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8:06
文档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经济统计学15级)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念、本质。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微观经济统计和宏观经济统计的分析方法的区别。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3.社会总供给的概念、社会总需求的概念(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如何测算社会总需求)、二者的平衡等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对基本概念。4.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三次产业增长对社会总供给的贡献度分析、四大收入决定GDP分析、就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决定GDP的分析、劳动和资本
推荐度:
导读《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经济统计学15级)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念、本质。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微观经济统计和宏观经济统计的分析方法的区别。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3.社会总供给的概念、社会总需求的概念(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如何测算社会总需求)、二者的平衡等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对基本概念。4.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三次产业增长对社会总供给的贡献度分析、四大收入决定GDP分析、就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决定GDP的分析、劳动和资本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经济统计学15级)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念、本质。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微观经济统计和宏观经济统计的分析方法的区别。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3.社会总供给的概念、社会总需求的概念(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如何测算社会总需求)、二者的平衡等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对基本概念。

4.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三次产业增长对社会总供给的贡献度分析、四大收入决定GDP分析、就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决定GDP的分析、劳动和资本决定GDP的分析。计算三次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完全看懂讲义P25-27例2.5、2.6的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弄清楚常数项、社会就业人数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如何计算的。注意贡献率与拉动率的准确定义。

6.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7.社会总需求分析(P28-33,熟读)。 

8.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衡的概念和失衡判断的若干定量标准。

9.消费需求的概念及计量指标、最终消费率及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掌握几种主要的消费需求理论的含义、基本模型表达、评价。影响消费的因素(1+10=11)。如何根据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的线性形式证明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且两种消费倾向递减?拉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可以解释消费行为的攀比效应和自传导效应,能写出攀比效应和自传导效应的消费函数公式(知道每个符号的含义)。

10.消费规模变动规律。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及其意义(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消费结构演变规律。

消费需求的GDP弹性分析。

消费贡献率和消费拉动率分析。消费需求使GDP名义增长、实际增长、物价上升、正向影响度。

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熟读P75-77)。

11.狭义投资(实业投资、资本投资)的概念与分类(固定资本投资、存货投资、住房投资)。投资的计量——投资统计基本指标、投资需求的决定因素。

12.如何进行投资规模的基本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投资率——总投资率与固定资产投资率、投资的GDP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投资规模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计算投资拉动率和投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投资规模变动对GDP所起的贡献作用和拉动作用)和变动趋势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两种计算方法)(什么叫投资效果系数?投资效果系数的计算有哪两种方法?用哪种方法计算的数值一般更大?为什么?)。

13.从哪几方面对投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包括行业结构)的关系。投资结构的产业结构分析、行业结构分析、投资费用结构分析(如何判断合理性)、建设性质结构分析(如何判断经济发展类型)。给出数据能完成有关计算、分析水平。

14.投资周期波动如何测定(计算投资的环比增长率和绘制周期波动曲线)。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形成机制(形成原因:内因,外因。模型建立的原理,给出模型能解释)。避免投资周期波动过大的重要举措。

15.经济增长的定义与六大特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假设,能够证明)、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为两大类,6个具体项目)。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经济增长均衡的概念与内容。如何利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进行经济增长均衡分析(能以我国为例)、三大经济增长率三者关系的意义(特别是自然经济增长率及公式表达);根据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均衡目标就是要实现三个经济增长率相等。这三个经济增长率的具体概念、计算公式。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条件、公式表达。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经济增长的四大源泉。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实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形式的公式及其解释。

16.如何利用索洛方程(拉动率方程、贡献率方程)计算劳动力、投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率。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方法(α、β的确定)。资本形成净存量的永续盘存法推算公式。

17、较好的经济增长质量的特征。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效益之关系。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的确定方法。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量化分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小题,共16分)

二、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小题,共10分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6小题,共6分)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小题,共18分)

四、计算分析(2题,共50分)

五、计算分析题(共两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A、以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可比价)的环比增长速度为被解释变量、以社会就业人数环比增长速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环比增长速度为解释变量,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如下模型:

又已知200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平均就业人数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178.2亿元、6512.0万人3344.8元/人,2016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4953.0亿元、7670.0万人、32535.4元/人。

