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走向生态文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11:37
文档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教学设计课题走向生态文明单元第四章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2.结合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重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难点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双威度假城图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教学设计课题走向生态文明单元第四章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2.结合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重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难点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双威度假城图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第四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教学设计             

课题 走向生态文明单元第四章学科地理年级高二
学习

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2.结合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重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难点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图片导入)双威度假城图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双威度假城旅游和休闲中心。

想一想: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废置矿场土地价格低,拆迁方便、投入低;矿坑湖水面较开阔,可作为休闲城环境景观营造的核心。

学生思考并回答:废弃矿坑重新美丽的生态环境。 导出生态文明建设

讲授

新课

(承接)同学们,马来西亚的成功生态文明建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知识。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的程度,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图片导入)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图

(1)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社会) 

①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 

②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图片导入)旧石器时代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渔猎采集图,想一想: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崇拜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基本协调。

(2)农业社会时期 

①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②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③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朴素的科学认识。

(图片导入)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时期图,想一想: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改造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开始明显不协调。

(3)工业社会时期 

①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②大量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物排放,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资源、环境问题对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 

(图片导入)进入工业时代图,想一想: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征服自然

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构成威胁;征服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恶化。

(4)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资源基础、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新的社会阶段的出现,都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伴随着人地关系的演变。 

(图片导入)人类社会发展史

(5)现代(生态文明 )

①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②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片导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图,想一想: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

逐步向生态文明转变;谋求人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走向协调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图片导入)浙江安吉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和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

 33项气候生态评价指标优良率达97%,综合评定结果为优。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景观,加上四季润泽、夏夜凉爽、春秋宜人、冬季多雪等气候特色,使得安吉成为避暑、休闲、赏景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活动:比较被动屋与空调屋

 被动屋,也叫被动式房屋、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图4.2)。之所以称其为被动屋,是因为它不需要主动向外界索取能源,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和暖气,基本上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就可以使屋内一年四季保持舒适的温度。在理想状态下,被动屋正常运作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材料,只靠人体和室内电器余热,就能保持室温25℃左右,大幅降低冬季采暖与夏季制冷的能耗。

 被动屋1991 年源于德国法兰克福。作为低能耗和高舒适度的节能建筑,被动屋已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开始推广。一般而言,被动屋比普通建筑可节省高达90%的能

耗,理论上可将采暖和供热能耗降低到零或接近零的水平。

(图片导入)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和主动屋相比,被动屋主要有哪些减少能耗的途径?

 与主动屋相比,被动屋有用于热量存储的石板地板与墙面;在房屋结构的连接点上减少热能损失,增加大面积高性能玻璃获取太阳能;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设计降低能耗等。

2.你还能举出其他体现生态文明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实例吗?

湿地保护;绿色食品;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北防护林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 

(图片导入)吴忠市坚守生态文明底线图

 吴忠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湿地确权试点城市,2013年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事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扎实推进。结合贯彻《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分领域编制多个专项规划,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乡定位、产业布局不协调等问题。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41.2%、20.3平方米;湿地面积达77.38万亩,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2%。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容 

(图片导入)可持续发展图

想一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

2.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 

如何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

(1)树立正确观念

(图片导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2)绿色农业

(图片导入)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图

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3)绿色工业

(图片导入)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和新型绿色矿山开采回填示意图

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理。

(4)生活方式绿色化

(图片导入)现代服务业图

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如绿色服务业。

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服务过程清洁化;流通领域节能减排

;优化运输结构。

(5)绿色衣、食、住、行

(图片导入)尽量避免干洗减少洗涤频次图;选择本地的应季食物图;使用节能灯图;绿色出行图。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采集渔猎时代的特点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农业社会时期的特点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工业社会时期的特点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引出现代(生态文明 )的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1和2

让学生思考并总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

让学生结合图文得出特点

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分析图得出结论

学会分析教材的案例

课堂小结
板书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2.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 

文档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走向生态文明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教学设计课题走向生态文明单元第四章学科地理年级高二学习目标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2.结合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重点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难点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双威度假城图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