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10:25
文档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人文地理学概论》相关试题及只是考点一、填空题。一空一分。  1、使地理科学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研究原则,明确的定义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两位德国学者是______。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环境研究、科学预测。  3、战后国际人口移动表现出的新特征。  4、世界重要语系。  5、国家组成基本要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一共15分  1、历史地理学  2、区位论  3、城市化  4、“人类”  5、旅
推荐度:
导读2010年10月安徽自考《人文地理学概论》相关试题及只是考点一、填空题。一空一分。  1、使地理科学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研究原则,明确的定义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两位德国学者是______。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环境研究、科学预测。  3、战后国际人口移动表现出的新特征。  4、世界重要语系。  5、国家组成基本要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一共15分  1、历史地理学  2、区位论  3、城市化  4、“人类”  5、旅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人文地理学概论》相关试题及只是考点

一、填空题。一空一分。

   1、使地理科学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研究原则,明确的定义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两位德国学者是______。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环境研究、科学预测。

   3、战后国际人口移动表现出的新特征。

   4、世界重要语系。

   5、国家组成基本要素。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一共15分

   1、历史地理学

   2、区位论

   3、城市化

   4、“人类”

   5、旅游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2、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3、简述城市系统的含义及其等级规律。

   4、简述马汉与麦金德关于地缘政治学的主要观点。

   5、简述旅游地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人地关系的实质。

  2、试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住哟啊课题。

2010年4月安徽自考《经济地理学导论》相关试题及知识考点

一、填空题 1*20

    1、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学科属性

    2、配第—克拉克定理

    3、产业布局条件评价

    4、土地资源特点

    5、韦伯

    6、城市化类型

    7、思维方式

    8、区域规划

二、单选题 1*10

     克里斯塔勒

     霍伊

三、名词解释

    19、点—轴(线)开发模式

    20、农业区域开发

    21、工业地域结构

    22、城市职能

    23、经济区

四、简答题 。每小题8分。

    24、简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影响。

    25、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原理与意义。

    26、简述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特征。

    27、简述城市地域形态及其主要类型。

    28、简述经济区划的概念及其原则。

五、论述题 15分。

    29、论述运网中的点和线的布局。

02094 人文地理学概论

 发布时间: 2007-10-17 17:48:55 被阅览数: 908 次 来源: 苏州自学考试网

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02094 人文地理学概论 

2006-12-28 

 

江苏教育学院编 (高纲号 0805)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人文地理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地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以文化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探讨人们在一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阐述各种人文现象的时空特点,在理论方面突出人地关系的研究,在应用实践方面重视与现实重大问题的联系。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地关系理论、文化的形成与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掌握人类经济、文化、聚落、政治、旅游、宗教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着重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前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等。 本课程又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概论性课程,其后续课程还有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区域地理学的基础。

    (四)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研究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趋势和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趋势。 

    2、掌握: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学科任务。

    3、重点掌握:主要人地关系理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文化区及其类型,文化扩散的类型及其特点,文化生态学及主要学派(包括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 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

    (二)学习要求

    了解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掌握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深刻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文化生态学及主要学派(包括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 );

    2、掌握: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区及其类型,文化扩散的类型及其特点,文化整合;

    3、熟练掌握: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文化景观。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世界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特点和影响因素;人口密度、人口移动、迁移、流动的概念;人口迁移的特点与机制。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世界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特点和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和机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人口密度、人口比较密度、人口移动、迁移、流动的概念;

    2、掌握:世界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特点;人口迁移的特点与机制。

    3、熟练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人口增长过程;人口转变模式;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二)学习要求

    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战后发展的趋势、人口转变模式;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了解人口对发展的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领会:人口增长各阶段的特点及战后发展的趋势

    2. 掌握:人口转变模式、适度人口概念;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农业起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二)学习要求

    了解农业起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农业起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掌握: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3、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的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产业类型和工业区;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要求

