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练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7:56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和(),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的品质。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查理是一个()()()的孩子。杰西是一个()()的孩子。3、《一次成功试验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和(),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的品质。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查理是一个()()()的孩子。杰西是一个()()的孩子。3、《一次成功试验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                      )。

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                                                   )。

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     )和(     ),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         )。

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      )(      )(     )(     )的品质。

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查理是一个(    ) (     )(         )的孩子。杰西是一个(     )(     )的孩子。

3、《一次成功试验》中试验的成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还有(           )。文章可分为(         )、(            )、(            )三个部分。“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掌声》一文中英子开始是一个(      ) (     )  (     ) (       )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    ),(    ),(     )  的孩子。本课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都要(     ),(     )懂得要(       ),也要(          )。

课文中的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体现大家对英子的(        )。第二次除了对英资的(      ) ,还有(      ) 。

4《狮子和鹿》这个故事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陶罐和铁罐(    )、(      )、(      )的描写来表现铁罐(      )(      )和陶罐的(     )(     )(     )。 

“奚落”在本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提并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利亚的木匣》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     )──(     )──(      )的顺序记叙。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的道理。

7、《矛和盾的集合》中矛的作用是(    ),盾的作用(     )。二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坦克说明(                                                )。

8、 《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围绕(       )的特点来写的。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出了小鹿的(     )。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      )。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一句来形容小兴安岭的(    )和(           )。

9、《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                       )。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像(         )。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         );第六自然段做总结,(         ),紧扣题目。课文运用(     )、(  )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10、《 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    )—(   )—(    )的结构来写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   )、(    )、(    )、(    )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     )和(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写海面时通过(          )来表现它的美。海底是通过写(       )来表现它的物产丰富。写海滩通过写(     )(       )来表现。写海岛是围绕(        )来写的。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    )的手法,说明西沙群岛(      ) 的特点。

1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楚江”是指(    )。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    )代诗人(      )“潋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空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奇”是(      )的意思。两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夜书所见》作者是(   )代的(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萧萧”是指__________.“挑”是指________..“篱落”指_______。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    )代诗人(      )。“异乡”指________. “逢”指_________.“倍’指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指《              》。画的作者是(      )。文章的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幅画的.(           ) (            ) (                        ) .

12、《赵州桥》一文作者是从三个方面介绍的,(       ) (     )(        )。本文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举”在本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拜师》(第二自然段)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lòu   lù)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pú   pǔ)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写出近义词。

特地——              拜访——

(3)、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4)、从文中的第一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文中能看出孔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写出孔子的一句名言吗?

14、《玩出了名堂》一文中写的是(      )玩出了名堂。他发明了(       ),发现了(     )。

“名堂”在课文中是指(                   )。“小人国”是指(         )“居民”是指(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花钟》一文,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     )有关。还与(        )有关。

16、《秋天的雨>一文抓住了植物的(    ),果实的(     )。小动物的(     ),树木的(    )来写秋雨的。

17 《风筝》一文写了(      )——(      )——(      )的过程。

18、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         )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                         ),嘴里吐出(                );有的刻着两条(               ),前爪(                ),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                     )。    

①按原文填空。    ②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③这个中心句在这里起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19、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①“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写出了天都峰的(       )。

    ②把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找出来。                            

    ③“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         )心情。

课内阅读

(一)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查 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扰 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向 像)我们的手(常 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 它是金色的 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在正确的字上涂上喜欢的色彩。

2、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4、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5、请写出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二)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 )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嘛?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 )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按原文在( )中填上准确的词。

2、这段话写出天都峰的两个特点:( )和( )。

3、请分别用“ ”“ ”画出表现这两个特点的句子。

4、“我爬得上去嘛?”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1)我能爬上去。

(2)我不能爬上去。

(3)我不一定爬得上去。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5、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到“我”当时的想法嘛?请写出来。

