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抽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部分掌握: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换元法)
一.概念:抽象函数是指没有给出具体的函数解析式或图像,只给出一些函数符号及其满足的条件的函数,如函数的定义域,解析递推式,特定点的函数值,特定的运算性质等,它是高中函数部分的难点,也是大学高等数学函数部分的一个衔接点,由于抽象函数没有具体的解析表达式作为载体,因此理解研究起来比较困难.但由于此类试题即能考查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又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那么,怎样求解抽象函数问题呢,我们可以利用特殊模型法,函数性质法,特殊化方法,联想类比转化法,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研究抽象函数问题.
二.抽象函数的性质
1.对称性
定理1. 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记忆)
推论1. 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
或,则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考虑到
和到直线的距离相等,而函数值又相等即可理解)
推论2. 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又若方程有个根,则此个根的和为.(运用数形结合、中点坐标公式不难理解)
*定理2. 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 ,为常数),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1. 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为常数),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2.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为常数),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考虑到两个函数和的图像关于对称,再都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理解).
定理3.若函数定义域为R,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考虑到两个函数和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再分别向左平移个单位和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理解).
推论1. 若函数定义域为R,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考虑到两个函数和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分别向左和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理解).
推论2. 若函数定义域为R, 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考虑到两个函数和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再都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即可理解).
*定理4.若函数定义域为R,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1. 若函数定义域为R,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推论2.若函数定义域为R,则函数与两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注:对定理1和定理2中的, ,赋值为0,则可得偶函数(关于对称), 奇函数(关于点.对称).
2. 周期性
定理5.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则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换元法:设,则即知)
定理6.若函数定义域为R,且满足条件,则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换元法:设,则,那么即知)
定理7.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与()对称,则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条件意味着和,那么,设,则)
性质1:若函数满足及(,),则函数f(x)有周期;
特别地:若函数f(x)满足, ()且是偶函数,则函数f(x)有周期2.(理解:即)
*定理8.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与点, ()对称,则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定理9.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与 点,()对称,
则是以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性质2:若函数满足及, (,),则函数有周期.
特别地:若函数满足,()且是奇函数,则函数有周期4.(即),那么
讨论:
3. 单调性
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当时都有.那么就是)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联系)
如果对于属于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联系)
抽象函数的周期问题
——由一道高考题引出的几点思考
2001年高考数学(文科)第22题:设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对任意都有。(注: 05年广东高考第19题也类似)
(I)设求;
(II)证明是周期函数。
解析:(I)解略。
(II)证明:依题设关于直线对称
故
又由是偶函数知
将上式中以代换,得
这表明是上的周期函数,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是偶函数的实质是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又的图象关于对称,可得是周期函数
且2是它的一个周期
由此进行一般化推广,我们得到
思考一:设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证明是周期函数,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证明:关于直线对称
又由是偶函数知
将上式中以代换,得
是上的周期函数
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思考二: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和对称。证明是周期函数,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证明:关于直线对称
将上式的以代换得
是上的周期函数
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若把这道高考题中的“偶函数”换成“奇函数”,还是不是周期函数?经过探索,我们得到
思考三: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证明是周期函数,且4是它的一个周期。,
证明:关于对称
又由是奇函数知
将上式的以代换,得
是上的周期函数
且4是它的一个周期
是奇函数的实质是的图象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又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可得是周期函数,且4是它的一个周期。由此进行一般化推广,我们得到
思考四: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关于点中心对称,且其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证明是周期函数,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证明:关于点对称
关于直线对称
将上式中的以代换,得
是上的周期函数
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由上我们发现,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若有两条对称轴或一个对称中心和一条对称轴,则是上的周期函数。进一步我们想到,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如果有两个对称中心,那么是否为周期函数呢?经过探索,我们得到
思考五:设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其图象关于点和对称。证明是周期函数,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证明:关于对称
将上式中的以代换,得
是周期函数
且是它的一个周期
练习
1.设,求f(x+1)关于直线x=2对称的曲线方程。
2.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f(1) (A) f (2) (A)直线y=0 (B) 直线 x=0 (C) 直线 y=1 (D)直线 x=1 5.设函数f (x)=(x+a)3 对任意实数x 都有 f (2+x) =-f (2-x) ,则 f (-3)+f (3) = ( ) (A) -124 (B) 124 (C) -56 (D) 56 6.已知实系数多项式函数f (x) 满足f (1-x) = f (3+x) , 并且方程 f (x)=0有四个根,求这四个根之和。 7.函数 f(x)的定义域为R,且满足 f (12-x) = f (x) ,方程f (x) =0 有n个实数根,这n个实数根的和为1992,那么n为( ) (A) 996 (B) 498 (C) 332 (D) 116 8.设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且满足 f (10+x) = f (10-x)与 f (20-x)= -f (20+x),则f (x)是 ( ) (A)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B)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 (D)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9.设y=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且满足 f (-x) = f (x)与f (4-x)=f (x),若当x∈[0,2]时,f (x) =--x2 +1 ,则当x∈[-6 , -4 ]时f (x)= ( ) (A)-x2 +1 (B) -(x-2)2 +1 (C)-(x+4)2 +1 (D) - (x+2)2 +1 10.设f (x)= x2 +1 , 若g (x)的图象与y= f (x+2) 的图象关于点 (1,1)对称,求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