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纪录。2.米德冲突:固定汇率制度下,只运用支出增减型(货币财政),不能使内外失衡(衰退+逆差或繁荣+顺差)同时达到均衡。在汇率固定不变时,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记忆:国际收支的账户
第二章
概念:1.J曲线效应: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过一段时间后,当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作出相应调整后,贸易收支才最终改善,这种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称为J曲线效应。
2. 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能带来该国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是该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记忆:国际收支调节的各种及对逆差调节的方向
市场失灵时,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将被削弱或失灵,这时就需要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1.需求调节(中期性)
(1)支出增减型: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主要包括货币与财政。
①财政,调节手段有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公债。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财政(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需求下降→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下降(进口下降)→国际收支平衡②货币,调节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法定准备金率
A.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货币供应下降→物价下降→进口下降、出口上升→经常账户平衡
B.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货币供应下降→利率上升→资本内流→资本和金融账户平衡
(2)支出转换型: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主要包括汇率、补贴和关税以及管制(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
①汇率、关税
国际收支逆差→降低汇率、提高关税、增加财政补贴→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下降(进口下降)→国际收支平衡
②管制
国际收支逆差→加强管制→奖出(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限入(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国际收支平衡
2.供给调节(长期性)
(1)科技:包括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本。
(2)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包括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制定出正确的产业结构规划。
(2)制度创新:包括企业制度改革、投资制度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管理的改革。
通过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等手段来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促进出口业、改善国际收支,调节逆差的目的。
3.资金融通(短期性)
包括官方储备的使用与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在短期内利用资金融通的方式:国际储备支出、国际信贷接入、国际货币合作加强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以实现经济稳定。
4.搭配
正确的搭配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核心,制定的依据:制定时应考虑(1)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2)宏观经济结构,(3)内外均衡,对以上几种调节手段进行相机抉择,搭配使用各种,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三章
概念: 1.基准汇率:本币与关健货币间的兑换比例。(基本汇率的概念)
2.远期汇率:远期交易使用的汇率,指成交后从第三个营业日起的未来外汇交易。(1周、2周、1月、3个月、6个月)
第四章 汇率制度
概念: 1.国际储备:能随时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2.汇率制度: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的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
记忆: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指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与某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
1.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1)汇率由供求关系决定,能真实反映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2)国际收支调节的效率高(速度、质量):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高于行政或其他调节。
自动调节机制:顺差→外汇供>需求 →进口↑出口↓→平衡
调节的代价:货币:紧缩→r ↑→资本流入,但国内投资↓
财政:紧缩→需求↓ →进口↓,但y ↓
(3)内外均衡不会发生矛盾,增加了本国的自主性
用汇率的自动调节,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用财政货币,保持国内经济平衡。
(4)可减少通货膨胀的传递:
P=Ep* p*↑→e ↓, P不变
若e不变→p*↑→P↑
(5)可预防外汇市场上因贬值预期而导致的投机冲击。
(6)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贸易与投资)的发展。
浮动汇率,不必直接管制,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
至于汇率风险,可通过衍生产品对冲
2.固定汇率制的反对意见:
(1)汇率的波动导致价格的波动,不利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
(2)浮动汇率放松了国际收支纪律,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如:竞争性贬值 以邻为壑
(3)具有助涨世界物价水平上升的作用。
因为在浮动汇率下,没有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各国可滥用扩张的财政货币,这会导致物价的上升。
(4)浮动汇率易造成短期资金的频繁移动和投机。
结论: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没有严格的优劣之分,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汇率制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六章 欧洲货币市场
概念: 1.外国债券:由外国借款者在某一国内以当地国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
2.欧洲债券:指一国借款者在另一国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目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
3.离岸市场:指交易双方都是市场所在国非居民的欧洲货币市场(主体)。
4.货币危机:广义:一国汇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15%——20%)的事件;
狭义:指由于对某种货币的币值失去信心而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或者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记忆: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市场本身的特点: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存贷利差小,管制少。
1.是批发市场:单笔交易额大、对供求反应灵敏;
2.是同业市场:(商业银行、银行、清算银行占据业务的三分之二)(以短期为主);
3.是自由市场:不受货币发行国与市场所在国的管制,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
4.是竞争的市场:准入条件少→机构多→竞争激烈;
5.有相对灵活的利率体系:以LIBOR为基础,只受欧洲货币的供求的影响,不受欧洲货币发行国资金供求的影响,存款r高、贷款r低、存贷利差小,有吸引力;
6.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由网络构成全球化的市场;
7.交易品种繁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