造性地寻求合适自己的方法。分享与合作既是寻找有效学习方法的途径,本身也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初具雏形,但是缺乏总结和引领;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在遇到困难时通常选择退缩或者寻求父母帮助。如果我们在教育活动中明确、强化“学习有方法”,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相信他们自己解决学习问题的信心会有所增强,这样乐学的情绪就会自然产生。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强化“学习有方法”的意识。进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鼓励学生通过擅长的领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交流了解更多方法。

3、引导学生注意,在运用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情况不断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强化、总结学习中的方法。难点是鼓励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找一份自己最满意的学习作品并试着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方法。

七、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感受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强化“学习有方法”的意识。进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2、鼓励学生通过擅长的领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交流了解更多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总结学习中的好方法。

活动一:图片导入

导语:我们来看图片,(图片出示:做事情不止一种方法)同学们从中明白什么?

1.看图片:学做可乐鸡翅、学魔方、查字典的方法。

2.交流看后的感受。评价发言引导学生突出方法的重要性、多样性和合理性。

小结:说得很好,我们是学生,正是学习本领的时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学习有方法》。

活动二:凑够24点

导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你会感受到方法对我们的帮助。

1.老师出示游戏规则:

(1)老师从扑克牌中任意抽取4张牌。

(2)快速运用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得出24点。

(3)所抽取的4张牌每张只能用一次。

2.老师出示四张牌,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得出24点,提示可以从从书上找办法。

3.小组完成“凑足24点”的游戏,交流方法:

(1)先算出两个12,再得出24。

(2)先算出3和8,或者4和6,再相乘得出24。

(3)先凑出整十,再算出14得出24。

小结:看,妙吧!只要有方法,就能算得快。

活动三:集体挑战

导语:我们再来个集体小挑战,感受一下方法的重要性。

1.出示挑战内容:“这是一个()的西瓜。”要求“在老师的提示下,答案达到20个以上则挑战成功。”

2.老师提示:调动各个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甚至触觉;变换不同地点如家里、超市、果园等。

3.学生边听老师提示边进行填空。

老师小结:是啊!只要有方法,就能想得多。

活动四:我是小小侦探员

导语:看,大家一起学,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得很好,差别在哪里?在于细节。接下来,我们要做“小侦探”,找到身边小伙伴学习中的一个好做法,写在“侦探卡”上:我发现( )。

1.回忆同学们学习中的小细节,写到“侦探卡”上。

2.交流“侦探卡”。

3.把“侦探卡”张贴到板报上,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互相学习。

小结:小侦探们发现这么多小细节,相信用心的孩子,都会明白到底应该怎么做。

活动五:我的好方法

老师导语:因为用心,所以同学们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方面面。看,这是我们同学的优秀作品。你们最满意的作品拿来了吗?接下来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满意作品。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3.小组总结交流后得出结论。

下面,谁自告奋勇为大家介绍你的好方法。

指派几位同学上讲台交流,老师相机板书:专心听讲、细心观察、珍惜时间、持之以恒、节约时间。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总结了这么多的学习方法,我们来进行儿歌填空。

板书设计:

学习有方法

 

专心听讲

细心观察

珍惜时间

持之以恒

节约时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在运用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情况不断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向榜样学习经验,与同学交流,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总结学习中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应该找的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

导语:上节课,我们总结的学习方法还有印象吗?我来考考大家,我来出提示,你来猜方法。

根据图片提示总结学习方法。

小结:总结出了这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试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好方法。

活动二:向榜样学习

导语:同学们,方法是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方法是一位指引我们前进的老师。看!这是三年级同学在上课;这是四年级同学的书法;这是五年级同学办的手抄小报;这是六年级同学赛场上拼搏的身影,他们在安阳市中小动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我们学校张老师的书法,唯有坚持最为重要。今天老师也请来了几位大哥哥大姐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学习好方法吧。

1.介绍高年级的优秀同学,尤其是他们的成功之处。

“学习标兵”“计算标兵”“习作标兵”

2.高年级同学根据关键词介绍自己取得成绩的具体方法和诀窍。如:恒心、坚持、细心等。

3.同学们根据采访提示,自由采访,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沟通,你们应该明白,他们这么优秀在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持之以恒。

活动三:请你帮帮我

导语:大家了解了这么多的方法,但是有些同学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比如,上课我总走神怎么办?写作业我总是拖拖拉拉怎么办?现在我们就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放到小组信封里,待会儿大家一起来讨论。

1.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信封分给各小组。

2.学生写下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所遇到的困惑。

3.写完后让学生把提出的学习问题装到相应的信封里。

4.从每个信封里边抽取一个问题,大家共同讨论。

小结: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同学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老师建议共同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好吗?

