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判断出所给的两个或多个性状是否互为相对性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性状及相对性状的判断。
明确基因与性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相对性状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的教学行为 | 学生行为 |
新课导入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 展示小猫一家的图片,提出问题: 1、猫妈妈和小猫们像吗? 2、它们完全一样吗? 3、你和自己的父母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 思考后回答问题,明确: 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性状 |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那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什么是性状。 植物中,豌豆的形状、番茄的颜色,以及豌豆茎的高度,这些都是性状。当然,性状同样存在于动物个体中。比如兔子的毛色、公鸡鸡冠的形状等。 那么,请大家想一想: 1、人的身上有哪些性状? 2、你能总结出生物性状的概念吗?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除了书上已经列出的四种人类的性状外,人的ABO血型以及酒窝也属于性状。 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直接用眼睛看到呢? 我们可以总结出性状的概念: 性状是对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称。 我们刚刚看到的那些例子中:血型属于生理生化;能否把舌由两侧向卷曲及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属于行为方式;其他均属于形态结构。 展示一张图片,请学生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自己能找到或是能联想到哪些性状。 | 学生分小组讨论,结束后选两个小组的代表回答: 人的性状有:有耳垂、无耳垂;单眼皮、双眼皮;能否把舌由两侧向卷曲;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性状就是生物的外观/样子/特征。 不能 明确性状的概念。 |
相对性状的概念及判断 | 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在刚才我们见到的那些性状中,每一对中的性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提示:第一组的性状都是豌豆粒的形状,不过它们有的是圆粒,有的是皱粒;同样是兔子的毛色,有白也有黑。 很好,我们能够很容易的看出,每一组都是同一物种的同一性状,但是表现形式不同。 我们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这里需要注意:相对,就表示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才能是相对。如果没有对比是不能称其为“相对”性状的。 | 回答问题: 每一组都是同一个性状,但是表现不一样。 明确相对性状的概念,并能够判断任意两个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请大家判断以下几组性状是相对性状吗? 讲解,对于易错点进行讲解。 提出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产生了不同的性状呢? | 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 |
基因控制性状 | 讲述转基因小鼠的产生过程,请学生分组讨论: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
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 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基因控制性状后,提出问题: 是不是只有基因能影响生物的性状呢? 教师展示事例。 | 观察同种植物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环境下不同的表现。 明白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
正确看待转基因 | 除了转基因小鼠外,你还知道那些转基因产物? 目前对于转基因的说法有很多,那么你认为转基因安全吗? 展示社会各方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转基因。 | 学生通过提前查阅资料回答。 学生分成两组,对转基因的安全性进行辩论。 |
巩固练习 | 完成练习、布置作业。 | 完成习题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