请根据以上模型和数据计算该地区平均每年的常数项、社会就业人数增长、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率与贡献率。

解:

样本期间GDP和L、OLP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4633%、1.0282%、15.2787%。

1B、S省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支出法GDP)和资本形成总额(总投资)资料如下,请计算该省2011—2014年总投资对支出法GDP增长的名义拉动率、实际拉动率、拉动物价上升、正向影响度。

年份支出法GDP

总投资总投资对GDP增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价

(亿元)

名义增

长(%)

实际增

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

价(亿元)

名义贡献

率(%)

实际贡献

率(%)

2010 17185.48  17185.48  9219.92  9219.92  
2011 21026.68  19763.33  11067.68  10390.85  
2012 23872.80  22253.48  12496.00  11387.75  
2013 26392.07  24478.83  13562.06  12178.42  
2014 28536.66  26559.53  14426.45  12672.39  
解:

年份支出法GDP

总投资总投资对GDP增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价

(亿元)

名义增

长(%)

实际增

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

价(亿元)

名义贡献

率(%)

实际贡献

率(%)

2010 17185.48  17185.48  9219.92  9219.92  
2011 21026.68  19763.33  22.35  15.00  11067.68  10390.85  48.10 45.42 
2012 23872.80  22253.48  13.54  12.60  12496.00  11387.75  50.18 40.03 
2013 26392.07  24478.83  10.55  10.00  13562.06  12178.42  42.32 35.53 
2014 28536.66  26559.53  8.13  8.50  14426.45  12672.39  40.31 23.74 
年份名义拉动(百分点)实际拉动

(百分点)

拉动物价上升(百分点)正向影响度(%)

2010年

2011年

10.75 6.81 3.94 63.37 
2012年

6.79 5.04 1.75 74.26 
2013年

4.47 3.55 0.91 79.56 
2014年

3.28 2.02 1.26 61.61 
2A、我国2005-2015年投资数据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如下表。请根据以下资料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总投资率,并根据有关计算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总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GDP(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支出法GDP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率(%)

总投资率(%) 

 

200588773.6184937.4 77856.80 187423.4 
2006109998.2216314.4 92954.10 222712.5 
2007137323.9265810.3 110943.20 266599.2 
2008172828.4314045.4 138325.30 315974.6 
2009224598.8340902.8 1463.20 348775.1 
2010278121.9401512.8 193603.90 402816.5 
2011311485.1473104.0 228344.30 472619.2 
2012374694.7519470.1 252773.20 529399.2 
2013446294.1568845.2 280356.10 586673.0 
2014512020.73974.0 302717.00 7182.0 
2015561999.8685505.8 313070.00 696594.0 
解: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GDP固定资产投支出法资本形成总投资
产投资(亿元) 

(亿元) 

资率(%) 

GDP总额率(%) 

   (亿元) 

(亿元) 

 
200588773.6184937.4 48.0 187423.4 77856.80 41.5
2006109998.2216314.4 50.9 222712.5 92954.10 41.7
2007137323.9265810.3 51.7 266599.2 110943.20 41.6
2008172828.4314045.4 55.0 315974.6 138325.30 43.8
2009224598.8340902.8 65.9 348775.1 1463.20 47.2
2010278121.9401512.8 69.3 402816.5 193603.90 48.1
2011311485.1473104.0 65.8 472619.2 228344.30 48.3
2012374694.7519470.1 72.1 529399.2 252773.20 47.7
2013446294.1568845.2 78.5 586673.0 280356.10 47.8
2014512020.73974.0 79.5 7182.0 302717.00 46.8
2015561999.8685505.8 82.0 696594.0 313070.00 44.9
年均增长% 

20.314.0简单平均65.3 

14.014.9简单平均45.4 

从计算表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总投资率比较,上升趋势明显,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总投资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说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推动总投资增长,总投资增长推动GDP的增长。

2B、某地区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支出法GDP)和最终消费总额资料如下,请计算该地区2011—2014年最终消费对支出法GDP增长的名义拉动率、实际拉动率、拉动物价上升、正向影响度。

