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8:33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泄气(xiè)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轨迹(guǐ)咆哮(páo)溃堤(kuì)悄然不惊(qiāo)C.刹那(chà)娴熟(xián)澎湃(bài)屏息敛声(bǐng)D.镌刻(juān)遗嘱(zhǔ)颁发(bān)一丝不苟(gǒu)【解析】A.“翘”应读“qiáo”;B.“悄”应读“qiǎo”;C.“湃”应读“p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
推荐度:
导读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泄气(xiè)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轨迹(guǐ)咆哮(páo)溃堤(kuì)悄然不惊(qiāo)C.刹那(chà)娴熟(xián)澎湃(bài)屏息敛声(bǐng)D.镌刻(juān)遗嘱(zhǔ)颁发(bān)一丝不苟(gǒu)【解析】A.“翘”应读“qiáo”;B.“悄”应读“qiǎo”;C.“湃”应读“p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
期中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泄气(xiè) 要塞(sài)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B.轨迹(guǐ)    咆哮(páo)    溃堤(kuì)    悄然不惊(qiāo)

C.刹那(chà)    娴熟(xián)    澎湃(bài)    屏息敛声(bǐng)

D.镌刻(juān)    遗嘱(zhǔ)    颁发(bān)    一丝不苟(gǒu)

【解析】A.“翘”应读“qiáo”;B.“悄”应读“qiǎo”;C.“湃”应读“p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分)

A.惊心动魄  冲破  尾钩  抵抗

B.眼花嘹乱    巩固    激战    机构

C.振耳欲聋    拨款    坠毁    漂浮

D.精疲力竭    歼灭    轻盈    慷概

【解析】B.“眼花嘹乱”应为“眼花缭乱”。C.“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D.“慷概”应为“慷慨”。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盛大阅兵中,15个徒步方队步伐铿锵,锐不可当,32个装备方队铁流滚滚、排山倒海,12个空中梯队鹰击长空、傲视苍穹……

B.李天佑英勇善战,戎马一生,为民族与建立了卓著功勋。

C.未来一定不会只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

D.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解析】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此处用来描述叛军,属感情色彩不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监管力度。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解析】A.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再”双重否定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正确,去掉“不再”;B.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考上”包括一个方面,去掉“能否”;D.“家乡”和“季节”搭配不当,改为“家乡的金秋时节”。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6.默写。(5分)

(1)树树皆秋色,__山山唯落晖__。(王绩《野望》)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浅草才能没马蹄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使至塞上》中“__大漠孤烟直__,__长河落日圆__”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4)《龟虽寿》中,表现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的诗句是:__老骥伏枥__,__志在千里__;__烈士暮年__,__壮心不已__。

(5)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以清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的句子是:__高峰入云__,__清流见底__。__两岸石壁__,__五色交辉__。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7.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于下周班会课上召开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7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__示例:①滴滴母亲恩,难报三春晖__②感恩生活从感谢母亲开始!__

(2)主题班会上,老师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请概括材料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3分)

__示例:记住自己、明星和好友的生日的比例远远高于记住母亲的生日的比例;我们忽视了亲人对我们的爱,也忽视了对亲人的关心。我们总是狭隘地认为父母给予我们是理所应当,对父母只有索取,而没有感恩感动。其实亲情也是需要经营的。懂得感恩,才会珍惜当下的生活;学会感恩,才会真正的成长。__

(3)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感恩母亲。甲说:“母亲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

请仿照甲、乙两人的发言形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2分)

__示例:①母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征程。②母爱是一泓清泉水,滋润我的心田。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这是首五言律诗,诗歌想象奇特,形象奇伟,风格雄健,意境高远,表现出诗人的现实主义诗风。

B.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舟出荆门山,意味着诗人已离开家乡的土地,踏上了人生的新起点。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故乡之水情深意重,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解析】《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诗。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故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并非现实主义诗风。

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2分)

__采用拟人手法。故乡水万里迢迢相送,依依不舍,体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①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②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⑤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子猷(yò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②啸咏:吹口哨并吟诵。③左思:西晋文学家。④剡(shàn):今浙江嵊州市。⑤造: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

(2)月色入户( 门 )

(3)人问其故( 原因,缘故 )

(4)造门不前而反( 同“返”,返回 )

1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2分)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__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

__我本来乘着兴致出行,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__

13.【甲】【乙】两文写的都是夜寻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结合访友目的、原因、结果、情感等方面考虑)(3分)

__同:两段文字写的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的好友,表现了他们旷达的胸襟。异: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欣赏月下美景,以闲适之情排遣抑郁苦闷;【乙】段文字注重寻友的过程,重在想念好友,最终没有找到。__

【参考译文】【乙】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别人的空房里,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何苦还要麻烦种竹子!”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哪能一日没有这位竹先生啊!”

王子猷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一片洁白。于是他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没进去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出行,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三、名著阅读(4分)

14.小明同学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后感慨道: “凭借简陋的装备,却能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实现大的胜利,它告诉我们,决定历史进程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为此,他决定围绕“人”设计一份小报,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人物类别推荐人物感动情节
红军领袖彭德怀③示例:彭德怀爱护部下、平易近人。在看演出中途,他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尽管被高额奖金悬赏缉拿,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且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红军战士①向季邦

他穿着整洁,是全城最漂亮、最整洁的士兵。对于自己的这个角色,态度极其认真。

代表②张学良

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却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人民群众回族老乡他们自发地帮忙抬伤员,给战士们送来白茶。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2020·枣庄)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1分)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5.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

__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贞洁之士;文雅、洁白、廉洁、俭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高洁。__

16.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3分)

__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样的词语,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__

17.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__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__

18.“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6分)

老舍先生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B)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9.选文中,汪曾祺先生回忆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请简要概括。(4分)

(1)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

(2)__老舍先生喜欢喝茶。__。

(3)老舍先生喜欢收藏精品画。

(4)__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的逸事。__。

20.请任选文中一处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__A__句,赏析:__“一盆一盆”“一身热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舍先生养花健身、爱花成性的特点。__。

21.选文是为老舍先生作传,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齐白石老人?(4分)

__①写齐白石老人是为了写老舍先生,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与艺术品质,是为了写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②写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理解、关心和对其人品的敬重,表现了老舍先生高尚的品质。__

2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__情趣高雅、关心他人。(结合内容略)__

五、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感谢上苍,给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它,我们看到母爱如涓涓细流,父爱如伟岸高山;因为它,我感受到家乡的纯朴美丽,四季的如诗如画;因为它,我领略诗词歌赋的典雅,风流人物的潇洒……

请以“我眼中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泄气(xiè)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轨迹(guǐ)咆哮(páo)溃堤(kuì)悄然不惊(qiāo)C.刹那(chà)娴熟(xián)澎湃(bài)屏息敛声(bǐng)D.镌刻(juān)遗嘱(zhǔ)颁发(bān)一丝不苟(gǒu)【解析】A.“翘”应读“qiáo”;B.“悄”应读“qiǎo”;C.“湃”应读“p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