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用EndNoteX5和WORD2003版本的举例,其他的版本操作都是类似的。若还有不解的地方,可以联系我的QQ377560382,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假如,我想在“如何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的“文献”后面插入我所需要的文献,该文献假如是如下图EndNote中我用红框选择的那一篇
首先,我们到EndNote中选中该文献,怎么选中就不用我说了吧,单击该文献即成了选中状态,如下图。
再返回到WORD中,将你的鼠标的光标停留在“文献”后面,如下图,
然后如下操作:“工具——EndNote X5——Format Bibliography…..”该操作时为了选择插入参考文献的格式,出现如下对话框
如果我们要想插入的文献格式是如下格式的,那怎么操作呢?
首先,我们在以上的对话框中选择“Lancet”,点击确定,在做如下操作“工具——EndNote X5——Insert Selected Citation(s)”会出现如下的格式,
发现格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文中的引文序列号和对应的参考文献的序列号少“[]”,杂志期刊的文章题目后面没有“[J]”,这个该怎么解决呢?
要解决这个,我们回到EndNote中,依次做如下操作,“Edit——Output Styles——Edit ‘Lancet’”来编辑这个格式。
在如下界面中修改成你想要的格式:
首先修改引文序列号的格式,
接着修改参考文献的序列号格式,
最后再杂志文章题目后面加“[J]”,
这些修改完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修改进行保存,这个格式我们就自己起个名字,比如“sample”。
点击“save”即可。
这些操作完之后,我们返回到我们的WORD中,打开“Format Bibliography”对话框,单击“Browse”出现子对话框,
在里面能找到我们刚保存的“sample”,选中,单击OK,再点“确定”,你将会很惊喜的发现,终于弄到我们之前想要的格式了,到此鼓个掌,祝贺一下自己吧。
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框,
出现这样情况,你返回EndNote中,查看一下,你有没有选中你要插入的文献。
pdf文字复制到word格式混乱,发现个快速整理方法:
在“编辑”菜单下的“替换”中的“查找内容”输入^p(如果是从网页上粘贴过来的则输入^l),然后在“替换为”里面什么都不输。点全部替换,确定。接着在“查找内容”输入MM(与第1步的对应),在“替换为”里面输入^p。然后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再修改一下字体、大小及行间距等。今天试了一下,方便多了
以前博导教给我的写作“杀手锏”
我刚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对导师Francisco Zaera说我擅长写论文。可是我把第一篇稿件交给他时,他看了稿件说我的问题是按照做实验的顺序机械地描述实验。也就是说,当时我用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气体对手性改性剂在白金表面吸附的影响,我就把文章分为几个小部分:氢气的影响、氮气的影响、空气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每一个小部分,我都描述说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这个峰在什么位置,那个峰在什么位置。
这种写文章的方法很常见。很多国内研究生写文章都是这么写的:“什么什么的影响”。这种写法其实是被做实验的套路所限定的:很多研究生合成了东西给不同的技术员测试,有的技术员做了电子显微镜,有的技术员做了红外光谱,有的技术员做了热重分析,然后研究生就把不同的图谱收集起来,说:电子显微镜显示了什么,红外光谱显示了什么,热重分析显示了什么。
但是2002年当我这么写以后,导师Francisco Zaera说我不能这么写,也就是说不能机械地“报数据”。如果只是机械地“看图说话”,那只是三流的写作手法。并不是说把文章随便写一下就能投稿的。
“杀手锏”就是先不要急着描述实验数据。首先要把现有数据汇总后分析: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要说什么?表达什么观点?主要结论是什么?有哪几点希望读者在读了文章以后能够记住?然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围绕着观点写文章。
现在很多研究生都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为了测试而测试。但是其实任何一个实验都是应该有目的的。好比说做红外光谱之前,首先要问自己:我做这个红外光谱是为了得到什么信息?我要看什么?我用其它仪器(如拉曼光谱)能否得到同样的信息?哪种测试方法更加快捷?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准确,更能说明问题?既然有针对性的某种测试手段已经能说明你想说明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遍地撒网、全面开花?
