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指导意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12:51
文档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指导意见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制定本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供各护理单元参照执行。一、定义及相关概念(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
推荐度:
导读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制定本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供各护理单元参照执行。一、定义及相关概念(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制定本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供各护理单元参照执行。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帮助及有帮助的跌倒均应包含在内,无论其由生理原因(如晕厥)或是环境原因(如地板较滑)造成。若患者是从一张较低的床上滚落至垫子(地面)上也应视其为跌倒。 

(二)跌倒伤害: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跌倒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NDNQI)做出的分级定义如下: 

1.无:没有伤害。 

2.严重度1级(轻度):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之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之皮肤小撕裂伤等。 

3.严重度2级(中度):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观察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皮肤撕破或小挫伤等。  

4.严重度3级(重度):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之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5.死亡: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青少年、成人使用《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一)进行评估,总分≤24分为无风险,25~44分为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其中“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6h、产妇产后24h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自动列入高风险患者。 

(二)儿童(≤14岁)使用《Humpty Dumpty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二)进行评估,评分7~11分为低风险,≥12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时机 

(一)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二)再次评估:评估为高风险患者,每天再评估1次(白班)。低风险成人患者每周再评估1次。有以下情况者需要再次评估: 

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 

2.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跌倒的药物,如抗胆碱药、抗高血压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缓泻药、利尿脱水药、降糖药、抗过敏反应药、阿片类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物、眼药水时。 

3.转病区后。 

4.发生跌倒事件后。 

5.特殊检查治疗后。 

6.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解除后。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警示标识:评估高风险患者应在床边或其它醒目位置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 

(二)环境:光线充足,提供足够的照明,夜晚开地灯;走廊及卫生间安装扶手;及时清除病房、床旁、通道及卫生间障碍,保持通道畅通;如遇雨雪天气地面湿滑,各出入口放置防滑垫,保洁人员及时清扫地面水渍;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淋浴时有人陪伴),鼓励使用卫生间扶手。 

(三)设施:病床高度合适,患儿应使用床栏,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患儿易取处;教会患者/患儿/家属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所有带轮子的床、轮椅、平车都要有锁定装置,使用前应检查锁定装置功能是否正常,患者坐轮椅时要使用安全带;转运时必须拉起床栏或平车护栏,系好安全带。 

(四)患者及家属教育:门诊区域、病区走廊、卫生间张贴预防跌倒标识及温馨提示;专人(家长或监护人)陪住,活动时有人陪伴,指导患者渐进坐起、渐进下床、上下轮椅的方法;穿舒适的防滑鞋及衣裤,为患者提供步态技巧指导;教育患者需要任何协助时,主动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如厕时有紧急情况,按厕所内的紧急呼叫按钮呼叫工作人员(或呼叫求助);教育患者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情况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工作人员帮助;教育家属看护儿童,勿在通道上跑动或在候诊椅上过度玩耍;教育家属扶好孕妇、老人,注意周围环境及走动的人群,避免碰撞跌倒。 

(五)高风险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加强对患者/患儿夜间巡视;通知医生患者/患儿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将两侧床栏全部抬起,在患者/患儿下床活动时家长或监护人照护,需要协助时要呼叫求助;如患者神志障碍,必要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家属参与照护;加强营养,定期协助患者排尿、排便;如家长或监护人要离开,要求家长必须通知护士,在家长及监护人外出期间由护士负责照护。 

五、相关文件 

(一)《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第五版)》 

(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版)》 

附件:  

附件一、《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008 版)》 

附件二、《Humpty Dumpty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附件三、《患者预防跌倒告知书》 

参考文献:

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2016.08)

附件一: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2008 版)

变量评分标准分值
近3个月有无跌倒

0
25
多于一个疾病诊断0
15
使用行走辅助用具不需要、卧床休息、护士辅助0
拐杖、助行器、手杖15
依扶家俱行走30
静脉输液0
20
步态正常、卧床不能移动0
虚弱无力10
功能障碍20
认知状态量力而行0
高估自己能力、忘记自己受15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量表得分干预措施
无风险0-24基础护理
低风险25-44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
高风险45跌倒高风险预防性干预
各变量评分说明:

