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10:13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锅中水变水蒸气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B.②C.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锅中水变水蒸气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B.②C.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锅中水变水蒸气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

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                B.②                C.①②                D.③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

           A                  B                    C                     D

6.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8.市场上宣传防晒霜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4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实验方案
小敏一只手背上涂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第一天手背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的。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二、填空题(共28分)

9.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__;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

10.使用酒精灯时,一旦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________________。

11.酒精具有以下性质: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40分)

12.从细口瓶向试管内倾倒食盐水。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解释
①打开细口瓶的瓶塞,把它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略_________,使食盐水__________,向试管内倾倒约三分之一试管的食盐水

倾倒液体时,瓶口应_________,瓶上的标签应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用完毕,盖紧_______________,把试剂瓶_______________

13.指出右图所示加热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的化学知识区分下列物质。

(1)水和酒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铝片和金属铜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2瓶无色气体,已知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区分这两种气体。(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

1.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中图形和文字并存,同学们根据四个选项的文字描述,可以发现“锅中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并没生成新物质。

参:A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参:B

3.由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所以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产生的浑浊物比空气通入所产生的浑浊物多。由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所以呼出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也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参:B 

4.解析: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B为俯视读数,不正确。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的正上方竖直滴加,选项C中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并且触及试管内壁,不正确。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选项D不正确。

参:A

5.解析:选项A为易燃气体的标志,选项B为爆炸品的标志,选项C为有毒品的标志,选项D为腐蚀品的标志。

参:D

6.解析:给液体药品加热时的操作顺序为:①打开试剂瓶的瓶塞,往试管里倾倒一定量的液体;②取完试剂后,立即盖好瓶塞,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③用试管夹将试管夹好;④点燃酒精灯用外焰进行加热。⑤停止加热时,用灯帽将酒精灯盖灭。

参:B

7.解析:在做化学实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应采取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比如查找相关资料、向老师请教或再次重复实验,不要轻易放弃对任何出现的实验现象的分析。

参:D

8.解析:四位同学均采用了对比实验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的设计关键点是控制变量,即在同一位同学的两只手背上作对比。

参:A

二、填空题(共28分)

9.解析:(1)夹持试管用试管夹;(2)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块状药品用镊子取;(3)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4)实验室用酒精灯进行加热;(5)少量试剂间的反应可以在试管中进行,并且试管是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6)集气瓶是实验室常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

参:(1)试管夹;(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试管;(6)集气瓶。

10.解析:酒精是液体,其流动性好,一旦燃烧就会在桌面上蔓延,立刻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与空气隔绝而不能继续燃烧。

参:用湿抹布盖灭。

11.解析: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等都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性质是物质具有的一种能力,而变化是物质经历的一种过程。

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三、实验题(共40分)

12.解析:①打开试剂瓶的瓶塞时,试剂瓶的瓶塞一定要倒放在桌面上,若正放在桌面上,桌面上的物质会粘在塞子上,塞子再次盖在试剂瓶上时,就会污染整瓶试剂。②往试管里倾倒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壁,试管略倾斜,手拿试剂瓶时标签向手心,防止试剂流下腐蚀标签,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使液体沿着试管内壁缓缓流入试管内。③取完试剂后,立即盖好瓶塞,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参:①倒放在桌上   避免沾污瓶塞后再沾污试剂

②倾斜   缓缓流入试管   紧挨试管口   向着手心   防止残留在试管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塞   放回原处

13.解析:(1)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将试管底部处于火焰的外焰部分。(2)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试管应略做倾斜。(3)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的中上部。(4)给试管里的液体物质加热时,为了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溅出,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参:(1)用酒精灯火焰的焰心部分进行加热;(2)加热时试管直立;(3)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部;(4)试管中的液体量过多。

14.解析:(1)水和酒精均为无色的液体,但是它们的气味不同,酒精具有特殊的香味,而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可利用气味这条物理性质进行区分。(2) 金属铝片和金属铜片均为固体,但是这两种固体的颜色不同,可利用颜色这条物理性质进行区分。

参:(1)闻气味若有香味,则为酒精,若无味,则为水;

(2)观察颜色,红色的为铜片,银白色的为铝片。

15.解析:通过学习同学们可知,二氧化碳具有两条重要的化学性质:1.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所以空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太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两种无色气体化学性质的差异加以鉴别。

参:方法一:

步骤现象结论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继续燃烧集气瓶中是空气
火焰熄灭集气瓶中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

步骤现象结论
分别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无变化集气瓶中是空气
石灰水变浑浊集气瓶中是二氧化碳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锅中水变水蒸气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①③B.②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