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操作程序 | 分值 | 评分标准 | 扣分 |
准备质量标准 30分 | 1.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 | 5分 | 未取得知情同意 -5 | |
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睡眠、心理状况。 | 10分 | 一项未评估 -2 | ||
3.备物:氧流量表,吸氧管,无创呼吸机及配套湿化装置,呼吸管路1根,无创通气面罩、1只固定头带,漏气阀,听诊器,灭菌蒸馏水。 | 10分 | 漏一项 -1 | ||
4.检查操作环境是否适宜,呼吸机各零件是否完好,检查呼吸管路消毒有无过期、漏气。 | 5分 | 一项未检查 -1 | ||
操作质量标准 50分 | 1.连接氧流量表,吸氧管路,呼吸机管路,调节氧流量,连接呼吸机电源。 | 10分 | 一处错误 -2 | |
2.装呼吸机:(1)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不超上线,不低于下线。(2)湿化器与呼吸机出口连接,湿化器出口与呼吸管连接。(3)呼吸管另一头与排气阀、面罩连接。头带固定。 | 15分 | 一处错误 -5 | ||
3.参数调整 (1)模式:CPAP,BiPAP(PSV+PEEP)。S,S/T。(2)IPAP 及EPAP设置,备用呼吸频率。(3)设置加湿、吸气时间,压力延时。(4)氧气流量。 | 15分 | 设置描述一处错误 -3 | ||
4.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评估:生命体征,SPO2,血气分析,人机配合。 | 8分 | 一项未评估 -2 | ||
5.根据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注意头带松紧度。 | 2分 | 未注意 -2 | ||
理论 问答 20分 | 范围为《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分 | 一题回答错误 -10 回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
一、适应症:应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作,Ⅰ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ALI,ARDS),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胸廓疾病引起的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呼吸康复治疗等。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可能性高;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消化道大出血/穿孔;严重脑部疾病,面部创伤/术后/畸形(正压通气);胸腹部手术后或创伤(胸外负压通气);不合作。
(2)相对禁忌症:气道分泌物多/排痰障碍;极度紧张;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 pH ≤ 7.20);近期上腹部手术后(尤其是需要严格胃肠减压者);严重肥胖;上气道阻塞。若有以上相对禁忌症,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合作的基础上,可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
三、并发症:①呼吸性碱中毒②肺气压伤③低血压④呼吸性酸中毒⑤肺部感染⑥呼吸机肺,即呼吸窘迫综合征。
四、终止无创呼吸机应用的标准:
停机条件:肺部感染控制;呼吸道分泌物不多;动脉血气分析Pa02>6.67kPa(50mmHg),PaCO2无明显升高,pH基本正常。
五、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允许、非允许漏气和管路通畅情况;
2.必要时气管插管有创通气;
3.注意呼吸机报警,及时排除;
4.面罩松紧度调整;
5.每次使用后彻底清洁、消毒、整理清点附件;
6.加强气道湿化,促进痰液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