在入院、病情发生变化、转病区时,以及发生跌倒事件之后应使用本量表进行评估。 

1.近3个月有无跌倒:患者在本次住院期间或近3个月出现过跌倒事件,评25分。如果没有,评0分,若因撞击等外部力量导致的跌倒不属于跌倒史。 

2.多于一个疾病诊断:患者病案中有两项或更多医学诊断(两个及以上不同系统的疾病诊断)评15分,只有一项评0分。 

3.使用行走辅助用具:患者行走时不需要使用任何辅助设备(由护士/陪护协助行走,不视为使用辅助设备),或患者活动时都使用轮椅,或完全卧床不起,评0分。患者行走时使用拐杖、助行器、手杖,评15分。患者在行走时是依扶在家俱上,评30分。 

4.静脉输液:患者使用任何静脉治疗设备或者留置静脉通路(留置针、PICC、CVC、输液港等)评20分,如无评0分。 

5.步态:正常、卧床不能移动评0分。虚弱无力,患者年龄≥65岁,乏力、弓背、步幅短,可能出现步态凌乱评10分。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站立困难,平衡差,无法行走评20分。 

6.精神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睡眠障碍或是非常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忘记了自己的局限性,评15分。患者能对自己的行走能力进行正确评估就是“正常”,评0分。 

7.评分和风险级别:对各变量评分,计算总分,并记入相应评估护理单。然后确定患者的风险级别和建议的干预措施(如不需干预、标准预防措施、高风险预防措施)。 

低风险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

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淋浴时有人陪伴),鼓励使用卫生间扶手
2提供足够的照明,夜晚开地灯,及时清除病房、床旁、通道及卫生间障碍
3教会患者/家属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病床高度合适,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易取处
5患者活动时有人陪伴,指导患者渐进坐起、渐进下床的方法
6穿舒适的鞋及衣裤,为患者提供步态技巧指导
7应用平车、轮椅时使用护栏及安全带
8锁定病床、轮椅、担架床和坐便椅
9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跌倒预防宣教,评估并记录患者和家属对宣教的接受情况
高风险跌倒预防性干预措施

1执行基础护理及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
2在床头、腕带上做明显标记
3尽量将患者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加强对患者夜间巡视
4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5将两侧床栏全部抬起,在患者下床活动需要协助时要呼叫求助
6如患者神志障碍,必要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家属参与照护
7加强营养,定期协助患者排尿、排便
附件二:            Humpty Dumpty 儿童跌倒评估量表

项目分值得分
年龄>6月,<3岁

4
≥3岁,<7岁

3
≥7岁,<13岁

2
≤6月或≥13岁

1
性别男性2
女性1
诊断神经系统诊断4
氧合功能改变3
心理/行为疾病

2
其他诊断1
环境有跌倒史  

4
<3岁 有辅助装置

3
≥3岁 卧床

2
门诊患儿  

1
手术麻醉在24小时内

3
在48小时内

2
超过48小时或没有

1
药物使用下列2个或更多的药物:镇静剂、安眠药、巴比妥酸盐、吩噻嗪类、抗抑郁剂、泻药/利尿剂、毒品 

3
以上所列药物中的一种 

2
其他药物或没有  

1
认知认知受损,完全无防跌倒意识 

3
认知受损,但有防跌倒意识  

2
认知能力正常 

1
总评分: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量表得分干预措施
低风险7~11分

患儿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
高风险≥12分

患儿跌倒高风险预防性干预
各变量评分说明: 

在入院、病情发生变化、转病区时,以及发生跌倒事件之后应使用本量表进行评估。

1.年龄:<3岁(不满3周岁)评4分;3岁以上(不满7周岁)评3分;7岁以上(不满13周岁)评2分;≤6月或≥13岁,评1分。 

2.性别:男性评2分,女性评1分。 

3.诊断: 

(1)神经系统诊断包括:惊厥、癫痫、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性瘫痪、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2)氧合功能改变:指有肺炎、支气管炎、喘憋、脱水、贫血、厌食、晕厥、头晕等。 

(3)心理/行为障碍:指儿童多动症、学校技能发育障碍(阅读障碍、运动技能发育障碍、计算技能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学校恐怖症、神经性厌食与贪食、抽动障碍等。 

