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9:24
文档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以下5小题分别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不属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的特点的是:(C)(A)非接触(B)准确性很高(C)成本较低(D)基于电磁理论(2)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仓库可以带来的好处不包括:(D)(A)快速大批量识别入库货物(B)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C)可以对单件库存进行库内定位(D)有效降低库存损耗(3)以下有关GPS导航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D)(A)用户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
推荐度:
导读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以下5小题分别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不属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的特点的是:(C)(A)非接触(B)准确性很高(C)成本较低(D)基于电磁理论(2)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仓库可以带来的好处不包括:(D)(A)快速大批量识别入库货物(B)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C)可以对单件库存进行库内定位(D)有效降低库存损耗(3)以下有关GPS导航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D)(A)用户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以下5小题分别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不属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的特点的是: (C)

(A)非接触 

(B)准确性很高 

(C)成本较低 

(D)基于电磁理论 

(2)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仓库可以带来的好处不包括:(D) 

(A)快速大批量识别入库货物 

(B)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C)可以对单件库存进行库内定位 

(D)有效降低库存损耗 

(3)以下有关GPS导航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户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总是同步,因此需要计算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时间差 

(B)如果想知道接收机所处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个卫星的信号 

(C)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 

(D)用户到卫星的距离通过计算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乘以光速得出,这一距离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 

(4)以下有关GPS导航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A)执行操作较复杂 

(B)观测时间短 

(C)定位精度高 

(D)全球全天候作业 

(5)以下有关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说法错误的是:(C) 

(A)从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程序设计语言发展经历了面向机器,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三个阶段 

(B)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C语言,C++等 

(C)用面向对象编程,编程模式为:程序 = 对象 + 消息 

(D)Java属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第二部分 单项或双项选择题 (以下有编号为A-G的7个大题,每个大题分别有5小题,每个小题分别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如该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其中一个得该题分值的50%,选错不得分。) 

A A A A A A A A A A

根据如下网络图所示的活动的作业时间和线路走向,计算: 

(A1)该项目终点节点的最迟完成时间即总完工期应该等于: (A)

(A)52(B)50(C)51(D)49 (E)48

(A2)总时差等于0的活动称为关键活动,本项目下列活动中属于关键活动的是: (B)

(A)A活动(B)B活动(C)C活动(D)D活动(E)E活动 

(A3)以下节点中,其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不相同的是:(BD) 

(A)节点6(B)节点7(C)节点8(D)节点9 (E)节点10

(A4)以下有关虚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DE)

(A)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具有同一个始点和终点时,需要引入虚活动。 

(B)虚活动一定不占用时间 

(C)为了正确表示各活动之间的先后承接关系,有时必须引入虚活动 

(D)虚活动可能消耗资源 

(E)虚活动在网络图中没有箭头 

(A5)本项目的各项活动中,存在专用时差的活动是:(AE) 

(A)C活动(B)D活动(C)E活动(D)G活动(E)I活动 

B B B B B B B B B B

设某工程的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A,B,C等代表活动名称,6人,7人等代表从事该项活动所需要的安装工人数,3天,4天等代表完成该项活动的作业时间,虚线代表时差。现规定每天可以调用的安装工人不能超过22人,因此需要进行平衡。平衡的原则是保证周期最短,保证合理使用人力,即人力不超过限额,调配均衡。 

(B1)按现方案,第1,2天为27人,超过人力限额,因此要从A,B,C三个平衡活动中推迟一个,从保证周期最短来看,活动B不能推迟,以下说法可以作为其理由的是: (AC)

(A)活动B是关键活动 

(B)相对于活动A和活动C,活动B的作业时间最长 

(C)活动B所在线路没有时差 

(D)相对于活动A和活动C,活动B所在线路所消耗的人力资源最多 

(E)相对于活动A和活动C,活动B的紧后活动E的作业时间最短 

(B2)进行第一次调整,决定推迟活动A两天,调整后(称为第二方案)仍然超过人力限额22人的天数是: (AB)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E)第6天 