年份支出法GDP

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对GDP增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价

(亿元)

名义增

长(%)

实际增

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

价(亿元)

名义贡献

率(%)

实际贡献

率(%)

2010 17185.48  17185.48  8609.53 8609.53 
2011 21026.68  19763.33  10424.40  9557.91 
2012 23872.80  22253.48  11926.70  10729.58 
2013 26392.07  24478.83  132.19  11809.15 
2014 28536.66  26559.53  14529.94  12722.51 
解:

年份支出法GDP

最终消费最终消费对GDP增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价

(亿元)

名义增

长(%)

实际增

长(%)

现价

(亿元)

2010年

价(亿元)

名义贡献

率(%)

实际贡献

率(%)

2010 17185.48  17185.48  8609.53 8609.53 
2011 21026.68  19763.33  22.3515.0010424.40  9557.91 47.2536.79
2012 23872.80  22253.48  13.5412.6011926.70  10729.58 52.7847.05
2013 26392.07  24478.83  10.5510.00132.19  11809.15 54.0848.51
2014 28536.66  26559.53  8.138.5014529.94  12722.51 57.8543.90
年份名义拉动(百分点)实际拉动

(百分点)

拉动物价上升(百分点)正向影响度(%)

2010年

2011年

10.56 5.52 5.04 52.26 
2012年

7.14 5.93 1.22 82.98 
2013年

5.71 4.85 0.86 85.00 
2014年

4.70 3.73 0.97 79.37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A、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资源、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资本和资本结构、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经济运行制度、经济、市场规模、外部因素。

1B、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居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国民收入分配、经济与制度。

2A、什么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理论?请写出消费函数的线性形式。

凯恩斯认为,收入的绝对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该理论认为,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并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绝对收入假说理论的消费函数的线性形式为:

其中,Y是实际可支配收入,为自发性消费,即人们必须进行的消费(可看成固定值),为边际消费倾向。

2B、拉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中解释消费行为的攀比效应和自传导效应的消费函数公式如何表达?请写出来。

攀比效应:;其中,是消费者所在团体的平均收入,Ci是现期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水平,Yi是现期不同收入家庭的绝对收入水平。

自传导效应:;其中Ct 是现期消费水平,Yt是现期的绝对收入水平, C0是过去的消费支出。

3A、什么是投资周期波动?投资周期波动形成机制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投资周期波动是指投资增长率以若干年为周期的起伏相间的周而复始的变动。

内因:当年的投资增长率与当年之前的投资增长率的惯性作用或传导作用有关,即投资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具有一定的自相关。外因:当年的投资增长率与当年和当年之前的经济增长率的决定作用或波动传导作用有关,即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3B、丹尼森(Edward Fulton denison)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哪些?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资本与土地,土地可归为资本并可看成不变的要素)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出量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第小题4分,共16分)

1A、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指根据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以宏观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其本质是从数据导向结论,从结论导向对策。

1B、综合供求差率:是指货物与服务的净出口和存货增加之和与支出法GDP的比率;其值为正的比率越大,国内总供给越过剩。

2A、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与收入的比例。

2B、最终消费率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最终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支出法GDP的比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率)是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3A、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的两种计算方法:投资效果系数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来反映;由于一些大型投资对经济增长效果的影响有滞后期,因此,投资效果系数计算时有时也用上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3B、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一般用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是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

4A、全要素生产率:产出增长率中超出由于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而引起的增长率后那部分增长率为全要素生产率,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4B、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及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包括粗放型(外延型)和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

三、判断题(本题共有6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对每小题所描述的内容在题后的括号内做出判断,认为正确的用“√”表示,认为错误的用“×”表示。

1A、经济增长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1B、经济增长速度高经济效益就好。

2A、经济的自然增长率中劳动人口增长率按经济活动人口计算。

2B、经济的自然增长率中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按就业人口计算。

3A、培训劳动力投资属于存货投资。

3B、投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4A、最终消费率与资本形成率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1。

4B、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是消费水平递进规律在居民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5A、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对基本概念。

5B、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于净出口额的增量除以生产法GDP的增量。

6A、微观经济统计采用个量分析方法。

6B、宏观经济统计采用总量与结构分析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A.下列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           )。