(三)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 。遥招手,不应人。

1、给字选择正确解释。

遥:( ) ①摇手 ②摇头 ③很远

应:( ) ①回答、答应 ②应该

2、根据诗意判断下面说法能否正确,对的打“√”“×”。

①这个学钓鱼的小孩看到远处有人问路,就赶快招手让他过来。 ( )

②这个学钓鱼的小孩不回答过路人的问话,是怕惊跑了水里的鱼。( )

3、读古诗,想像写话。

一个蓬着头的小男孩坐在草丛中,专心致志地学着钓鱼。这时,一位过路人 ,说:“ 。”小男孩急忙

(四)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是粉红的,一只 是 红的。它们在树枝间 ,婉转地 ,非常惹人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戴来面包渣和谷粒。

1、把短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用“----”画下来。

2、我从最后一句话中读懂了

3、我能用上文中戴点的词语说一说我平时喜欢做的事:

(五)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嘛?”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杜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1、文中的第一个“他”是指 ,“我”是指 ,第二个“他”是指 。

2、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 )

①小男孩给高尔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还要见小男孩。

②高尔基不喜欢成年人,希望小男孩能回来给他拍照。

③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使他的愿望早日实现,充分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

独在, 每逢。

,茱萸。 

1 、将古诗题目写在横线上。

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还知道《 》也是他的作品。

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4、选择正确的意思,对的打“√”。

“独”: ①独自 ②唯独 ③孤独

“异”: ①不同 ②另外的 ③特别的

“遥”: ① 远 ② 摇动 

“忆”: ①想念 ②记得

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七)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 )子,扇哪扇哪,扇(shān shàn )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色彩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

2、这一段是围绕文中哪句话写的?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请把文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写出来。

4、这段话写了秋天里的银杏叶、 、 、

、 和这些景物。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把 当作人来写,这样的句子叫拟人句。

6、照样子写词语

一把把 一枚枚

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①红红的枫叶像

②田野像

③洁白柔软的云朵像

(八)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柔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按要求写词语

①近义词: 柔嫩( ) 灼伤( ) 绽开( )

②反义词: 密切( ) 危险( ) 干燥( )

2、这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找出来,画上“ ”

3、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

A、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B、跟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C、与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猪想找个朋友玩。

这天早晨,它拎(līn lǐng)着一个大包出了门,碰见了小猴,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桃子对小猴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小猴说:“我不吃你的桃子,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太懒惰了。”

小猪走啊走,又碰见了小牛。它从包里掏出一块麦饼说:“给你吃麦饼,你跟我一起玩。”小牛说:“我不吃你的麦饼,也不跟你玩,因为你做事不动脑筋。”

忽然,小猪看见小羊从桥上掉进河,它赶紧扔(rěn rēng)下大包,向河边跑去。小猪跳进河里,很快把小羊救(jiù jioù)上了岸。小猴和小牛跑来。大伙儿都喜欢和小猪做朋友了。小猪真高兴(xīn xìng)。

1、给短文加上标题,填在文前横线上。

2、划去文中戴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勤劳—— 讨厌—— 伤心—— 

4、在文中横线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

因为小猪以前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小猴和小牛都不愿和它做朋友。(2分)

5、小猪做了一件什么事,大家才改变了对它的看法?(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

秋风

秋风吹着口哨,打着拍点,从那条宽宽的、直直的马路跑来了。它敲着老奶奶的门:“燥热的夏天过去了,快把扇子收起来吧!”他告诉放学的孩子:“山果熟了,快去收摘吧!”

等了一夏天的孩子,都挎着筐儿,嘻嘻哈哈地跑出家门,他们追着芳香,向山里跑去。

哈,好迷人的山林!给孩子们那么多的黄金,那么多的姹紫,那么多的嫣红。孩子们钻了进去,一下子都变得含蓄成熟起来。他们想,那簇簇山里红,该不会是秋风用霞()的吧?那串串大山枣,该不是秋风用火()的小灯笼吧?还有那遍地的黄花菜,是不是秋风用太阳的金钱()的?风儿骚动脸上的汗珠儿,酥酥的,就像妈妈亲着脸蛋儿那样舒心。

