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语文 )第( 十一 )册《 穷人 》教学设计
备课人 | 春风送暖 | 课型 | 新授课 | 第 1 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脉络。 3、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 | |||||
教 材 分 析 | 重点 |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
难点 |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 |||||
教具 | 列夫托尔斯泰图片 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 教学环节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引入新课。 1、读课题,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2、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穷人》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3、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3、交流学习,理解词义: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 心惊肉跳:形容恐惧不安。 蜷缩:身体弯曲的缩着。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 从题目看,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作者却是以一类人的总称“穷人”为题目,这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文中的“穷人”穷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然而除了穷他们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 | |||||
板 书 设 计 | 穷人 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 | |||||
教 学 反 思 | 《穷人》是大文豪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经过作家巧妙的文学加工就变得充满温情、悬念以及最淳朴、真实的心灵美。本节课我引导学生搜集了大量托尔斯泰的资料,整理出他的写作风格,并对课文初步进行了分析,学生分段概括段意时比较顺风顺水。对本课的字词,我尽量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认识,大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较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