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不足之处是本班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依赖心比较重。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得数为2、3、4、5的加法的计算。
第二是对10以内的减法,2、3、4、5减几的减法的计算。
第三是对10以内的加法,数得数为6、7、8、9的加法的计算。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认识了解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会做2、3、4、5减几的减法,根据具体的数据演示计算过程,用数字卡片做形象的图形解释,并且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同学回答。
3.会做得数是6、7、8、9的加法,根据具体的数据演示计算过程,用数字卡片做形象的图形解释,并且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同学回答。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教学进度内容内容 | 章节单元 |
一 | 复习 | 第一章 |
二 | 学习2减几的减法 | 第二章 |
三 | 学习3减几的减法 | |
四 | 学习综合练习(一) | |
五 | 学习4减几的减法 | |
六 | 学习5减几的减法 | |
七 | 学习综合练习(二) | |
八 | 复习2、3、4、5减几的减法 | |
九 | 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 | 第三章 |
十 | 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 | |
十一 | 学习综合练习(三) | |
十二 | 学习得数是8的加法 | |
十三 | 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 | |
十四 | 学习综合练习(四) | |
十五 | 复习得数是6、7、8、9的混合加法 | |
十六 | 总复习 | 第四章 |
十七 | 总复习 | |
十八 | 总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