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课题 |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主备人 | 备注栏(教师填写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标注学习重点及修改错题) | ||||
课型 | 新授课 | 备课时间 | 2016.11.22 | 序号 | 15 | ||
学习 目标 |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 ||||||
学法 指导 |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 ||||||
学习过程 【对照学案,自主学习】: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的书写材料: 2.纸的发明: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纸的改进: (1)时间: 时期 (2)人物: (3)原料: 、 、 和 等植物纤维 (4)特点: (5) 名称: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生活年代: (2)成就:写成了 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 和 ,总结了 ,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 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张仲景是的开创者,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 2.华佗 (1)生活年代: (2)成就:不仅擅长用 、 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发明了 ,进行各种手术。创造了 ,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约3000年的史事。 4.价值: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创立时间: (2)张角创立了 ,尊奉 和 ,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3)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 创立的 。 2.佛教 (1)产生的时间: (2)创始人: (3)传入中国: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 传入中国, 明帝时,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1.材料研读: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人总会死,有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些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2.问题思考:司马迁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课后活动: 3.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了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4.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其文指——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 |||||||
课 后 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