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BaS04的溶解性为 。
(2)写出一种挥发性酸的化学式 。
(3)氯化钙溶液与钠溶液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
(4)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简要写出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
。
2、(09泰安)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 ;
(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I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 。
3、(09揭阳)小红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红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platinum]------元素符号Pt。小红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 ;
(2)探究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
①Zn>Ni>Cu;②Zn>Cu>Ni;
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它们写出来(一种即可)假设③ …………
【查阅资料】小红同学查阅了部分含镍化合物的溶解性如下表,且得知镍能与酸反应。
OH- | NO3- | SO42- | Cl- | |
Ni2+ | 不 | 溶 | 溶 | 溶 |
【记录现象】请帮助小红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 Ni | Zn | Cu |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 气体产生缓慢 金属逐渐溶解 | 气体产生激烈 金属迅速溶解 |
|
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应用】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 (填“能”或“不能”)反应, 。
②除小红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红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只用一次验证上述假设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 (只写出一组即可)。
4、(上海)固体A中可能含有Na2SO4、CuSO4、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并逐步推出结论。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结论 |
1 将少许A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B。 | A中一定没有 |
2 在B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A中一定有 |
3 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
6、(07镇江)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
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请回答:
(1)由实验①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由实验②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图所示进
行实验:[在AgNO3、Ba(NO3)2、BaCl2溶液中选择两种
作为A、B试剂,且A、B的阳离子不同]
原粉末的成分是 ;
试剂A为 ;试剂B为 。
7、(07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
钾、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
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
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白色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7.00g加足
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起质量为
4.66g。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________。
8、(07荆州)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
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到足
量的水中,充分振荡,得到白色沉淀,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
稀,只有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请你回答: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9、( 08兰州)有一白色固体是由可溶性钙盐和钾盐组成的混合
物,进行如下实验:
请你判断并回答:
(1)实验操作①的名称 ;
(2)请你写出钾盐和钙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09广州)A、B、C、D、E五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
溶液、Na2CO3溶液、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
溶液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Ⅰ.将A分别滴入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B分别滴入A、C、D、E中,C、E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C分别滴入A、B、D、E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有气泡冒出,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C加入D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11、(09河南)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
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请根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
写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除去 碳酸钠 |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 溶液,滴加适量的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有白色 沉淀 生成 |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是否含 有氢氧化钠 |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该样品中含有 氢氧化钠 |
Na+ | Mg2+ | Ca2+ | |
OH- | 溶 | 难溶 | 微溶 |
Cl- | 溶 | 溶 | 溶 |
CO32- | 溶 | 微溶 | 难溶 |
(1)操作①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
操作②的名称为 。若在操作②结束后发现溶液A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 。
(2)操作③是在加热条件下不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该操作的目的是 。
(3)操作④是将溶液B倒入 (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