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省数模二等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2:31
文档

2010省数模二等奖

201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数模组)省二等奖获得者参赛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员:林山陈志良林镇山指导老师:缪雪峰2010年4月饮酒驾车的最优解方案一、题目背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站2004年5月31号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阕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的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升/百毫升为饮酒驾车(简称酒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简称醉驾)饮酒后,酒中的酒精很快被人体中的胃肠、口腔
推荐度:
导读201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数模组)省二等奖获得者参赛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员:林山陈志良林镇山指导老师:缪雪峰2010年4月饮酒驾车的最优解方案一、题目背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站2004年5月31号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阕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的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升/百毫升为饮酒驾车(简称酒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简称醉驾)饮酒后,酒中的酒精很快被人体中的胃肠、口腔
201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数模组)

省二等奖获得者

 

      参赛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林山  陈志良  林镇山

      指导老师:缪雪峰

2010年4月

饮酒驾车的最优解方案

一、题目背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站2004年5月31号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阕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的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升/百毫升为饮酒驾车(简称酒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简称醉驾)饮酒后,酒中的酒精很快被人体中的胃肠、口腔、食道等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经过肝脏代谢,最终有大约60%转化为其它物质,大为40%原样排出体外。排出与转化是同时进行的,其速率大小与时刻t血液中的酒精数量x(t)成正比,其中速率系数k=0.1856是已知的。

用T表示饮酒过程的整个时间长度。慢速饮酒可近似看成:在整个饮酒过程中酒精以匀速v进入血液

某人体重约70公斤,在中午12点至13点吃午饭期间喝了一瓶啤酒,酒是在1小时内慢速喝下的。请你们参考下面给出的数据资料建立慢速饮酒后血液中酒精浓度P(t)(单位:毫克/百毫升)随时间t变化的数学模型,来推测此人如果在下午18点驾车遭遇检查会是什么后果。

二内容摘要

本文解决的是一个司机安全驾车与饮酒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结合新的国家驾驶员饮酒标准)分析司机如何适量饮酒不会影响正常的安全驾驶。根据一定合理的假设,建立人体内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并通过拟合曲线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认真研究了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进行合理的假设建立“房室模型”。因为饮酒的时间比较长,我们假设血液中酒精在较长时间内按恒速进入中心室,因此简化为“一室模型”,即酒精以流入中心室,再由中心室排出体外。得出解析式:

然后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在一小时内喝了一瓶啤酒后,血液中的酒精量与时间的关系式:

根据所建立的模型,代入时间计算,经过检验,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并对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关键词:微分方程,模型,房室系统

三、模型假设

1、酒精从胃转移到体液的过程中没有损失。  

2、酒精在体液中均匀分布。

3、假设食物不影响人体对酒精的吸收。

4、假设人体血液体积一定。

5、假设人体对酒精的吸收、消化、排泄功能正常。

6、假设人体血液中的酒精量与喝入的酒精量成线性关系。

7、假设酒精进入中心室以后直接排出

8、测量设备完善,不考虑不同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体外。

四、符号说明

:进入吸收室中的酒精含量(单位:mg)。

:中心室的酒精排出体外的速率系数。

:酒精在时刻转移到中心室的速率。

:时间(单位:时)。

:时刻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长时间内喝酒中心室在时刻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人体中血液的体积。

:血液的质量。

: 血液的密度。

五、模型分析与建立

慢速饮酒问题

(一)、模型建立与求解

慢速饮酒与恒速静脉滴注过程相似,我们假设血液中酒精是比较长时间(一小时内)恒速进入中心室的,其速率为,和初始条件为:

如图一,可得微分方程

            (1)

又因为

求导得

                (2)

把(2)代入(1)可得

         (3)

            (4)

可以利用Mathematica5.0解微分方程得                            

                       (5)

又因为

                                 (6)

所以

                            (7)

把(7)代入(5)得

                          (8)

一小时以后,中心室没有酒精注入

即                                 (9)

把(9)代入(1)可得

                           (10)

所以就有

即                           (11)

可以利用Mathematica5.0解微分方程得

                               (12)              

为常数,其值,     (13)

把(13)代入(12)可得

                             (14)

所以慢速饮酒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关系为

。    

  (二)、参数估计

一瓶啤酒的酒精含量为:

所以得

                         (15)

把(15)代入(14)可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式

  

可以利用Mathematica5.0得到下面图形:

