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王响仔,女,54岁,患者缘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部闷痛不适,放射至左肩部,以活动后明显,无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未正规治疗,2月前出现发热,伴畏寒,多为午后,体温38.5℃左右,不超过39℃,伴咳嗽,咳白色粘液痰,量中,有时痰中带血,血量少,无盗汗,寒战。在当地医院诊治,效果不明显,来我科求医,胸部CT示:右下肺部动脉分支栓塞。查D-二聚体阳性,考虑为肺栓塞,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一直服用华法林1片/1次/天。半月前患者又感胸部闷痛不适,放射至左肩部。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无晕厥,无眼球上翻、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今日又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肺栓塞”收入住院。患者精神稍差饮食正常,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2、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3、体格检查:T36.6℃ P78次/分 R20次/分 BP132/91mmHg,神智清,精神稍差,颈部软,听诊右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正常,心率7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4、辅助检查:2010年10月26日我院D-二聚体阳性,心肌酶谱阴性,胸部CT增强CPTA示:右下肺部动脉分支栓塞,考虑肺栓塞
5、诊疗计划: (1)完善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D-二聚体(2)暂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3)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血常规:
WBC | RBC | HB | PLT | |
2010-12-21 | 3.8↓ | 3.99 | 114 | 73↓ |
2010-12-23 | 2.8↓ | 4.04 | 115 | 59↓ |
项目 | 10.28 | 11.05 | 12.21 | 12.23 | ||
D-聚体 小于0.3mg | 0.1 | 0.1 | 0.1 | 0.1 | ||
凝血酶原时间PTSEC 10-13秒 | 11.2 | 17.9↑ | 15.2↑ | 19.2↑ | ||
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ATIO 0.85-1.15 | 0.93 | 1.49↑ | 1.27↑ | 1.↑ | ||
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 85-115% | 104.4 | 46.2↓ | 61.4 | 42.2↓ | ||
国际标准化凝血活酶时间 PTINR0.85-1.15 | 0.93 | 1.49↑ | 1.27↑ | 1.↑ |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3.7-36.4s | 21.2↓ | 28.9 | 28.6 | 32.4 | ||
纤维蛋白原Fbg 2-4g/L | 4.4↑ | 2.79 | 2.72 | 2.7 | ||
凝血酶时间TT 16-21s | 18.6 | 19.3 | 20.6 | 23.0↑ | ||
2010-12-21:钾5.3 mmol/L
用药情况:华法林片2.5mg口服 1次/日2010.12.21—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口服 2次/日2010.12.21—
地榆升白片 3片 口服 3次/日2010.12.24—
复方氨基酸(18AA)12.5g+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DTM)10G ivgtt
2010.12.22
问题讨论:
1.华法林的剂量如何调整?
2.华法林与双氯芬酸钠可以合用吗?是否有相互作用?华法林是否会增加双氯芬酸钠致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3.患者WBC及PLT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4.地榆升白片能否及时纠正WBC下降?可否用瑞白治疗?
5.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为什么要以复方氨基酸(18AA)为载体输注?有无配伍比例的要求?
6.PLT下降是否会增加该患者的出血风险?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如使用升PLT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