(B3)现对第二方案进行第二次调整,决定推迟活动F两天,从而使整个活动推迟一天,以下说法不能作为其理由的是:(BC) 

(A)第二方案中活动A和活动B所在线路都为关键线路,已无时差 

(B)活动F只有1天时差,工期较紧 

(C)活动G只有1天时差,工期较松 

(D)若活动F只推迟1天,则第4天超过人力限额 

(E)若推迟G,则留下A,B,F,人力负荷为:A+B+F=24人>22人,超过人力限额 (BC)

(B4)第二次调整后(称为第三方案)仍然超过人力限额22人的天数是(BC)

(A)第4天 

(B)第5天 

(C)第6天 

(D)第7天 

(E)第8天 

(B5)现对第三方案进行第三次调整,决定分别推迟活动E和活动D一天,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第三次调整后各天数的人力资源都不超过限额 

(B)第三次调整后活动D从第6天开始 

(C)第三次调整后第6天的人力负荷为20人 

(D)第三次调整如改为将活动G推迟5天,也可使各天数的人力资源都不超过限额 

(E)若改为推迟G,会使期中窝工,前松后紧,不便于人力外调 

C C C C C C C C C C 

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三年来平均销售资料如下表所示。 

现企业拟改善经营业务,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原有产品质量,研制新产品D,需新增固定费用每年10万元和新产品宣传推销费用每年10万元。新经营方案实施后,各产品的各项费用及销售状况资料估计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两个方案的对比,确定最优方案。 

(C1)以下有关边际收益值和边际收益率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C D)

(A)边际收益率是边际收益值与销售价的比值 

(B)边际收益率受产品可变成本的影响 

(C)边际收益率受产品固定成本的影响 

(D)边际收益值一般应为正值,它是补偿产品可变成本的能力 

(E)已知销售价格和产品可变成本,即可求得边际收益率 

(C2)在本例中计算各产品的边际收益率,说法正确的是: (AC)

(A)产品A的边际收益率是20%

(B)产品B的边际收益率是20%

(C)产品C的边际收益率是22.5%

(D)产品A’的边际收益率是20%

(E)产品B’的边际收益率是20%

(C3)如果要计算所有产品总的边际收益率则需要考虑到各产品的销售额比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总边际收益率是22%

(B)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总边际收益率是25.75%

(C)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总边际收益率是31.78%

(D)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总边际收益率是38%

(E)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总边际收益率是25.75%

(C4)总边际收益取决于总边际收入和总边际收益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E) 

(A)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总边际收益是128.75万元 

(B)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总边际收益率是148.75万元 

(C)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总边际收益率是222.46万元 

(D)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的总边际收益大于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的总边际收益 

(E)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的总边际收益小于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的总边际收益 

(C5)通过对比改进前后两方案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B E)

(A)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净收益是122.46万元 

(B)评判最优方案的标准是选择净收益较多的方案 

(C)评判最优方案的标准是选择总边际收益较多的方案 

(D)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前的方案是最优方案 

(E)在产品设计改进之后的方案是最优方案 

D D D D D D D D D D

某轻工企业为满足市场对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计划添加设备扩大生产,现有A,B两类新型设备可供选择,投产后各自的生产费用估算如下表所示: 

请通过递进式的分析,确定选择A设备或B设备的适用场合。 

(D1)第一步是建立使用A设备和使用B设备的总费用的相互之间的数学关系,如果用TC表示总费用,Q表示产量,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E)

(A)TCA = 12000 + 7.5Q

(B)TCB = 20000 + 7.5Q

(C)TCB = 20000 + 5.0Q

(D)TCA - TCB = -8000 + 2.5Q

(E)TCA - TCB = 8000 + 2.5Q

(D2)第二步是编制两类设备生产费用的结构分析图,以横轴表示Q,纵轴表示TC,L(TCA)和L(TCB)分别表示图中使用A设备和B设备的总成本—产量曲线,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E)

