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9:45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4、“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6、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7、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1、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1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1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15、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O3    D.H2SO4

17、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19、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H2O    B.NaHCO3    C.Ca(OH)2    D.H3BO3

20、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水滴石穿    C.积水成渊    D.披荆斩棘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

(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_______,用_______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

2、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

(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3、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 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t。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1) A装置相比其他固液常温装置,优点是_____;

(2)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验满的方法为:_____;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若用图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 (填a或b)通入;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B处的现象是_____;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再给 A处的氧化铜加热?_________________;A处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一段时间后,如果要对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放入小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测得稀盐酸的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______;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

(2)求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B

4、B

5、C

6、C

7、A

8、B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A

16、D

17、C

18、A

19、C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倾斜    药匙或纸槽    把瓶塞倒放    手持量筒,使量筒倾斜

2、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3、C    ①④    MgCl2    Cu、Fe    2660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则已满,反之则未集满    装置漏气    a    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大    变红    CO2+H2O=H2CO3  

2、排尽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变红色    CuO+COCu+CO2     Ca(OH)2+CO2→CaCO3↓+H2O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铜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肯定有铜,可能有氧化铜)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0;80%;(2)8.8g

2、(1)5.8;(2)19.0%;(3)17.4%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