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历年试题总结
一、单选题
1.工程地质条件不包括( )。
A.岩土的工程性质 B.地质构造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答案:C
2.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 )。
A.硬度 B.解理 C.断口 D.韧性
答案:A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 )。
A.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 B.吸水性质、透水性质、软化性质
C.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D.岩石重度、岩石空隙性、溶解性
答案:A
4. 地质年代按时间段落的级别划分为( )。
A.宙、代、世、纪、期 B. 宙、代、纪、世、期
C.宙、期、代、纪、世 D. 期、宙、代、纪、世
答案:B
5.水平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
A.平行
B. 弯曲方向相反
C. 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答案:A
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
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
答案:D
7.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
C.风化作用随距地表深度的加大而减弱
D.温差变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答案:C
8.形成坡积土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雨、雪水的地质作用
C.洪流的地质作用 D.河流的地质作用
答案:D
9.地下水按赋存条件的分类,不包括( )。
A.孔隙水 B.潜水 C.裂隙水 D.岩溶水
答案:B
10.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 B.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
C.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 D.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答案:D
11.边坡的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属于(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答案:C
12.判别活断层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部的地裂缝
B.地层的重复、缺失
C.断层三角面
D.呈带状分部的泉
答案:C
13.下列关于冻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B.冻土不具有流变性
C.冻土为四相体 D.冻土具有溶陷性
答案:B
14.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
A.1:200 ~1:1000 B.1:500~1:2000
C.1:2000~1:10000 D.1:5000~1:50000
答案:B
15.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 )。
A.抗剪切强度 B.重度 C.承载力 D.压缩模量
答案:D
16.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 )。
A.地壳运动 B.地震作用 C.剥蚀作用 D.变质作用
答案:C
17.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 )。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
C.变质岩、石灰岩、大理岩 D.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
答案:A
18.关于岩石工程地质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岩石工程性质包括为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B.物理性质是岩石的基本性质、主要为重度和空隙性
C.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和强度
D.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
答案:D
19.由岩浆侵入到先形成的岩层中而形成的接触关系是指( )。
A.整合接触 B.平行不整合接触
C.侵入接触 D.沉积接触
答案:C
20.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
A.正断层 B.平推断层
C.逆断层 D.阶梯断层
答案:C
21.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要素是( )。
A.地壳运动 B.地形地貌
C.走向和倾斜 D.走向、倾向、倾角
答案:D
22.风的剥蚀作用包括( )。
A.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B.吹扬作用和冲蚀作用
C.溶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D.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
答案:A
23.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性分为( )。
A.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复合性腐蚀
B.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冰冻性腐蚀
C.水溶性腐蚀、复合性腐蚀、结晶性腐蚀
D.水溶性腐蚀、冰冻性腐蚀、结晶性腐蚀
答案:A
24.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的反映
B.震级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成都决定的
C.烈度是由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
D.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个
答案:A
25.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 )。
A.流动 B.松动 C.流砂 D.崩塌
答案:D
26.造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 )。
A.生物作用 B.潜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B
27.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粘性土是( )。
A.黄土 B.红土 C.膨胀土 D.冻土
答案:C
28.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 )。
A.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是平均值
B.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以修正系数
C.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再乘分项系数
D.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变异系数
答案:B
29.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不包括( )。
A.实验法 B.路线穿越法 C.界线追索法 D.布点法
答案:A
30.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A
31.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地核
答案:D
32.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答案:B
33.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强度称为(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
C.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
答案:B
34.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答案:A
35. 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 )。
A.不发生变化 B.越来越强
C.越来越弱 D.无法判断
答案:C
36. 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 )。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
