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包含-"息"-字的成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9:37
文档

包含-"息"-字的成语

1▲保境息民△bǎojìngxīmín△典故: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例子:王能~,则福可长享。(《明史·外国五》)2▲鼻息如雷△bíxīrúléi△典故: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3▲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典故: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出处:南朝梁·周兴
推荐度:
导读1▲保境息民△bǎojìngxīmín△典故: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例子:王能~,则福可长享。(《明史·外国五》)2▲鼻息如雷△bíxīrúléi△典故: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3▲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典故: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出处:南朝梁·周兴
1▲保境息民 △bǎojìngxīmín △典故: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例子:王能~,则福可长享。(《明史·外国五》)

2▲鼻息如雷 △bíxīrúléi △典故: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3▲川流不息 △chuānliúbùxī △典故: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例子:两个丫头,~的在家前屋后的走,叫的太太一片声响。(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

4▲喘息之间 △chuǎnxīzhījiān △典故: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5▲风平波息 △fēngpíngbōxī △典故: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

神威。”

6▲烽鼓不息 △fēnggǔbùxī △典故: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7▲姑息养奸 △gūxīyǎngjiān △典故:姑息:为求苟安,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无原则地宽容,只会助长坏人作恶。 △出处:《礼记·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例子:为有勾结匪类,荡轶范围情事,尤为法律所不容,切勿~,致贻隐患。(蔡东藩、许廑父《通俗演义》第三十三回)

8▲间不容息 △jiànbùróngxī △典故: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出处:《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9▲金鸡消息 △jīnjīxiāoxī △典故: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例子:六六雁行连,只等~。(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二回)

10▲经久不息 △jīngjiǔbùxī

△典故: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

11▲屏气敛息 △bǐngqìliǎnxī △典故: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出处: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12▲屏声息气 △bǐngshēngxīqì △典故: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例子:只见两三个丫头都在那里~,齐齐地伺侯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13▲气息奄奄 △qìxīyānyān △典故: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4▲禽息鸟视 △qínxīniǎoshì △典故: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15▲人亡政息 △rénwángzhèngxī △典故: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出处:《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16▲生生不息 △shēngshēngbùxī △典故:不断地生长、繁殖。

17▲瞬息万变 △shùnxīwànbiàn △典故: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例子: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方纪《挥手之间》)

18▲无声无息 △wúshēngwúxī △典故: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19▲息事宁人 △xīshìníngrén △典故: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后汉书·章帝

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例子:我承认我是抱着“~”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20▲息息相关 △xīxīxiāngguān △典故: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例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21▲息息相通 △xīxīxiāngtōng △典故: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例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

22▲休养生息 △xiūyǎngshēngxī △典故: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 △例子:许其修睦,因以罢兵,庶几~,各正性命,仰合于天心。(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年》)

23▲寻消问息 △xúnxiāowènxī △典故:寻、问:打听。打听消息。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卷十三:“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炫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的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24▲奄奄一息

△yǎnyǎnyīxī △典故: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例子: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25▲偃旗息鼓 △yǎnqíxīgǔ △典故: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例子: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26▲仰人鼻息 △yǎngrénbíxī △典故: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例子:百年梦,国势弱,叹蹉跎。~,奴才思想奈天何!(陈毅《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

27▲一息尚存 △yīxīshàngcún △典故: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出处:《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例子:我下定决心,象陈毅同志病中表现的那样,~,努力不懈!(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28▲自强不息 △zìqiángbùxī △典故: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子: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文档

包含-"息"-字的成语

1▲保境息民△bǎojìngxīmín△典故: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出处:《周书·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例子:王能~,则福可长享。(《明史·外国五》)2▲鼻息如雷△bíxīrúléi△典故: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3▲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典故: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出处:南朝梁·周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