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各地数学试题严格按照《大纲》、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遵循“数学考试应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况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同时设计新颖的探索性问题,避免人为编造的、繁难偏旧的计算和证明题,提高数学测试的质量”。因此,加强中考复习备考的研究,是提高中考成绩的关键。
一、依“纲”据“本”,落实“双基”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首要的一环就是有依“纲”据“本”,落实“双基”。所谓依“纲”据“本”,就是要依据《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各省(市)制定的《考试说明》,以及现行使用的教材,确定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有多少,具体是什么;然后结合教材系统进行复习,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一般地说,中考复习可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训练。中考复习要依“纲”据“本”,落实“双基”,但其形式灵活多样,并非“照本宣科”。
二、专题复习,训练思维
专题复习就是针对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进行研究、分析,探求规律。这对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中考应试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第二轮复习就应按阅读理解型、开放型、实际应用型、探求型、方程型综合题、函数型综合题、几何型综合题、研究性学习题等进行归类、分析,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三、模拟训练,提高能力
总之,是要我们认真研究复习备考,扎扎实实地落实“双基”,探讨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题的变化规律,掌握重点、热点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就能取得升学考试的好成绩,实现进入重点高中的理想。
四、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⑴ 首先广州市中考题型分布: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0个选择题(30分),6个填空题(18分),9个解答题(共102分,其中17~22是基础解答题,23、24是中等解答题,25压轴题,有一定难度)
⑵ 近几年中考数学题出题特点以基础知识为主,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题目,跨学科性综合题目,灵活性、开放性题目等有所增加,学生必须经过专项训练,才能把各个知识点与中考题型有效的衔接起来,达到最佳备考状态。
若从初一,初二着手抓基础,并能有效渗透近几年中考真题,到初三孩子会更容易进入中考备考状态。
2010年中考一模后数学复习策略
广州市天秀中学 初三数学备课组
2010年5月我校进行了一模考试。试题的覆盖面较广,试题难度比去年中考题目略高。学生完成得比较好的方面:计算(整式方程(组)、数与式等),相似全等的证明,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答卷中暴露的问题:圆,概率,应用题,几何变换,尺规作图。(原因:一模前复习时间比较紧,没有完成第一轮复习)
针对一模中学生完成的情况,备课组制定一模后的复习策略:
一 对于未完成的第一轮复习,抓紧时间尽快完成,特别是学生考试暴露出来比较薄弱的知识点,特别关注边缘知识点。
由于一模试卷学生完成情况不好的题目基本是我们第一轮还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因此我们通过分析错题开展知识点的复习。例如以一模第22题带动圆的复习。
附例:如图9,AB是⊙O的直径,BCAB于点B,连接OC交于⊙O点E,弦AD//OC,弦DFAB于点G。
(1)求证:点E是弧BD的中点;
(2)求证:CD是⊙O的切线;
(3)若,⊙O的半径为5,求DF的长。
本题第(1)题可以用垂径定理或者同圆中等角(圆周角/圆心角)对等弧来证明,其中可以用到的知识点还包括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通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等,基本覆盖了《圆》第一节的主要知识点。第(2)题证明切线是《圆》第二节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两个小题对《圆》这章知识进行简单梳理,唤起学生的回忆,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双基。
二 精选综合卷,通过模拟卷,查漏补缺。
(1)模拟题的选编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2)在模拟卷进行分析时,加强对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列举,对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
(3)对典型试题的拆分和组合,从多角度、多侧面来分析解决典型试题,从中抽出基本图形和基本规律方法,从中找出解题的基本方法、技巧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通性通法)。例如学生在做题时很少主动想到用旋转等几何变换的方法解题。
附例:15.如图7,在中,,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点D、E、F分别在BC、AB、AC上,AE=6,BE=3,则和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_。
通过对以下几个常见题目图形的分析,帮助学生归纳出现正方形,等边三角形,或者有时出现相等线段时可以考虑用旋转的方法解题有可能更方便。
(4)对于部分学生会做题但是还是被扣分的情况,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力争做到计算严密、推理严谨,减少无谓的失分。例如我们发现学生一模做概率题目,书写不够规范。于是我们特别在复习时结合《指导书》重新强调概率题的书写规范。
附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有四个标号分别为1,2,3,4的质地、大小都相同的小球,任意摸出两个小球。(1)用列举法,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2)求两个小球的数字之积是奇数的概率。
1 | 2 | 3 | 4 | |
1 | (1,2) | (1,3) | (1,4) | |
2 | (2,1) | (2,3) | (2,4) | |
3 | (3,1) | (3,2) | (3,4) | |
4 | (4,1) | (4,2) | (4,3) |
(2)总共有12个等可能发生的结果,两个小球的数字之积是奇数的结果有2个,P(两个数字之积)=。
过去学生往往列表后直接找积是奇数有几个,往往忘却题目(1)要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导致失分。通过概率复习课上强调了要求,并通过在上课练习,课后作业等检查学生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本周的综合卷训练中概率题的得分率已经大大提高,基本杜绝由于书写失分的情况。
(5)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等方向的积累训练。
三 对班级学生考试情况仔细分析,然后分类,不同类别的学生要求不同。
(1)基础过关的学生,其复习可以侧重于大题
(2)基础过关但是做题总是失分的学生,帮助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1 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争取不失分;2 排查少数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减少知识盲点
(3)基础不过关的学生,利用每天的小测过关。
四 提高每周提高班培优班的学习效率。
(1)个别调换提高班培优班的学生,并做好提高班学生的思想工作,争取剩下几次课都认真完成练习,每次课都有收获。
(2)精选提高班的练习,强化双基,每课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