C.侵蚀、搬运 D.侵蚀、沉积、搬运
答案:D
37.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和( )。
A. B.
C. D.
答案:B
38.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A
39.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答案:C
40. 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几种移动和集中变形?( )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答案:B
41.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答案:B
42.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 )。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构造结构面
C.装饰洞室 D.辅助围岩灌浆
答案:A
43.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 )。
A.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
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答案:B
44.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 )。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D.砾石土
答案:D
45.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 )。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
答案:B
46.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沿已有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 C.抗剪断强度 D.抗剪强度
答案:D
47.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
A.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
C.上新下老 D.同一时代
答案:C
48.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 )。
A.宙 B.代 C.纪 D.统
答案:D
49.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下列哪种形式( )。
A.崩塌 B.滑动 C.松动 D.弯曲
答案:C
50.土洞是由以下何种物质作用造成的( )。
A.生物作用 B.潜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B
51.某矿物呈块状,灰白色,三组完全解理,遇盐酸强烈起泡,该矿物可定名为( )。
A.白云石 B.斜长石 C.方解石 D.白云母
答案:C
52.下列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 )。
A.流纹构造 B.层理构造 C.片理构造 D.块状构造
答案:B
53.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 )。
A.抗剪断强度 B.抗切强度 C.抗拉强度 D.抗剪强度
答案:A
54.在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
A.空隙率 B.吸水率 C.饱水系数 D.饱水率
答案:D
55.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侵入接触和( )接触关系。
A.平行不整合接触 B.整合接触
C.角度不整合接触 D.沉积接触
答案:D
56.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 )。
A.钻孔分布图 B.地质柱状图
C.踏勘路线图 D.测点分布图
答案:B
57.化学沉积物常形成于( )。
A.海岸带 B.深海带 C.次深海带 D.浅海带
答案:D
58.下列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的是( )。
A.可溶性岩石 B.岩石为软岩
C.水是流动的 D.水具有侵蚀性
答案:B
59.下列关于膨胀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状态下的膨胀土,多呈硬塑到坚硬状态
B.膨胀土是谁收缩
C.膨胀土遇水膨胀
D.膨胀土的胀缩不可逆
答案:D
60.软土不具有的特性是( )。
A.天然孔隙比小于1 B.高压缩性
C.流变性 D.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
答案:A
61.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勘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确定
B.岩土工程勘察一般可分为可行性、初步、详细、施工勘察四个阶段
C.根据场地的复杂成都,场地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D.工程地质勘察首先应确定勘察等级
答案:A
二、判断题
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地质作用和内力地质作用两类。( √ )
2.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和碎裂结构。( × )
3.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 )
4.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无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 )
5.地质图例中从新地层到老地层,严格要求自上而下或自左向右顺序。( √ )
6.坡积土的矿物成分主要取决于下卧基岩的矿物成分。( × )
7.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 )
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 )
9.所有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 )
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四个阶段。( √ )
11.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 √ )
12. 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 × )
13.岩石的抗拉强度是指双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 × )
14.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 )。
15.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 )
16.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受弯度变化或机械破坏成各种大小的碎屑的作用。( × )
17.承压水面与承压水的埋藏深度一致,但与地形高低 不吻合。( × )
1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次生结构面。( √ )
1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 )
20.平板荷载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地基土承载值及土的变形模量。( √ )
21.地壳是莫霍截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2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 )
2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 )
2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 )
2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物质条件的图件。( √ )
2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 )
2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 )
2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 )
2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 )
3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 )
3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 )
3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 ×)
33.断层既可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
34.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
35.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
361.超基性岩中不含长石。( √ )
37.斑状结构为编制岩所特有的结构。( × )
38.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 × )
39.利用断盘上的牵引构造可判断断层类型。( √)
40.泥炭是由湖泊地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 √ )
41.完整井是指穿透整个含水层并从井壁上进水的井。( √ )
42.被陡倾结构面切割的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
43.岩土工程勘察中,某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该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 )
44.工程地质测绘中,底层分界线宜采用仪器定点。( √ )
45.盐泽土不具有膨胀土。( × )
46.渗流将土体中的所有颗粒同时浮动,流动或整体移动的现象称为潜蚀。( × )
47.计算围岩压力的普氏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将岩体视为松散介质。( √ )
48.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大于体波的传播速度。( × )
49.按结构面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大类。( √ )
50.褶皱的枢纽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 )
51.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岩石的透水性。( √ )
52.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类型。( √ )
53.与泥土可以由湖泊或沼泽地质作用形成。( √ )
54.片状结构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构造类型。( × )
三、简答题
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
答: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根据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将岩石分为5类,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2.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冲积土是在河流的地质作用下将两岸基岩级其上部覆盖的坡积物,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3.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如何防止地表变形?
答:布置建筑物总图时,建筑物长轴应垂直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以矩形为宜;基础底部应位于同一标高和岩性均一地层上,否则应采用沉降缝将基础分开,当基础埋深有变化时,应采用台阶,尽量不采用柱廊和柱;加强基础刚度和上部借否强度,在借否薄弱易变形处更应加强。
4.什么是岩溶和土洞?岩溶和土洞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岩溶是指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溶蚀而产生的一些列地质现象的总称。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溶蚀、冲刷产生的空洞。
岩溶形成的份额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土洞的形成主要是潜蚀作用导致的。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挖填、跨盖、关注加固、桩基、合理疏导水和气、绕避、强夯等。
5.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什么?
答:通过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底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测定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工程、整治工程、土方工程提出设计方案。
6.野外鉴别矿物的步骤?