   12点到13点酒精浓度的变化曲线

     13点以后酒精浓度的变化曲线

 由图可知:在13点,酒精浓度最高

18点驾车即t=6时    

20<25.754<80

所以此人如果在下午18点驾车遭遇检查会被认为是酒驾

模型的评价及推广

1、所建立的模型简洁、明了,便于使用数学工具,如Mathematica5.0 LINDO等,降低了编程求解的难度,缩短了运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易于推广,模型是根据酒精在血液里的变化消耗减小规律得出了酒精在血液    中的浓度变化类似药物,进入人体内起药里作用的浓度变化,所以该模型可进一步的推广到药物在人体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医学和临床的治疗,给药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3、不足之处,受到的的条件太多,实际情况时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

4、本模型没有考虑中心室与周边室的相互转化问题,使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差距。但基本上是比较吻合的。

5、本模型简单易懂,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结论

对于喜爱饮酒的司机朋友来说,只要在饮酒时把握住适量的尺度,便不会出现饮酒驾车的尴尬场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酒后驾车而造成的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一半以上,另据统计,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国总死亡人数居第七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魁首”是酒后驾车,因此道路交通的执法人员对此很重视。为此我们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让广大司机朋友能对自己的饮酒情况有所了解,并作出判断自己是否能够驾车。

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少,从而可以推算出当一名司机在饮酒后,经过多长时间后驾车不影响其正常驾驶,也就是当司机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经过t时间后,要小于20毫克/百毫升。

   以题中的主人公为例,当他在中午12点喝酒后其身体内血液中酒精含量升高,经过6小时即下午18点,血液中的酒精大部分已排出体外,即血液中酒精含量低于20毫克/百毫升,符合新的驾车标准,但其体血液中仍存在部分酒精,但该人要是在12点之后13点前喝酒,血液中酒精浓度便高于20毫克/百毫升超过国家标准,此时为酒驾,根据人体科学验证,科学家指出适量饮酒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如果饮酒过量或长期酗酒,会导致麻痹脑部神经,影响视觉,听觉,使人反应迟钝,肥肉失去控制能力,口齿不清等,酒精能破坏肝脏功能,易造成胃发炎,严重时可造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尤其是我们的司机朋友,更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与关注。下面我们就以提问的形式阐述饮酒驾车的危害。

为什么不能酒后驾车?从科学理论上说,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的浓度。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会下降,尤其是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下降。一名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0(每100毫升的血液中含有毫克酒精)水平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较零点水平高3.5倍;达0.08水平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较零点水平3.5倍;达0.12水平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较零点水平高26倍。对于青年驾驶员而言,血液含量相同的酒精,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更高,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极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既不利于架车者自身的交通安全,也对周围的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酒后不能架车。

我们结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最新颁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

、呼气酒精含量阀值与检验》国家标准,给出下面一些特别针对车辆驾驶人员的忠告: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酗酒驾车.

(2) 过多地、长时间、长期地饮酒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很大,使体质减弱,体内器          官(特别是肝、胆囊、胃、心脏等)的破坏很大,影响器官的机能。

(3) 对车辆的驾驶人员,出车前应不能饮酒.

(4) 如果你是一个天天要喝一点酒的驾驶员,喝一瓶啤酒,则你只能呆到5.3小时后,你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才不会高于国家标准.

(5) 在你感觉身体不舒服时,不能喝酒.

希望广大的司机朋友们看了这篇文章后能有所启示,正确,科学,适量的饮酒,既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益于社会。

参考数据资料

1、人的血液只占体重的7%左右,血液相对水的密度在1.05——1.06之间,因此可近视认为血液的密度为1公斤/升。

2、人体血液总量V在饮酒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3 、一瓶啤酒酒精含量大约为D=2800毫升。

4、 体重约70kg的某人在短时间内喝下1瓶啤酒后,隔一定时间测量他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毫克/百毫升),得到数据如下:

时间(小时)

0.250.50.7511.522.533.544.55
酒精含量153437.5414138.534342925.52520.5
时间(小时)

678910111213141516 
酒精含量1917.51412.597.5653.53.52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出版地: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2、张瑞丰,《精通MATLB6.5》    出版地: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年2月

      附录:

            

文档

2010省数模二等奖

2010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数模组)省二等奖获得者参赛队: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员:林山陈志良林镇山指导老师:缪雪峰2010年4月饮酒驾车的最优解方案一、题目背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站2004年5月31号发布了新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阕值与检验》国家标准。新的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小于80毫升/百毫升为饮酒驾车(简称酒驾);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百毫升为醉酒驾车(简称醉驾)饮酒后,酒中的酒精很快被人体中的胃肠、口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