(1)分配的公平                                (2)资本积累(投资)增加

(3)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4)资源配置改善和技术进步

1B.属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综合性特点表现的是(             )。

(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2)分析方法分析角度的综合

(3)理学工学的综合           

(4)实质性科学与方性质科学的综合

2A.最终消费率(         )。

(1)是最终消费支出与支出法GDP之比     

(2)是支出法GDP与最终消费支出之比

(3)是最终消费支出与生产法GDP之比    

(4)是居民消费与消费之和

2B.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反映居民家庭(           )。

(1)收入水平

(2)消费水平

(3)人均消费性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多少个单位

(4)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均消费性支出可增加多少个单位

3A.关于“贡献率”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

(1)某要素的增量与包括该要素增量在内的其总体增量之比

(2)两个增量之比

(3)部分在总体中的占比

(4)两个增长速度之比                       

3B.安装机器设备的投资属于(           )。 

(1)金融资产投资                           (2)固定资本投资

(3)存货投资                               (4)住房投资

4A.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在适度区间内(        )。

(1)前者是正指标,后者是逆指标                 

(2)前者是逆指标,后者是正指标

(3)两者都是正指标

(4)两者都是逆指标   

4B.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周期波动的原因中(          )。

(1)经济增长波动是内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动的自传导效应是外因

(2)经济增长波动是外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动的自传导效应是内因

(2)二者都是内因,认为干预是外因

(4)二者都是外因,认为干预是内因

5A.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下限(         )。

(1)由瓶颈产业决定

(2)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决定

(3)从需求角度出发,应为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的经济增长率

(4)其决定主要考虑国际竞争的影响

5B.我国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上限的决定首先应考虑(         )。

(1)瓶颈产业的制约                        (2)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3)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                (4)国际竞争的影响

6A.以下选项中属于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内容的是(          )。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规模

(3)新增固定资产                           (4)居民消费

6B.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内容的是(          )。

(1)存货增加                                (2)消费

(3)新增固定资产                            (4)居民消费

7A.GDP和财政赤字决定国内总需求的形成中(          )。

(1)财政赤字和GDP具有同等作用                             

(2)财政赤字使其减少,GDP使其增加

(3)GDP是关键变量,财政赤字有追加的作用

(4)财政赤字是关键变量,GDP有追加的作用

7B.GDP和货币供应对国内总需求增长的影响(          )。

(1)二者增长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2)GDP增长是主要因素,货币供应增长是次要因素

(3)GDP增长作用为正,货币供应增长作用为负

(4)GDP增长作用为负,货币供应增长作用为正

8A.国民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的内容主要包括(           )。

(1)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均衡             

(2)劳动力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均衡

(3)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均衡

(4)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8B.“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是(           )。

(1)GDP增量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2)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量之比

(3)GDP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4)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比

9A.从影响投资的因素看,投资需求与资本利息率的关系是(           )。

(1)投资是资本利息率的增函数                 (2)投资是资本利息率的减函数

(3)资本利息率是投资的增函数                 (4)资本利息率是投资的减函数

9B.如果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则(           )。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3)劳动力过剩                               (4)劳动力就业充分

10A.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共同假设是(        )。

(1)投资等于储蓄,资本产出比率为一常数

(2)没有技术进步,社会成员分为资本家和工人

(3)投资等于储蓄,社会成员分为资本家和工人     

(4)资本产出比率为一常数,社会成员分为资本家和工人

10B.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不同假设条件是(        )。

(1)投资等于储蓄,资本产出比率为一常数

(2)社会成员分为资本家和工人

(3)投资转化为储蓄,社会成员分以工人为主     

(4)储蓄转化为投资,社会成员分以工人为主

文档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复习要点(经济统计学15级)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概念、本质。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微观经济统计和宏观经济统计的分析方法的区别。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3.社会总供给的概念、社会总需求的概念(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如何测算社会总需求)、二者的平衡等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对基本概念。4.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5.三次产业增长对社会总供给的贡献度分析、四大收入决定GDP分析、就业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决定GDP的分析、劳动和资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