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10:52
文档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食品与药品FoodandDrug2010年第12卷第03期149药品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医院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发药差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分析了2005~2008年北京同仁医院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其成因,提出防范措施。1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问题2005年至2008年药房《调剂差错记录本》记录在案的差错68例,其中因药品名称相似而错发23例,占34%;因计价错误引发的差错14例,占21
推荐度:
导读食品与药品FoodandDrug2010年第12卷第03期149药品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医院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发药差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分析了2005~2008年北京同仁医院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其成因,提出防范措施。1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问题2005年至2008年药房《调剂差错记录本》记录在案的差错68例,其中因药品名称相似而错发23例,占34%;因计价错误引发的差错14例,占21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0年第12卷第03期 149

药品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医院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发药差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分析了2005~2008年北京同仁医院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其成因,提出防范措施。1 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问题

2005年至2008年药房《调剂差错记录本》记录在案的差错68例,其中因药品名称相似而错发23例,占34 %;因计价错误引发的差错14例,占21 %;药品数量差错9例,占13 %;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错发各6例,各占9 %;药品包装相似5例,占7 %;医师处方书写错误3例,占4 %;用法错误2例,占3 %。2 调剂差错的原因2.1 药师因素

2.1.1 工作态度 药师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配方制度,是产生差错的首要原因。例如:当药品含量改变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杨 静,李 荔,赵长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药剂科, 北京 100730)

时,药师仍按习惯为患者书写用法,造成用量差错;药品摆放位置改变,药师疏于核对而造成错误;药师在配方时对简单处方放松警惕,没有看全药品的通用名称就调配,如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发成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将眼膏发成滴眼液;发药时未呼唤患者姓名,张冠李戴,造成差错。

2.1.2 业务水平 药师对新药用法用量不甚了解,将降压药氯沙坦钾的用法50 mg qd (一日1次)写成150 mg qd ,造成患者血压剧降的调剂差错;药品管理不科学,易混淆药品的位置相近引发差错:如将复合维生素B 片发成维生素B2片,硼酸滴耳剂发成苯酚滴耳剂等。2.2 医师因素

医师处方的药物名称、剂量规格、剂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书写不规范,造成药师发药错误。如将“小檗碱”错写成“小檗胺”;“氯丙嗪” 误写成“异丙嗪”;地高辛0.25 mg 错写成0.25 g ;3 %氯化钠滴眼液含量写成0.9 %;将布洛芬缓释胶囊

收稿日期:2009-10-29

作者简介:杨静(1972-),女,北京人,主管药师,医院药学专业 E-mail: yj585517@sina.com

of the human aorta[J]. Physiol Chem (Hoppe Seyler ’s ), 1960, 318:33-55.

[6] Dische Z. New col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sugars in

polysaccharides[M]. New York, Interscience Publishers, Methods of Biochem Anal , 1955, 2: 313.

[7] Gurin S, Hood D B. The identi fi cation and estimation of hexom in

poly- saccharides and glycoproteins by the carbazole method[J]. J Biol Chem , 1939, 131:211-223.

[8] Seibert F B, Atna J. J Biol Chem , 1946, 163:511

[9] Holzmann G , McAllister R V , Niemann G . J Biol Chem , 1947,

171:27.

[10] Gregory J D. The effect of borate on the carbazole reaction[J].

A rch Biochem Biophys , 1960, :157-159.

[11] Aminoff D, Morgan W T, Watkins W M. Biochem J , 1952, 51:376.

[12] Francois C, Marshall R D, Neuberger A. Carbohydrates in

protein. 4. The determination of mannose in hen's-egg albumin by radioisotope dilution[J]. Biochem J , 1962, 83:335-341.

[13] Bitter T, Ewins R. A modified carbazole reaction for uronic

acids[J]. Biochem J, 1961, 81:43p.

[14] Hoffmann P, Linker A, Meyer K. Uronic acid of chondroitin sulfate

B[J]. Science , 1956, 124:1252.

[15] Muir H M. A mucopolysaccharide from human aorta[J]. Biochem J ,

1961, 81:8p.