做实验不能象撒胡椒粉一样,用十几种表征方法同步表征几十个样品。同理,写文章的时候不能机械地说研究了什么什么的影响,堆砌数据。好的文章有逻辑思路,有“故事”。要研究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东西,为了研究这个东西采取了什么手段,为什么用这个手段,当初始结果不好时采取了什么改进方法,这些东西都在文章里交待得很清楚。
写得特别好的文章里面有种无形的“气功”,读起来目的明确,有条有理,逻辑清楚,通俗易懂,多用描述性的语言,有作者自己的实验思路、分析判断和对数据的客观分析,有宽厚的学术底蕴,有正确的上下文,能说出别人不能说出的东西。“有宽厚的学术底蕴,有正确的上下文,能说出别人不能说出的东西”指的是阅历非常宽广,不但知道自己小课题的文献,还能通晓一级学科其它方向的文献,以至于看自己数据的时候能够高屋建瓴、触类旁通,找到和其它方向结果的类同,并把这些类同点出来。这才是真正对学术的负责精神。我可以说大多数一般的学术论文缺乏的就是这些无形的“气功”。
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难。很多抽象的东西很难领悟。博导对我的师弟也传授了一样的“杀手锏”,以至于他在毕业前终于学会了:http://zhenmafudan.ycool.com/post.29635.html。我跟Francisco Zaera学了五年还没有完全学会,我是在做博士后期间读了很多书并且继续实践写了十多篇文章才领悟的。最近我这种“杀手锏”成功得运用到一篇第二作者文章中去,一举命中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这篇文章的写作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以下我推荐三篇使用了“杀手锏”的导师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在一流的杂志:德国应用化学会志、美国自然科学院院报和自然-材料学。除了科学内容好以外,文章的写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写作水平一般的美国教授来写这些文章的话,发表的杂志至少降一到两个档次。
快写毕业论文了吧,还不会加目录吧,还不会在文章中间设置为第一页吧?!傻眼了吧!看看此文或许对你有帮助。说说我会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虽然不是很方便,但是也还可以了,本篇以word2003为例
一、文字样式部分
文章有很多种字体格式,一个一个的修改很麻烦,所以在工作之前先要设置一下。
一般分为:正文、图片表格标题、大标题(目录级别)等,首先点菜单栏(是这么叫吧)上的格式,点格式和样式
在右侧出现格式和样式,点新样式,出现新建样式对话框,根据要求设置格式。
然后选中需要更改的文字,点击右面设置的样式即可。
二、如何加入目录
目录不可少,教给大家一个我用的方法吧,有别的简单方法,我分享过,注意修改格式。现在说说我这个方法:
1.一般目录分为n个级别,一般有3个级别(根据报告不同而不同)如图
2.设置标题级别:选中需要设置级别(目录)的标题,右击选“段落”,如图。
3.出现段落后设置级别:大纲级别选择1级,如图。
同理,各个级别也这样选择。
4.注意:每个标题写的文字格式最好一样,如1.1(空格)球墨铸铁概况
那么下一个如1.2(空格)球墨铸铁概况,2.1(空格)球墨铸铁概况
也同样有空格,而且需要注意标点符号是英文点还是中文圈。如果这样弄会节省很多劳动力。
如果格式都一样的话:选中标题,右击选择格式相似的文本,这样,格式类似的都会选中,可以一起设置级别,节省很多时间。
5.插入目录:点击菜单栏上的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
然后点击目录,选择好级别后即可。
出现了目录,可以全选进一步修改格式(如字体大小、段落间距等)
超链接的形式,注意,修改文章正文之后要记得更新目录,如果不更新会使标题与页码对应不上,造成打印时显示为错误!未定义书签。更新方法:右击目录,选择更新域,选择只更新页码(当没有改动标题的时候)或者更新整个目录(标题有改动)
至此,目录部分讲到这里,有问题再补充。
三、页码问题
页码问题困扰很多人,就是如何在半道设置为第1页?word的第n页如何设置为文章的第1页呢?下面图文讲述。
1.使用分节符,按名字理解就是给文章分为n节。使用分节符中的下一页。方法:点击菜单栏删掉的插入-分隔符-选择分节符中的下一页,不用确定,点取消。
2.开始设置:点击在需要设置为第一页的最开始,
点击插入-分隔符-选择分节符中的下一页-确定,这时会发现在上一页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
(不可见?点击菜单栏上的工具-选项-格式标记中的全部挑上即可)
然后点击需要设置为第1页的页,插入页眉和页脚,菜单栏上视图-页眉和页脚,点下图所示的图标切换到页脚操作,因为页码在下面嘛。
切换到页脚之后,点击下图所示的按钮,点链接到前一个,使其断开与前面的链接。
完成之后,点击下图所示的按钮,点设置页码格式
起始页码为第1页,然后确定
点插入页码即可,看看是不是第1页?
这样,在文章中间设置为第1页即实现了,很简单的。
暂时到这里,有问题再补充。
2011.3.20更新
插入分节符发现插错了地方,那么如何删除呢?
1.点击菜单栏上的工具-选项-格式标记中的全部挑上,前面有
2.点击左下角“普通视图:
3.选上分节符,删除即可
3.最后点击左下角切回到“页面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