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2·成都) 成都市正在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收集点通常放置“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以下生活垃圾应放在其他垃圾桶内的是( )
A . 废报纸
B . 塑料瓶
C . 果皮
D . 易拉罐
2. (2分) (2017·禹城模拟) 在下列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菠萝榨汁
B . 海水晒盐
C . 谷物酿酒
D . 石头雕像
3. (2分) (2019八上·垦利期中)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 .
B .
C .
D .
4. (2分) (2017九上·普陀期中) Sb2O5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 2X═Sb2O5 + 2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O2
C . H2O2
D . H3SbO4
5.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D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锈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6. (2分) (2017·广东模拟)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氦气可用于填充安全气球
B . 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难闻气味的气体是为了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C . 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
D .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7. (2分) (2017·利州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ZnSO4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 CaCl2固体(CaCO3)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 NaCl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 CO2溶液(CO) 点燃
8. (2分) (2019·凉山)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化学反应原理的是( )
A . 等质量的铝和锌与等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
D .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足量氧气充分燃烧
9. (2分) (2019·新和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 t2℃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 a的饱和溶液
10. (2分) (2020九上·徐州期末) 亚钠(NaNO2) 是一中重要的化工原料,但是,误用于烹调会引起中毒事件。亚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
11. (5分) (2018九上·恩阳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 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2) 根据上图总结出: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你还能找出哪些规律,至少写3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 溴(Br)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应位于第________周期。性质与上表中第二周期_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12. (4分) (2019八上·龙口期末)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表列出的是1﹣18号元素的部分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回答下列问题:
(1) 金属锂、钠的化学性质有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
(2) 推测16号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 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变规律是________。
(4)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________(写一条即可)。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
13. (3分) (2020九上·义安期末)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用图2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 装置B的气密性如何检查:________。
14. (5分) (2019·益阳模拟)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材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1) (猜想与验证)
小明依据上述材料,提出猜想Ⅰ:________,然后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于试管中,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_。 |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 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只收集到极少量 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________。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四、 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15. (4分) (2020九上·朝阳期末) 为了防止污染,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及少量含Zn的化合物)炼铜时,并将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液中只含有CuSO4、FeSO4 和ZnSO4)转换成工业原料,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假定每一步都恰好完全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废气SO2处理过程中加入X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则X是________;
(2) 写出步骤①中最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步骤②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 若滤液a和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相同,则Y是________。
五、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16. (3分) (2018·泉州模拟)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A和 D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E是应用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的俗称________,物质B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
(2)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C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_(写一种)。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17. (7分) (2017九上·石家庄期中) 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 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
(2) 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___。
(3) 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
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
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
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___ | 猜想三不成立 |
② | 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四成立 |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
七、 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18. (6分) (2019·枣阳模拟)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第1次 | 10 | 6 |
第2次 | 10 | m |
第3次 | 10 | 3 |
第4次 | 10 | 3 |
(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8分)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
考点:
解析:
四、 流程题 (共1题;共4分)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解析:
五、 推断题 (共1题;共3分)
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考点:
解析: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
解析:
七、 计算题 (共1题;共6分)
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