4.环境:患儿既往/本次住院出现过跌倒事件,评4分;<3岁,有辅助装置如睡在有护栏的婴儿床内评3分;≥3岁,卧床,评2分;门诊患儿评1分。 

5.手术麻醉/镇静剂反应:在24小时内评3分;在48小时内评2分;超过48小时或没有,指超过48小时或手术后无任何麻醉反应评1分。 

6.药物:应用水合氯醛、鲁米那钠、降压药、利尿剂、泻药(如开塞露、灌肠等),其中的两种以上药物评3分;使用上述一种药物评2分;应用其他药物或没有使用上述药物评1分。 

7.认知:认知受损,完全无防跌倒意识评3分;认知受损,但有防跌倒意识评2分;认知能力正常评1分。 

患儿低风险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

1保持病区地面清洁干燥,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淋浴时有人陪伴),鼓励使用卫生间扶手
2提供足够的照明,夜晚开地灯,及时清除病房、床旁、通道及卫生间障碍
3教会患儿/家属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病床高度合适,使用床栏,将日常物品放于患儿易取处
5专人(家长或监护人)陪住,患儿活动时有人陪伴

6穿舒适的防滑鞋及衣裤
7应用平车、轮椅时使用护栏及安全带
8锁定病床、轮椅、担架床和坐便椅
9评估患儿排便排尿需求,必要时提供帮助
10向患儿和家属提供跌倒坠床预防宣教,评估并记录患儿和家属对宣教的接受情况
患儿高风险跌倒预防性干预措施

1执行基础护理及患儿跌倒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
2在床头、腕带上做明显标记
3尽量将患儿安置距离护士站较近病房,加强对患儿夜间巡视
4通知医生患儿的高危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5将两侧床栏全部抬起,在患儿下床活动时家长或监护人照护
6必要时患儿活动,适当约束,家长或监护人参与照护
7如家长或监护人要离开,要求家长必须通知护士,护士负责照护,直到家长或者监护人回来
8对遵医行为依从性差者,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 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

附件三:              患者预防跌倒告知书

尊敬           患者(或家属): 

根据患者目前的疾病程度、用药情况及身体状况等,我们通过跌倒风险量表评估,患者评分    分,属于高风险人群,特给予告知。 

我们也将采取相关的措施,并希望得到您的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尽量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希望您注意: 

1.您有可能发生跌倒或坠床,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生活或安全方面的协助;陪人如离开时,请将日常用品及呼叫铃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拉起床档护栏。

2.请穿着合适的衣裤,以免绊倒;鞋子应大小合适、防滑、低跟,切勿赤脚;穿脱鞋、袜、裤应坐着进行。

3.请勿将水泼洒地面,湿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当地面弄湿时,请立即告诉保洁人员或绕开行走;洗涮时小心滑倒,必要时陪人协助。

4. 睡觉时请将床档拉起;夜间熄灯后,应使用夜灯,因光线较暗,请不要下床活动;请陪人勿与患者挤睡一张病床。

5.当您需要协助而无陪人在旁时,请及时按铃呼叫护理人员;床档拉起时,若需下床应先将床档放下,切勿翻越。 

 6.上厕所使用坐便器时,蹲下及站起时,动作宜缓慢;晚上床旁使用便器,并将便器放置便于取用位置。

    7.若患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时,我们会将床档拉起以进行保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约束,需留人陪伴,请予以配合。

8.如您有头晕、服用镇静、安眠药物、降压药、卧床时间较长等情况时,起床或变换体位勿过急过猛,请先在床边静坐5~10分钟后再由陪人扶助下床;活动不便者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9.如您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10.如您需离开病房时,应有人陪护,上下楼梯时应手扶稳、脚踩准;使用轮椅、平车注意安全。

11.请将物品尽量收入柜中,座椅等定位放置,保持过道宽敞。

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应尽到防范义务,若发生意外需承担相应责任和后果。

被告知人:                与患者关系:            

责任护士:                告知日期: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护理部提供

2018年9月

文档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护理指导意见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意外事件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是控制导致患者跌倒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实施者,在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实施跌倒预防措施方面起主导作用。根据山东省护理质控中心《住院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制定本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供各护理单元参照执行。一、定义及相关概念(一)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所有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