(A)L(TCA)和L(TCB)在图中有一个交点 

(B)L(TCA)和L(TCB)在图中有不止一个交点 

(C)L(TCA)和L(TCB)在图中均为向上倾斜的直线 

(D)L(TCA)的斜率大于L(TCB) 的斜率 

(E)L(TCA)和L(TCB)是两条曲线 

(D3)第三步是分析图中L(TCA)和L(TCB)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A)当横坐标小于L(TCA)与L(TCB)交点的横坐标时,L(TCA)在L(TCB)的下方 

(B)当横坐标小于L(TCA)与L(TCB)交点的横坐标时,L(TCA)在L(TCB)的上方 

(C)当横坐标大于L(TCA)与L(TCB)交点的横坐标时,L(TCA)在L(TCB)的下方 

(D)当横坐标在L(TCA)与L(TCB)的交点时,TCA  = TCB

(E)L(TCA)在图中一直位于L(TCB)的下方 

(D4)第四步是确定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 

(A)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即为图中L(TCA)和L(TCB)交点的横坐标 

(B)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即为图中L(TCA)和L(TCB)交点的纵坐标 

(C)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为3200

(D)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为1600

(E)两类设备总生产费用相同时的产量为4000

(D5)第五步是通过以上分析最后确定选择A设备或B设备的适用场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A设备适用于产量小于3200的场合 

(B)B设备适用于产量大于3200的场合 

(C)A设备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是由其可变成本较高决定的 

(D)A设备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是由其固定成本较低决定的 

(E)A设备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是由其固定成本较低决定的 

E E E E E E E E E E

请运用马尔柯夫分析法解决如下问题 

在本年1月1日,A,B,C三个面包店分别占有本地市场份额的40%,40%和20%。根据市场研究所的研究,A店保留其顾客的90%而增得B的5%,增得C的10%。B店保留其顾客的85%,而得A的5%,增得C的7%。C店保留其顾客的83%,增得A的5%,增得B的10%。假定将来没有竞争改变转移概率矩阵,平衡状态能够形成,即三个面包店保留,增加,减少的顾客数不再改变了,试求最终的即平衡时各店的市场分享率。 

(E1)首先根据由市场调研得出的三个面包店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导出转移概率矩阵,以下有关本例中导出的转移概率矩阵,说法正确的是:(AD) 

(A)该矩阵是一个三行三列矩阵 

(B)该矩阵是一个三行一列矩阵 

(C)该矩阵是一个一行三列矩阵 

(D)该矩阵第二行第二列的值为0.85

(E)该矩阵第三行第二列的值为0.1

(E2)下列有关马尔柯夫分析中转移概率矩阵的说法错误的是: (BC)

(A)转移概率矩阵中任何一行的和一定等于1

(B)转移概率矩阵中任何一行的和不一定等于1

(C)转移概率矩阵中任何一列的和一定等于1

(D)转移概率矩阵中任何一列的和不一定等于1

(E)转移概率矩阵中行数与列数必然相等 

(E3)以下有关马尔柯夫分析的平衡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BD)

(A)达到平衡条件的前提条件是转移概率矩阵不变 

(B)三个面包店在平衡状态周期的市场份额与紧前一周期相比有明显差别 

(C)在达到平衡状态以后,三个面包店的市场份额将不再变化 

(D)三个面包店在初始周期的市场份额将影响其在平衡状态周期的市场份额 

(E)若达到平衡条件需要n个周期,则转移概率矩阵的n次方所得矩阵的各行相等 

(E4)为了求得三个面包店在平衡状态周期的市场份额,我们可以利用其与转移概率矩阵之间的关系通过列方程组解决,设X1,X2,X3分别为A,B,C三个面包店在平衡状态周期的市场份额,以下表达式不能作为该方程组中的方程的是: (BC)

