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量: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惬意(qiè) 恣雎(suī) 撺掇 (duo) 叱咤风云(zhà)
B、陨(yǔn)落 炽热(chì) 羸弱(léi) 强聒(guō)不舍
C、羁绊(jī) 缄(jiān)默 砭骨(biǎn) 迫不急待(jí)
D、剽悍(piāo) 凛冽(liè) 嫉妒(jí) 心无旁骛(wù)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届时,世界各地将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B、这些海归们毕竟文化层度高,修养好,他们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相敬如宾。
C、考试时,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细心答题,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会影响得分的。
D、改建后的商业大厦美轮美奂,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央视女记者非亚(真名刘薇)在试图和另外一名男子救助车祸中被困人员时,不幸被后面驶来的车撞倒身亡。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值得可歌可泣。
B、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临近毕业,我们更要与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D、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的重视。
4、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我们为什么活着?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②“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③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④
A.① B.② C.③ D.④
5、以下是某中学对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调查(调查人数:300)后的情况显示。从直接呈现该表格信息的角度做概括,最精当的一项是( )
调查内容 | 调查情况% | ||
经常做 | 偶尔做 | 不做 | |
积累词汇做摘录笔记 | 13 | 42 | 45 |
动笔勾画圈点批注 | 15 | 25 | 60 |
遇到不懂的词查字典 | 17 | 50 | 30 |
B、该中学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老师要加强引导。
C、真正符合该中学学生阅读的文章、书籍不多,校领导要注意调整。
D、该中学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二、名著阅读与古诗文默写(16分)
(1)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①武松乘着酒兴,走上冈子来,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
②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上文节选自古典长篇小说《 》。(1分)
、作者要塑造武松“打虎英雄”的形象,却为何写武松胆怯,想转身回去?(2分)
。
、武松从柴进庄上出来,就一直将哨棒带在身边,作者也时时提起它,读者满以为定当靠它打虎,结果却没有用上。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9、古诗文默写(11分)
(1)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节月夜却发出 , 的美好祝愿。
(2、)不戚戚于贫贱, 。
(3、) ,思而不学则殆。
(4)《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求志向的句子是 , 。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 )(3分)
A、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
B、诗人用 “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使冶炼场面卓然生辉。
C、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D、这是一幅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
11、简要回答:为何如何理解“赧郎”这个词?(3分)
答:
。
秦时妇人
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3分)
A、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详细 )
B、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暂且 )
C、有妇人,并衣草叶( 衣服 )
D、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认为)
13、选出与“以草根哺之”中 “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愿借子杀之
C、辍耕之垄上 、何陋之有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通读全文,你很容易联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类似的文章,请写出篇名,并写出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任意一点相似之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议论文阅读(7分)
疯狂粉丝的背后
①一项媒体联合调查结果称,目前中国粉丝的数量超过两亿人。“粉丝”已替代“追星族”,而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恋者、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成为狂热迷一族的最强代名词。
②“粉丝”,已然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现象。正如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所言,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价值观念的尺度已完全改变——这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生活和渴望,不仅每日是新的,而且,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伴随着当今娱乐时代产生的“粉丝”群体出现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新文化。
③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文化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2006年8月出版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用许多词条来解释、说明追星现象。这或许意味着,“粉丝文化”开始通过教育的通道,走上中国文化的“正文”。
④事实上,真正应该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各种选秀活动中越来越猖獗的“粉丝秀”,即各个媒体开始关注的所谓“职业粉丝”现象。2007年3月31日《环球人物》的报道说:台上选手谈笑风生,台下“粉丝”则服装统一,加油助威,他们会为了选手的一次情绪波动而微笑、哭泣……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疯狂举动镇住了。但如果你真以为这些选手魅力无边到让人一见钟情,那就大错特错!他们从素不相识的面孔一夜之间成了“万人迷”,全仰仗“职业粉丝”。据调查,“职业粉丝”大多来自13岁—25岁之间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有饱满的精力,洪亮的嗓门,热爱“粉丝”职业。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揣好某个明星的照片,认准模样以后,在他每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忘我投入外加歇斯底里地欢呼对方的名字。而“职粉”也有自己的等级,最普通一级就是举举海报,喊喊名字,为选手造势、造人气。中级“粉丝”就有技术含量了:他们前赴后继地去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拉高人气。顶级的“职粉”,甚至能与选手和主办方保持紧密联系,指挥“粉丝”、组织拉票、制作宣传品、与其他选手的“粉丝”团合纵连横。
⑤当然,活儿不能白干,视每个人参与的次数和现场表现拿赏钱。当曲终人散之际,职业粉丝们擦干眼泪,润润喉咙,带着兴奋后的疲惫,从顶级“职粉”那里领薪水。
⑥如果说,“职业粉丝”也是泛娱乐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谋生手段,它在经济层面是无可厚非的,凭汗水、凭泪水、凭气力吃饭,没什么不妥。但毕竟,“职粉”以金钱打破了开蒙时期粉丝文化的纯粹度,似乎有违娱乐精神的初衷。
⑦很多人对越来越职业的“粉丝精神”表示担忧,也有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职粉”身份。一位曾经沉迷超女拉票的粉丝对记者说:“我们的痴情只会变成商家和高层捞钱的筹码。偶像说一句‘支持我’,我们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后台是谁在数钱数到手软!”
1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④段开头说:“事实上,真正应该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之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记叙文阅读(16分)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②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③因此,我实在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④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分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有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⑤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⑥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⑦“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⑧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⑨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⑩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的深刻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⑾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8、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表格。(6分)
情节 | “我”的感情变化 |
询问化妆的最高境界 | ① |
② | 意外 |
③ | ④ |
⑤ | ⑥ |
———————————————————————————————————————
———————————————————————————————————————
———————————————————————————————————————
———————————————————————————————————————
20、 请你简洁概括文中化妆师的形象。并结合现实,说说你对“第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这句话的理解。(6分)
———————————————————————————————————————
———————————————————————————————————————
———————————————————————————————————————
———————————————————————————————————————
———————————————————————————————————————
六、作文(50分)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2) 以“你,让我驻足”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及姓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语文参
1、C2、D3、C4、B5、D(每题2分)
6、《水浒》或《水浒传》(1分)
7、答案要点:以人搏虎,危险;(1分) 真实。(1分)
8、制造悬念(平添波澜)或突出武松徒手打虎的本领。(2分)
9、(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不汲汲于富贵
(3)学而不思则罔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醉翁之意不在酒
10、C
11、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12、C13、B
14、(1)我奉事佛,佛必须贬降形骸,所以这样。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3)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15、篇名 《 桃花源记》相似点: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
16、我们要正确看待粉丝文化。
1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文化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
18、①好奇轻视②得知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③相信化妆的只在表皮上做功夫④感叹⑤明白化妆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的化妆⑥致敬、惭愧
19、①此句话是说人不应该只在表面上下功夫,更应该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灿烂。②在内容上揭示“生命的化妆”的含义,揭示主旨③结构上总结全文
20、聪明智慧、技术高超;
理解:①第一流的化妆是通过内在内在气质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起来,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加灿烂,②比如在现实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来改变气质,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内心的改变会使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