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班年级组专题教研计划
实验幼儿园 新城中班年级组
一、现状分析
游戏材料泛指用于提供幼儿游戏的玩具、物品,既包括从商店买来的玩具也包括由教师和幼儿利用半成品 、废旧物品制作的自制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用各种各样游戏材料来代替成人用以进行活动的正式物品,所以,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桥梁——交往的媒介。
不同的玩具可以激发儿童不同的游戏动机。而鲁宾研究发现,某些玩具的素材可以同时鼓励不同认知层次的游戏,如鼓励团体游戏的玩具(娃娃家用品、娃娃及各种车辆)可促进儿童戏剧游戏等。玩具数量的多少也会激发儿童玩不同的游戏,当我们给幼儿提供不同游戏材料时,我们发现儿童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玩出不同的游戏情节,当缺乏玩具是儿童会出现争抢玩具的行为。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
那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为孩子适时适宜的提供游戏材料呢?曾有研究者提出材料提供的三方面原则:应该适宜于每个儿童的发展;应该是无毒、美观、稳固、无尖锐棱角、容易保存、不易破碎的……又有一书中指出,游戏材料的选择是安全的、适宜的、支持游戏的发展的……
据前期观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因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在角色游戏投放材料时带有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存在以下的问题:1、游戏材料布置千篇一律,无论在层次或数量上均不能很好地体现各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幼儿的游戏水平2、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主观随意性太强,忽视幼儿的需要,缺乏合理性3、角色游戏材料的更新速度太慢,调整不能适应幼儿游戏的需要。
所以,本学期我们将开展《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性研究》,针对医院、理发店、娃娃家及菜场角色游戏中使用的材料进行研究,并分析角色类游戏材料与幼儿行为、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为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提供理论指导与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则,适时适宜地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的游戏材料,有效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优势:
1、教师具有一定观察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
2、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反思能力。
3、“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理论知识比较缺乏。
二、研究目标
分析医院、理发店、娃娃家及菜场游戏材料与幼儿年龄、行为、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为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提供理论指导与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好地把握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原则,适时适宜地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的游戏材料,有效推动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
《角色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性研究》
四、研究重点
1、针对中班角色游戏中,医院、理发店、娃娃家及菜场角色游戏使用材料的种类、数量、投放时机等进行研究,了解其与幼儿年龄、行为、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
2、收集中班因材料引发幼儿不同个体行为的案例,科学有效地解读其产生的原因,探索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寻找适宜的支持策略,推动不同个体的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定点研究:
2、文献学习:
3.案例研究:
4.对比研究:
五、附各周安排
周次 | 专题教研 | 常规教研 | 大活动 | 备注 |
第一周 | “身体的秘密”主题、区域计划研讨 | |||
第二周 | 讨论本学期教研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 各项计划的讨论与制定(主题、专用室) | 教师节庆祝活动 | |
第三周 | “我爱我家”主题区域计划研讨 | |||
第四周 | 专题研讨:“不同年龄段需要的游戏材料” | 中秋、国庆活动 | ||
第五周 | 重阳节活动研讨 | |||
第六周 | 实践观摩研讨:“让材料激发游戏的积极性” | |||
第七周 | 重阳节活动 | |||
第八周 | 专题研讨:材料投放如何促进孩子社会性交往。 | |||
第九周 | “在秋天里”主题区域计划研讨 | |||
第十周 | 实践观摩研讨:“因材料引发的交往行为解析” | |||
第十一周 | ||||
第十二周 | 专题研讨:材料投放层次性 | |||
第十三周 | “我在马路边” 主题区域计划研讨 | |||
第十四周 | 实践观摩研讨:让娃娃家“活”起来(一) | |||
第十五周 | ||||
第十六周 | 实践观摩研讨:让娃娃家“活”起来(二) | |||
第十七周 | “寒冷的冬天、元旦”主题、区域计划研讨 | |||
第十八周 | 专题学习:游戏中运用材料的三重境界 | 元旦活动 | ||
第十九周 |
第二十周 | 总结交流 | |||
第二十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