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党委员会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要作《工作报告》,并经各位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在行使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
③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组织活动基本原则
④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300多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地方制定了400多项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4.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要作《工作报告》,并经各位审议并表决后才能通过。这体现了(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全国在行使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
③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组织活动基本原则
④在国家权力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法律,约有90%是由全国常委会制定和审议通过的。全国常委会( )
A.是另一个具有地位的国家立法机关 B.具有与全国平等的法律地位
C.在法律地位上低于全国 D.在法律地位上高于全国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是( )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
7.在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总理代表向人民代表作工作报告,提请代表们讨论、审议并通过。这一情况表明了( )
A.我国最高行政机构向人民代表布置工作
B.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行政机构之间协商工作
C.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法律监督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表现在( )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 ),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政协制度
10.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保障
②是人民当家做主,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③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可靠保障
④是因为这一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一个政党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是否起进步作用,取决于该政党是否( )
A.取得执政党地位 B.代表先进生产方式
C.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D.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12.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 )
①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③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④在中国斗争中形成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走进新时代》的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反映的事实表明了( )
①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②党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职能
③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④党带领我们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材料表明( )
①中国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②必须加强执政党建设
③认识到党的作用,我们就能取得胜利
④必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②做到科学执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③要实现民主执政,就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④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当前实行民主执政,一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这些制度,实行民主执政的根本目的是( )
A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的地位
B.坚持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①是中国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中国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遵守和法律
19.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
A.中国党的基本路线 B.现行和法律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四项基本原则
20.政协的“定位、到位、不越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 )
A.政协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B.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C.政协是权力机关又是协商组织
D.政协尽职尽责发挥其在政治生活的领导作用
21.和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
A.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
D.前者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后者与国家性质无关
22.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
23.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和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民族团结( )
①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铺轨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冻土地带时,铁道修建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将其建设成一条“生态路”,让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能够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这表明( )
A.国家投资青藏铁路的资金属于消费基金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解决了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D.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在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给自足
25.“如果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这表明(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保证
C.国家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是和地方的关系
D.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提出要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必要的特殊,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人。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就是发展民族经济
B.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民族经济的前提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
27.当前,在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又要弘扬科学精神。这是因为( )
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 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④科学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我侧党和对于正常的宗教活动给予保护,对于“功”则坚决给予取缔和打击。这是因为( )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具有州定的科学性,“功”是反科学的
C.正常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功”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D.信教群众都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铸”练习者都是反、的
29.在我国,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是因为( )
A.正常的宗教活动坚持唯物主义,迷信活动坚持唯心主义
B.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合法的活动,迷信活动是犯罪活动
C.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广大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封建迷信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敌,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D.正常的宗教活动无害,迷信活动有害
30.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科学精神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③只要坚持科学精神就能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共40 分)
31.近年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领导和实施“富民优先”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1)江苏省在落实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中,应该担负哪些职能? (4分)
(2)江苏、省努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 (8分)
32.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14分)
33.(14分)(综合探究题)
全国常委会对今年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正式启动。这是全国常委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高一(3)班同学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参与其中。
(1)我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有同学说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请谈谈你的认识。(3分)
(2)有同学搜集到如下资料:全国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投资的六个方面安排中选择四个项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民生工程,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及农田水利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全国常委会选择上述四个项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的原因。(5分)
(3)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题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西方更民主,提出可以实行三权分立、两院制等;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应坚持和完善。
你的态度是怎样的?你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吗?(6分)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
参
1--10 DBDBC BDDCB 11-20 BDCCD DDCBB 21-30 BBABB DDCCD
31.(1)省应该担负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4分)
(2)①中国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或中国党是执政党);中国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坚持中国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的社会主义根本目标。(4分)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负责是工作的基本原则(或是人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4分)
32.(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6分)
(2)(8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33.(1)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②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③认为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2)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享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常委会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代行其部分职权。对投资的六个方面安排中选择四个项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是在行使监督权。②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全国常委会针对民生工程等项目进行监督,体现了这一点。
(3)①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体现的国体不同,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也可以从权力运行原则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