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观念和制度 B、精神和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原则的要求
A巩固性 B直观性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4.体谅模式由()提出
A皮亚杰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彼得?麦克费尔
5.德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四要素构成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方法 D德育途径
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卢梭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 B、埃及 C、雅典 D、斯巴达
8.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就是教材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
9.”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10.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11.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天路》
D.《我的祖国》
12.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13.教学中应用最广因为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问答法
14.下列人物中持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是()。
A、柏拉图 B、卢梭 C、涂尔干 D、孔德
15.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为、、。
2.、、、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3.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
4.说服法包括、、、。
5.新的、新的。
6.心理辅导的方式一般包括、。
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与学生已有的之间的矛盾。
8.即班级的气氛、精神面貌。
9.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的学习三类。
10.德育从内容上包括、、、。
1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三个阶段。
12.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和的教育。
13.直观教具包括两类、。
14.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5.在师生关系的发展历史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师生关系属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6 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简述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3.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使用学习策略。
4.简述教师人格特征的要求。
5.简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6.缺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运用教学原则(特别是直观性、启发性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分析相关现象、问题或案例。
2.学期伊始,为了上好课,一位新教师特地搜集了效度特级教师的有关教案,准备照着这些教案的内容区上课。试评价该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