    了解工业的产生和初期发展、工业的扩散和继续发展的状况;产业类型和世界主要工业区(带);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和影响工业发展的问题;战后纺织、汽车、微电子工业的新变化,以及英美产业转移与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工业的产生和初期发展,工业扩散和继续发展;认识影响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掌握:产业类型和世界主要工业区(带);工业纺织、汽车、微电子工业的新变化,英美产业转移与变化:

    3、熟练掌握:综合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种族与民族,民俗与文化。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民族的分布、迁移与整合;掌握种族的概念及其分布,民族、民俗的概念,民族的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种族、民族、民俗的概念;

    2、掌握:种族的分布,民族的分布、迁移与整合;

    3、熟练掌握: 民族与种族的区别  种族主义的错误。

      

    第八章  语言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语言的扩散与影响,语言景观。

    (二)学习要求

    了解语言的发展、主要语言,掌握语言特征、世界语言谱系、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以及语言景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语言的特征与语言的发展;

    2、掌握:世界语言谱系与主要语言;

    3、熟练掌握:语言传播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语言景观。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宗教的产生,主要宗教的传播与分布,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宗教景观。

    (二)学习要求

    了解宗教的定义、起源,掌握教、、佛教的分布、传播以及相应的宗教景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宗教的定义、起源;

    2、掌握:掌握教、、佛教特点、分布、传播以及相应的宗教景观。

    

    第十章  聚落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聚落的起源与发展、城市与村落的概念、城镇划分的标准;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城市景观与感知。

    (二)学习要求

    了解聚落的起源与发展、城市与村落的概念、城镇划分的标准;掌握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同心园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城市景观与感知。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聚落的起源与发展、城市与村落的概念、城镇划分的标准、乡村聚落类型;

    2、掌握:城市体系、城市等级体系、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等概念,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景观与感知;

    3、熟练掌握:同心园模型  扇形模型  多核模型等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的区域特征,旅游者动机和影响决策的因素,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及评价,旅游地及其类型,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二)学习要求

    了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的区域特征,掌握旅游者动机以及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旅游偏好等影响决策的因素,旅游地及其类型,旅游开发对区域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的客源地、目的地及其关系;

    2、掌握:掌握旅游者动机以及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旅游偏好等影响决策的因素,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3、熟练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其评价,评价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二)学习要求

    了解环境知觉与认知、地理物象、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掌握地理物象评价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环境知觉与认知、地理物象、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2、掌握:地理物象评价。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政治地理要素,国家政治地理特征,国家权力,以及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二)学习要求

    了解政治地理现象、单元、结构和过程等政治地理要素,掌握扩散、整合、分离、 变化的政治地理过程,国家及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领土、重心性区域;

    边界与边疆、地缘政治等概念,国家权力及其要素,国家实力分析,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学说。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政治地理现象、单元、结构和过程等政治地理要素,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2、掌握:扩散、整合、分离、变化的政治地理过程,领土的规模、形状、位置及其意义,重心性区域、边界与边疆、地缘政治等概念,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学说。

    3、熟练掌握:国家及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权力、要素及实力分析。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其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问题,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文化景观研究及文化景观建设。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文化景观研究及建设。

    掌握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资源、环境、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内涵及含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世界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中的人地关系,文化景观研究及建设;

    2、掌握: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资源、环境、社会问题;

    3、熟练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内涵及含义。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英国    D. 德国 

    二、判断题

    如: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    )

    三、填空题

    如:             型的领土形状便于国家管理和控制。

    四、名词解释

    如:文化区

    五、简答题

    如:简述地名景观的特点。

    六、论述题

    如:试分析人口的迅速增长所引发的环境问题。

文档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

2010年10月安徽自考《人文地理学概论》相关试题及只是考点一、填空题。一空一分。  1、使地理科学有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研究原则,明确的定义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两位德国学者是______。  2、新地理学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视环境研究、科学预测。  3、战后国际人口移动表现出的新特征。  4、世界重要语系。  5、国家组成基本要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一共15分  1、历史地理学  2、区位论  3、城市化  4、“人类”  5、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