陈祥娥编译 樊志萍,张天民校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62, 4:330-334)

编者按:本文系“经典方法节译”。对原始文献进行节译,供读者参考。欢迎对此栏目投稿。

的用法bid(一日2次)错写成tid(一日3次)等。

2.3 收费人员因素

我院2007年以前实行“计价收费一条龙服务”,由收费处财务人员计价。由于计价人员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熟悉药品名称,计价时误选了药名;对药品的规格剂量不熟悉,造成计价错误。药师发药时不认真核对处方,则延续计价错误而错发药品。我院68例调剂差错中14例属于计价差错,例如将“阿昔莫司”划成“阿昔洛韦”,将“非诺贝特”划成“非洛地平”等。

2.4 环境因素

我院每日门诊处方量达3 000多张,在上午9:30~11:30的高峰期,电脑里的待发处方在200张以上。取药大厅里聚集了大批患者,环境嘈杂。而且患者经历了挂号、就诊、各项检验项目的交费排队等待,取药时往往心情急躁,拥挤吵闹,或催促药师取药。

2.5 药品因素

我院由于药品名称或药品外观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占整体差错1/3以上,同种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占1/6以上。

2.5.1药品名称相似如丙酸倍氯米松与丙酸氟替卡松,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镁,欣然片与欣康片,信法丁与信敏丁,阿昔洛韦与泛昔洛韦等。此类差错占34 %。

2.5.2 同一药品不同规格我院有近10 %的药品为剂型相同规格不同,常常是2种规格多见。例如瑞格列奈片(1 mg和2 mg)、叶酸片(0.4 mg和5 mg)、特比奈芬片(125 mg和250 mg)等。少数情况下3种规格同时存在,例如钆喷酸葡胺注射剂有10,12,15 mL 3种。这些不同规格药品的外包装非常相似,而表示规格的字通常不醒目,这都是增加差错发生的因素。

2.5.3同一药品不同剂型药师调配药品时只读处方上药品的通用名称,忽视了药品的剂型,如将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发成乳胶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发成乳膏,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发成缓释片等。

2.5.4 药品包装相似同一厂家的系列产品外包装、颜色、形状和大小相似,成为引起调配错误的危险因素。例如某厂家生产的利福平滴眼液与哈西奈德溶液,氟康唑胶囊与多沙唑嗪控释片,格列美脲片与雷米普利片等,如只看外包装而不注意文字上的区别,很容易造成差错。

3 防范措施

3.1学习和培训学习《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培训服务礼仪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并成立各专业的学习小组;以药师读书报告会、药师岗位技能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果。提高药师的整体素质。3.2加强操作规程考核和质量检查力度要求药师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做到“四查十对”。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均有书面回复,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结果。3.3严肃窗口纪律严禁药师在工作时间串岗、聊天、接听手机;避免外来人员与其他杂事的干扰。

3.4规范处方形式自2007年起我院实行电子处方,有效地避免了收费处计价造成的差错。同时加强了药师对不合格处方的审查。

3.5 其他(1)将工作流程改为双人核对,提高配发的准确性;(2)合理调整药品位置,完善药品标识;(3)加强日常盘点;(4)加强药师与医师的沟通;(5)利用电话、医师联系卡片、同仁药师网宣传合理用药知识,发布新药信息,撰写药师提示;(6)组织药师将本院药品说明书录入整合为药品电子字典,方便医师查阅,以指导临床用药。

经过努力,我院调配差错率由原来的两万分之一降到七万分之一。说明只要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落到实处,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调配差错发生率,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许江涛,蔡昭和. 门诊药房差错事故的心理学分析和对策[J]. 海

峡药学,2006,18(2):175-176.

[2] 林茵,汪锦飘,刘超平,等. 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错误原因分析

及对策[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5):177-179.

文档

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食品与药品FoodandDrug2010年第12卷第03期149药品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医院门诊药房窗口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发药差错,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分析了2005~2008年北京同仁医院在门诊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其成因,提出防范措施。1门诊药房的调剂差错问题2005年至2008年药房《调剂差错记录本》记录在案的差错68例,其中因药品名称相似而错发23例,占34%;因计价错误引发的差错14例,占2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