活动四:我们一起来进步

导语: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一起讨论,共同制定表格。

1.老师讲解如何确定小组名称,如何制定活动内容。

2.小组成员讨论制定简单的活动方案。

小结:相信同学们课下一起按照活动方案互相监督、共同努力,一定会看到全新的自我!学习有方法,才会顶呱呱!期待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学习有方法

 

态度

信心

细心

14  学习有方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习有方法》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共有四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前两个话题《有方法,算得快》和《谁能学得好》,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有方法的重要性,发现学习的好方法,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会学习才能学得好。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初具雏形,但是缺乏总结和引领,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一些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慢慢产生了畏惧、厌学、逃避等不良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差异化。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 明白学习的过程中方法的重要性。

2.了解更多的学习好方法。

3. 不畏惧学习上的困难,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

重点是:在总结分享交流中,了解更多的学习好方法。

难点是:不畏惧学习上的困难,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阅读教材第54页到第55页的绘本《“神童”才可以吗?》,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引导到学习有方法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有方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学习有方法

这是一个拼魔方的游戏,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学生都动手拼一拼;然后请拼出一个面的同学说一说拼的方法,如果没有同学能够拼出,教师提供给学生拼的方法,学生再拼一拼。在学生都能够拼出一面后,学生说一说两次拼魔方的感受,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体会有方法的重要,感受学习的乐趣。

活动二:发现学习好方法

学生回忆学习生活中的小细节,找到自己和身边小伙伴学习中的好做法,写到学习好方法的卡片上,小组交流后,全班展示。教师相机引导总结,板书:专心听讲、细心观察、珍惜时间、持之以恒、节约时间。

设计意图:发现身边更多的学习好方法。

活动三:巩固学习的好方法

课件出示儿歌《学习好方法》,学生填空后,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学习的好方法。

环节三: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以小组为单位,将各组总结的学习好方法张贴到板报上。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左面的中间位置是课题《学习有方法》,右面从上到下依次是专心听讲、细心观察、珍惜时间、持之以恒、节约时间。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学习有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学习有方法,明确方法很重要,试着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懂得分享的快乐,愿意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别人,和他人感受一起进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与人分享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和他人感受一起进步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调查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课件。

学生: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任务1:课件展示教材第54 页情境。我们一起来做24点游戏,请同学们说说怎么得到24。

生1:我算出来了!我发现了一个方法:24=12+12,只要先凑出两个12就可以了。

生2:我的方法是用乘法:4*6=24。

教师小结:看来,只要找到学习方法,学得很快!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谁能学得好

任务1:学生出示课前搜集好的学习方法卡片,与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小组代表分享本组好的学习方法。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总结了这么多好的学习方法真棒。

任务2:课件出示教材第55 页图片。观察下列情境,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两位同学的学习结果如何呢?你们准备向哪位同学学习?

情境一:在课堂上,小刚听得可认真了,可小明却在一旁偷偷玩玩具。

情境二:在课堂上,小刚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问老师,并解决了疑惑。

情境三:在小组讨论中,小刚踊跃发言,可积极了。

情境四:面对老师留的课堂作业,小刚做完后认真检查,小明草草做完后不检查。

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找到好的学习方法,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

活动二:他们的学习故事

任务1:课件出示学习经验交流会场景。说一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场景一:

学生1:我的字写得很不好,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我吗?

学生2:刚开始我的字也写得不好。后来同桌告诉我,写字身体要坐正,握笔姿势要正确,手放松,多练习,写好每一笔。

场景二:

学生1:你画的画好棒!怎么画的呢?

学生2:我觉得画画要有整体感,可以先在头脑里想象一个画面,不能边画边想。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能学好。

活动三:请你帮帮我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也有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来互相帮着学。

任务1: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情境。遇到同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学生1:我上课总管不住自己,爱做小动作。

学生2:以后我看到你有小动作,就碰一下你。

学生3:我最怕背古诗了。

学生4:我和同桌一起背,很快就背完了;或者画下来背就容易了。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分享方法很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做到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帮助,分享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共同进步!

文档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4《学习有方法》教案三篇

14《学习有方法》教案2课时一、课程标准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里课程性质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动活动”;“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二、教材分析本课所说的的“学习有方法”,既包含办法、策略层面,还包含认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