天是那样高、那样蓝,地是那样五彩缤纷,孩子们简直陶醉了。

1 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

编织出来 然出来 点燃

2 请读读第三自然段,用几个词语写出秋天山林的特点。

( )的山林 ( )的山林( )的山林

3 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秋风”的句子,体会写法,并仿写几句描写春风的话。

(三)

五 星 花

在百花中,我最喜欢五星花了。

我家门前有一小块空地,初春时节,我撒了一些五星花籽。大约十几天左右,花籽发芽了,两片小豆瓣似的绿叶,显得那么嫩,那么弱。

又过了些天,五星花长大了,枝繁叶茂。我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看它,给它浇水、拔草,有时还要施点肥。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五星花的茎长得更加粗壮了。我找来一根长竹竿,插入土里,让它围绕着竹竿向上爬,有了竹竿的支撑,五星花长得比我还高,踮( )着脚我也摸不到它的头了。仲( )夏时节,五星花小巴掌大的绿叶更加郁郁葱葱。在叶子紧挨茎( )的地方长满了绿豆大小的花蕾,几天之内,这些花蕾纷纷绽开。像火一样红的五星花,多么可爱呀!它的花瓣有五个角,远远看上去像一颗颗五角星,五星花的名字可能由此得来。近看,乳白色的花蕊旁还有几个像头发一样细的花丝。阵阵微风吹来,花蕊就像弹( )簧一样不停地颤抖着。鲜红的花朵在随风起伏的绿叶衬托下,像一束束节日的礼花。五星花虽然没有浓郁的芳香,但它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使人向往,让人陶醉。

秋天到了,五星花开始凋( )谢了,秋天的五星花虽然失去了光彩,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1.给划线的字注音。

2.作者写五星花时抓住了五星花的( )( )( )( )的变化,依次写了五星花在( )( )( )季节的生长特点。

3.文中的好词真不少,如“随风起伏”等,请你再找四个写下来:

4.用直线画出文章中描写仲夏时节五星花的句子。这些句子通过对五星花形状、色彩等特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四)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i chui)柳,在微风的吹(chui cui)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en nu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 给短文加个题目。 

2 、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3、 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 和 ,最后写湖上有 。

4、 用“ √ ”选出文中戴点字的正确读音。

5、文段的主要意思是( )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D、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表达“我”对她的喜爱、赞美之情。

6、上面的短文你最喜欢哪一句用“~~~~~”划出来. 

(五)

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泷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崐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缥亮。

1、这段话共有句。

2、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这段话是抓住松鼠的、、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六)

梧 桐 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包,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 ~~ ”划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 。

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 

③“透过密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密匝匝”的意思: 。

3.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这句话中,作者把 比作 。

4.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

(七)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宠 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剿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戴来的疲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依照 、 、、 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4、短文是围绕 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 ”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波浪线。

(八)

操场旁边的小木耳

昨天放学以后,我和小伙伴踢足球。在操场旁边捡球时,我忽然发现稀疏的枯草中密密麻麻地长着一朵朵灰褐色的“小花”,像一只只小耳朵。我伸手一摸,软绵绵、黏糊糊的,采下来闻闻,还戴着一股泥土味儿。咦,这是什么呀?我从来没见过!

我连忙采了一捧“小花”,去办公室问林老师。林老师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笑着说:“这是木耳。你想知道有关木耳的知识嘛?可以去图书室借书看看。”

听了老师的话,我马上去图书室借了好几本书。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木耳是一种食用菌,喜欢生长在潮湿、腐朽的树干上或者其他腐烂的植物上。这几天连续阴雨,操场旁边的杂草落叶腐烂了,所以小木耳就长出来了。

只要有心,玩耍中也能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读句子,回答问题。

在操场旁边捡球时,我忽然发现稀疏的枯草中密密麻麻地长着一朵朵灰褐色的“小花”,像一只只小耳朵。

①“小花”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②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在玩耍中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写一写。

文档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和(),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的品质。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查理是一个()()()的孩子。杰西是一个()()的孩子。3、《一次成功试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