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01:28
文档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特种设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特种设备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国家许可证管理以及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方可生产特种设备。工信部负责拟定工业发展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
推荐度:
导读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特种设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特种设备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国家许可证管理以及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方可生产特种设备。工信部负责拟定工业发展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

特种设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特种设备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国家许可证管理以及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方可生产特种设备。

工信部负责拟定工业发展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提出优化产业布局、 结构的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 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 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的推广应用等。

科技部负责牵头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 统筹协调共性技术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 合平衡、评估验收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承担各细分行业的自律 职责。公司产品应用于各工业领域时,受各工业领域的行业协会指导和监督,例 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法律法规发布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06.29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01.24
3《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15.12.03
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6.02.22
5《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2.10.23
6《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001.04.09
7《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6.12.29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11.05.03

(2)行业主要产业规划和指导

序 号产业规划、指导发布机关相关内容
1《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2004 年 5 月)国家经济贸易 委员会、国家发

展计划委员会

鼓励余热、余压和新能源发电,支持清洁、高 效的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综合利用电厂。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2006 年 2 月)

工业节能:重点研究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 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 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高效节能、长寿 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 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指南》

(2011 年 6 月)

国家、科 技部、工信部、 商务部、知识产 权局先进节能技术:燃煤工业炉窑改造技术,节约 和替代石油技术,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 与装备,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能量转换系 统效能提高及改造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仿真节能控制技术,半导体照明与照明节能控 制技术,建筑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电机系统 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热电冷等联产联供技术。
4《工业节能“十二五” 规划》

(2012 年 2 月)

工信部(四)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程

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等余热 余压资源丰富行业,全面推广余热余压回收利 用技术,推进低品质热源的回收利用,形成能 源的梯级综合利用。

钢铁行业基本普及焦炉干熄焦装置、高炉干法 除尘及炉顶压差发电装置,重点推广焦炉实施 煤调湿改造、转炉余热发电装置和烧结机余热 发电装置;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建设冶炼烟气废 热锅炉和发电装置,推广粗铅、镁冶炼余热回 收利用技术;化工行业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低品 位热能利用技术和炭黑余热利用技术;建材行 业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配套建设纯低温 余热发电系统,重点推广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 术、煤砰石烧结砖生产线余热发电技术;轻工 行业加快对造纸生产实施全封闭气罩热回收节 能技术改造。

5《关于加快发 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 见》

(2013 年 8 月)

当前,要围绕市场应用广、节能减排潜力大、 需求拉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快相关技术 装备的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带动节能环保产 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一)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推动重点 领域节能增效。

推广高效锅炉。发展一批高效锅炉制造基地, 培育一批高效锅炉大型骨干生产企业。重点提

序 号产业规划、指导发布机关相关内容
高锅炉自动化控制、主辅机匹配优化、燃料品 种适应、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小型燃煤锅 炉高效燃烧等技术水平,加大高效锅炉应用推 广力度。
6《重大节能技术与装 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 案》

(2014 年 10 月)

国家、工 信部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一批支撑节能技 术与装备研发的高水平、基础性、战略性和前 沿性机构;研发、示范30项以上重大节能技术, 在高效锅炉、电机系统、余热余能利用、节能 家电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 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与产品,显著提高节能装备 核心元器件、生产工艺核心技术以及先进仪器 仪表的国产化水平;支持、引导节能关键材料、 装备和产品制造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有国际 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推广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 到2017年,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 目前不足10%提高到45%左右,产值超过7500 亿元,实现年节能能力1500万吨标准煤。
7《中国制造2025》

(2015 年 5 月)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 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 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 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 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 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 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 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 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 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 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 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 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 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 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

8《绿色制造2016专项 行动实施方案》

(2016 年 3 月)

工信部加大支持。利用专项建设基金、清洁生产、 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制造专项 行动重点项目。拓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市场, 支持设立绿色产业基金。完善绿色产品采 购和财政支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 惠、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政 策。

序 号产业规划、指导发布机关相关内容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纲要》

(2016 年 3 月)

国家第四十八章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 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机制,促进节 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企业资质管理 制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 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 领域,开展小城镇、园区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 务试点。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 环保企业,推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走 岀去。统筹推行绿色标识、认证和绿色采 购制度。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完善煤砰石、 余热余压、垃圾和沼气等发电上网。加快 构建绿色供应链产业体系。