答: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7.残积土的成因级其特征?
答: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凤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部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收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级剥蚀平原,残积土从上而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
8.应根据什么原则采取防止渗透破坏的措施?
答:防止土体渗透的原则一是改变渗流的动力条件,使其实际水力梯度减小到允许的程度;二是改善岩土性质,增强其抗渗能力,具体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性质来具体处理。
9.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各指什么?
答:岩石是指包含有各种各样地质界面的各类岩石组合而成的各项异性的复杂地质体。
结构面是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不整合面等。
结构体是受结构面切割而产生的单个块体。
1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包括的内容?
答: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方面的内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岩土指标的分析与选用;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及其分析和论证;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级监控、预防措施。
1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综合,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12.简述各褶曲要素。
答: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度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1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级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
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底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1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答: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15.保证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
答: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16.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答:研究该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级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级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措施。
17.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地形:应注意利用地形方便施工。
2)、地层与岩性条件:地层与岩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洞室的稳定性。
3)、地质构造条件:应考虑在大块而完整的岩体中布置轴线、应注意分析洞轴线与岩层产状、褶皱地层的走向关系。
4)、水文地质条件:对隧洞沿线地下水分析其埋藏运动条件、类型及化学特性等特征。
18.残积土的成因级特征
答: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质,被凤和大气降水带走一部分,其余都残留在原地,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质称为残积土,残积土主要分部在岩石暴露于地表而受到强烈风化作用的山区,丘陵级剥蚀平原。残积土从上到下沿地表向深处颗粒由细变粗。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坡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
19.潜水等水位图及其作用?
答:将研究区潜水位相等的各点连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即潜水等水位图。根据等水位线可以确定以下问题:1)确定潜水流向。潜水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即是潜水的流向。2)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在潜水的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3)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任一点的潜水埋藏深度是该点地形等高线的标高与该点等水位线标高之差。4)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20.斜坡变形和破坏的形式。
答:斜坡变形的形式有松动和蠕动,斜坡破坏的形式主要有崩塌和滑坡。
21.膨胀土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答: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常呈费饱和状态且结构不稳定,黏粒矿物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膨胀土一般分部在二级以上的河谷阶地、山前和盆地边缘丘陵地,埋藏较浅,地貌多呈微起伏的低丘陵坡和垄岗和地形,一般坡度平缓。天然状态的膨胀土,多呈硬塑到坚硬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当无水侵入时,是一种良好的天然地基。但遇水或失水后,则膨缩明显。建在未处理的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产生开裂和破坏,且不可修复,危害极大。
四、论述题
1.叙述地震效应及其包含各要素。
答: 在地震作用影响下,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和破坏称为地震效应。地震效应包括,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效应和地震激发地质灾害效应。
(1)地震力效应
地震可使建筑物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当建筑物无法抵挡这种力的作用时,建筑物将会发生变形、开裂、倒塌。
(2)地震破裂效应
地震自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于周围的岩土层中,引起岩土层的振动,当这种振动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产生突然破裂和位移,形成断层和地裂隙,引起建筑物变形和破坏。
(3)地震液化效应
在饱和粉砂土中传播的地震波,使得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土中有效应力减少,甚至会使有效应力完全消失,粉砂土形成流体,形成砂土液化,导致地基强度降低。
(4)地震能激发斜坡岩土体松动、失稳,发生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2.分析断层地区的地质特点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答:由于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速了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活动及岩溶发育,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建筑产生了影响。
(1)断层降低地基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断层破碎带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建于其上的建筑物地基可产生较大沉陷,并易造成建筑物的开裂或倾斜。断裂面对岩质边坡、坝基及桥基稳定有重要影响。
(2)由于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的断裂带及其两侧上、下盘的岩性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3)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岩石易产生坍塌。
(4)断裂带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3.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答: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熔岩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塌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
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4.褶皱区可能存在什么工程地质问题?
答:褶皱形成以后,使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同时,在褶皱的斩折端,一般张裂隙发育,岩层较破碎,在褶皱两翼,岩层中易产生剪裂隙。由于褶皱构造中存在着不同的裂隙,导致岩层的完整体受到破坏,因此,褶皱区岩层的强度及稳定性较之原有岩层有所降低。另外由于转折端更易遭受风和作用的影响,因此,工程应避免布置在转折端。
褶皱两翼,岩层均为单斜岩层,如果在褶皱两翼开挖形成边坡,可能导致边坡产生顺层滑动。因此在两翼布设工程应尽量使开挖形成边坡的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反;如果边坡倾斜方向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应使边坡的倾角小于岩层倾角,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