(A)0.9 X1 + 0.05 X2 + 0.1 X3 = X1

(B)0.9 X1 + 0.05 X2 + 0.05 X3 = X1

(C)0.05X1 + 0.85 X2 + 0.1 X3 = X2

(D)0.05 X1 + 0.1 X2 + 0.83 X3 = X3

(E)X1 + X2 + X3 = 1

(E5)对上述方程组求解可以得知A,B,C三个面包店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市场份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E)

(A)处于平衡状态时A面包店的市场份额为0.29

(B)处于平衡状态时A面包店的市场份额为0.28

(C)处于平衡状态时A面包店的市场份额为0.43

(D)处于平衡状态时B面包店的市场份额为0.28

(E)处于平衡状态时C面包店的市场份额为0.28

F F F F F F F F F F 

某车队要从甲市运送一批货物到乙市,中间可穿行的市镇与行车道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明的数字为里程数),试找出甲市到乙市的最短路线。 

(F1)这是一个最短路线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的推算方法为:(A) 

(A)从终点开始逐步逆向推算 

(B)从起点开始逐步正向推算 

(C)从任意点开始逐步正向推算 

(D)从任意点开始逐步逆向推算 

(E)从中点开始逐步逆向推算 

(F2)通过计算,甲市到乙市的最短路线为: (C)

(A)甲市-1-乙市 

(B)甲市-2-1-乙市 

(C)甲市-2-4-乙市 

(D)甲市-3-4-乙市 

(E)甲市-3-5-乙市 

(F3)通过计算,甲市到乙市的最短距离(里程数)为: (A )

(A)67 

(B)79 

(C)73 

(D)76 

(E)65 

(F4)以下属于最短路线法广泛应用的范围的是: (BE)

(A)交通流量规划 

(B)运输道路规划 

(C)各地区之间联通下水道 

(D)生产计划 

(E)个人旅行线路规划 

(F5)以下关于最短路线法其计算方法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BE) 

(A)最短路线法需要计算图中每个节点到终点的最短距离 

(B)最短路线法需要计算图中起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 

(C)最短路线法的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用到减法 

(D)最短路线法需要计算图中每个节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 

(E)最短路线法需要计算图中起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线 

G G G G G G G G G G 

甲乙两军进行军事演习,甲军司令员想对乙军发动一次突然袭击,为了成功的进行这次袭击,他要求确保有足够数量的能调运到前线阵地。他的参谋人员已经绘制了从甲军驻地到前沿阵地之间可通行路线,如下图所示,图中标示了每条路线按每小时可调运人数计算的通行能力。司令员想到,沿攻击路线,如果他不能每小时调运22000人,他的袭击计划就不是切实可行的,甲军司令员应想出另外的计划吗? 

(G1)这是一个最大流量问题,最大流量问题是企图找出,在一定时期内: 

(A)在起点进入,并通过这个网络,在终点输出的最大流量 (A)

(B)在任意点进入,并通过这个网络,在终点输出的最大流量 

(C)在起点进入,并通过这个网络,在终点输出的累计通过量 

(D)在任意点进入,并通过这个网络,在终点输出的累计通过量 

(E)在起点进入,并通过这个网络,在终点输出的最短路线 

(G2)我们首先任意选择从起点到终点的第一条路线。这里,选择路线1:甲军驻地—1—4—前沿阵地,在线路1中,通行能力最小的支线是: (A)

(A)甲军驻地¬—1 

(B)1—4 

(C)4—前沿阵地 

(D)甲军驻地¬—2 

(E)甲军驻地¬—3 

(G3)线路1中各支线的通行能力减去本线路中通行能力最小的支线的通行能力,即为各支线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 

(A)支线(甲军驻地¬—1)在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1000人 

(B)支线(1—4)在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1000人 

(C)支线(4—前沿阵地)在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6000人 

(D)支线(甲军驻地¬—1)在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0 

(E)支线(1—4)在计算线路1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12000人 

(G4)在线路1的基础上,我们再选择从起点到终点的另外一条线路甲军驻地—2—4—前沿阵地作为线路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支线(甲军驻地¬—2)在计算线路1和线路2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0 

