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7:05
文档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名称《人口与人种》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四个方面。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与学生前面学过的大洲与大洋、天气与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与我国的国情国策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
推荐度:
导读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名称《人口与人种》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四个方面。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与学生前面学过的大洲与大洋、天气与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与我国的国情国策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初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称《人口与人种》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四个方面。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与学生前面学过的大洲与大洋、天气与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与我国的国情国策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国情、国策教育,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世界的语言、宗教、聚落、国家等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①知道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总数,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学会运用“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及相关资料分析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会根据有关人口数据,绘制某地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③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人口,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受年龄、心理及生理特点影响,七年级学生普遍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学生有一定的认识,但许多学生只是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听到或看到有关人口方面的知识,了解很肤浅,不够全面。在本节课中,要引导他们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对地图、资料的分析与归纳等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地学习。

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比较感兴趣,老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通过阅读课文、图片、联系生活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但通过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来分析其社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七年级学生困难较大,需要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点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地理不仅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练习巩固。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身边悉的地理事物入手,从提出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现有知识水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竞争强烈、就业困难。就拿我国来说吧,现在我们听得最多和说得最多的词中就有“竞争”和“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

[投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板书]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二)师生小结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三)指导活动

看书中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四)师生小结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五)讲述

人口的增长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据有关资料调查,现在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人数,使得人口总数不断提高,显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和死亡的人数来决定的。(指导学生活动)看书中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六)师生小结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即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七)指导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2,计算右表中四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组织学生讨论

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八)师生小结

四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大至小排列为: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

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德国的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即人口在减少,但是由于有外来移民的补充,实际人口并没有减少。

(九)指导学生活动

依据非洲人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讲述: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各国增长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讲述: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公式为: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

(十)指导学生活动

看书中图4.6,填写下表

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人人口密度人口每平方千米

A12500100万80

B10000160万160

(十一)小结

从表中可看出,A地人口密度较B地小,也就是人口分布较稀疏。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口密度是不相同的。(提出问题)世界哪些地区稀疏,哪些地区密集

(十二)组织活动

请大家从自然条件,历史或其他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

(十三)师生小结

1.世界人口稀疏区

(1)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2)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的地区;

(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

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2.世界人口稠密区

(1)从自然条件看,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地势平坦,大都在平原地区(亚洲东部是中国的华北平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南部是印度的恒河平原,欧洲主要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平原,北美洲东部主要是五大湖地区),所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另外,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十四)课堂小结

课例研究综述本节课是我先用视频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接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图表和数字的运用,让学生对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理也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计算使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得到一个初步的加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口观。通过读图计算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养他们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举例说明,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文字材料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新闻、时事多种渠道帮助理解、深刻体会其中意义,并注意引导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为建设家乡缩小城乡差别而努力。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由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后的练习情况也较好。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课堂活动中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文档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学科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名称《人口与人种》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四个方面。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与地图、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与学生前面学过的大洲与大洋、天气与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与我国的国情国策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