发展环保技术装备: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 设备制造能力,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 保先进技术装备。加快低品位余热发电、小型 燃气轮机、细颗粒物治理、汽车尾气净化、垃 圾渗滤液处理、污泥资源化、多污染协同处理、 土壤修复治理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推广高效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高效热 泵、半导体照明、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成熟适用 技术。

10《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2016 年 6 月)

工信部基本原则: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强化绿色设计,加快开发绿色产品,大力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绿色产品 大幅增长,电动汽车及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 技术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装备、 产品与服务等绿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任务: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为手段, 强化技术节能。

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在自备电厂实施烟气 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超临界混合工质高参 数一体化循环发电等技术改造。推广矿热炉高 温烟气净化回收利用、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 同轴机组应用、螺杆膨胀动力驱动等技术。到 2020年,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80%。

序 号产业规划、指导发布机关相关内容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焦化、煤化工行业重点推 动产品结构优化,加大资源加工转化深度,推 广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焦炉 煤气制合成氨、甲醇或天然气及煤粉气流床加 压气化等技术。工业锅炉优先实施高效节能技 术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工业窑炉重点推进全 (富)氧燃烧、蓄热式燃烧、燃料替代及余热 利用等技术改造。

11《“十三五”控制温室 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2016 年 10 月)

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 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15年 下降15%。

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合理引导能源需求,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2《“十三五”国家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6 年 11 月)

(三)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适应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树立节能为本 理念,全面推进能源节约,提升高效节能装备 技术及产品应用水平,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 和示范应用,支持节能服务产业做大做强,促 进高效节能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高效节 能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3万亿元。

(四)    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 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 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 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 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 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 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 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 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

13《“十三五”节能环保 产业发展规划》 (2016 年 12 月)

国家发展改革 委、科技部、工 业和信息化部、 环境保护部节能技术装备

工业锅炉。加快研发高效低氮燃烧器、智能配 风系统等高效清洁燃烧设备和波纹板式换热 器、螺纹管式换热器等高效换热设备。鼓励锅 炉制造企业提供锅炉及配套环保设施设计、生 产、安装、运行等一体化服务。

强化重大工程需求牵引

通过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有力激发市场对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以 燃煤锅炉、电机系统、照明产品等通用设备为 重点,大力推动节能装备升级改造;开展工业 能效赶超行动,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

序 号产业规划、指导发布机关相关内容
等高耗能行业工艺革新,实施系统节能改造, 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进一步加 强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14《“十三五''节能减排 综合性工作方案》

(2016 年 12 月)

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构建安 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组织开 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锅炉生产、 经营、使用等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督标准化管理。

“十三五”期间燃煤工业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提 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新生产燃煤锅炉效率 不低于80%,燃气锅炉效率不低于92%。普及 锅炉能效和环保测试,强化锅炉运行及管理人 员节能环保专项培训。开展锅炉节能环保普查 整治,建设覆盖安全、节能、环保信息的数据 平台,开展节能环保在线监测试点并实现信息 共享。

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电机系 统能效提升、余热暖民、绿色照明、节能技术 装备产业化示范、能量系统优化、煤炭消费减 量替代、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合同能 源管理推进、城镇化节能升级改造、天然气分 布式能源示范工程等节能重点工程,推进能源 综合梯级利用,形成3亿吨标准煤左右的节能 能力,到202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比2015年 翻一番。

15《能源发展“十三五” 规划》

(2016 年 12 月)

国家、能 源局节能行动: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 发展高效锅炉、高效内燃机、高效电机和高效 变压器,推进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推广节能 电器和绿色照明,不断提高重点用能设备能效。
(3)行业内的认证标准

公司主要产品为节能换热装备,部分产品符合特种设备中压力容器或锅炉定 义。节能换热装备的生产须符合国家标准GB151-2014《热交换器》要求。压力 容器制造,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制造厂商需 取得设计和制造资质,并参照国家标准:GB/T150-2011《压力容器》、TSG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测规程》等。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认证是目前国际通用的锅炉和压力容器认证 标准之一。ASME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的锅炉和压力容器都必须由ASME认证企

业,按照ASME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并经ASME授权检验机构质 量认定后,加施ASME钢印。目前,出口北美洲国家的锅炉和压力容器必须符 合ASME标准,同时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锅炉和压力容器标准均使用或参考 ASME标准。

文档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

特种设备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主要法律法规和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特种设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为特种设备行业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国家许可证管理以及强制监督检验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方可生产特种设备。工信部负责拟定工业发展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