(B)支线(2—4)在计算线路1和线路2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0 

(C)支线(4—前沿阵地)计算线路1和线路2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2000人 

(D)支线(4—前沿阵地)计算线路1和线路2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8000人 

(E)支线(4—前沿阵地)计算线路1和线路2后的剩余通行能力为12000人 

(G5)在计算完所有的可行路线以后(即已找不到这样一条路线,在这条路线上,所有各条支线的流量能力全为正数),可以求得本网络的最大流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本网络的最大流量为21000人,甲军司令员的袭击计划不是切实可行的 

(B)本网络的最大流量为22000人,甲军司令员的袭击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C)本网络的最大流量为23000人,甲军司令员的袭击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D)可以找到一条线路(甲军驻地—3—1—4—前沿阵地),其通行能力是4000人 

(E)可以找到一条线路(甲军驻地—3—2—4—前沿阵地),其通行能力是1000人 

H H H H H H H H H H 

下图给出了一个工厂各车间的平面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车间,线上的数字为两点间的距离。试为该厂选择铺设暖气管道的路线,使管道的总长度最小。 

(H1)这是一个最小枝杈数问题,最小枝杈数将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个网络中: (B)

(A)从一个起点出发到所有点,找出一条或几条路线,以使在这样一些线路中,所采用的全部支线的总长度是最大 

(B)从一个起点出发到所有点,找出一条或几条路线,以使在这样一些线路中,所采用的全部支线的总长度是最小 

(C)从一个起点出发到任意点,找出一条长度最长的路线 

(D)从起点出发到终点,找出一条长度最长的路线 

(E)从起点出发到终点,找出一条长度最短的路线 

(H2)以下有关最小枝杈数的算法,说法正确的是:(D) 

(A)应选择与任意某一个已接入点距离最长的一个未接入点进行连接(始点作为最初已接入点) 

(B)应选择与所有已接入点距离之和最短的一个未接入点进行连接(始点作为最初已接入点) 

(C)应选择与所有已接入点距离之和最长的一个未接入点进行连接(始点作为最初已接入点) 

(D)应选择与任意某一个已接入点距离最短的一个未接入点进行连接(始点作为最初已接入点) 

(E)应选择与最近接入的已接入点距离最短的一个未接入点进行连接(始点作为最初已接入点) 

(H3)就本例而言,在选择铺设暖气管道路线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第一个被选择的接入点(即第一个与起点锅炉房连接的点)是1 

(B)第一个被选择的接入点(即第一个与起点锅炉房连接的点)是3 

(C)第二个被选择的接入点(即第一个接入点紧后连接的点)是3 

(D)第二个被选择的接入点(即第一个接入点紧后连接的点)是2 

(E)第三个被选择的接入点(即第二个接入点紧后连接的点)是2 

(H4)以下是可以被选择铺设暖气管道的五条线路,其中不在最终确定铺设的暖气管道线路中的是: (AE)

(A)锅炉房—4 

(B)2—5 

(C)6—7 

(D)6—9 

(E)4—7 

(H5)最终确定铺设的暖气管道线路的总长度是: (C )

(A)1100 

(B)1150 

(C)1170 

(D)1200 

(E)1220

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总分个人平均
刘杰彬79977777

刘杰鹏77677777
刘康宁90709090
刘月平70707676
学科平均

文档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以下5小题分别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不属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的特点的是:(C)(A)非接触(B)准确性很高(C)成本较低(D)基于电磁理论(2)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现代仓库可以带来的好处不包括:(D)(A)快速大批量识别入库货物(B)有效提高识别的准确率(C)可以对单件库存进行库内定位(D)有效降低库存损耗(3)以下有关GPS导航的基本原理说法错误的是:(D)(A)用户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可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