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类别
施工单位
使用单位
设备型号
设备代码
监检单位
单位、设备信息
施工单位 | ||||
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编号 | 施工单位负责人 | |||
施工单位联系人 | 施工单位联系电话 | |||
使用单位 | ||||
使用单位地址 | ||||
使用单位联系人 | 使用单位联系电话 | |||
使用单位邮政编码 | 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 |||
起重机械施工地点 | ||||
制造单位 | ||||
制造许可证编号(型式试验备案公告号) | ||||
取证样机 | □是 □ 否 | 设备类别 | ||
设备品种 | 规格型号 | |||
设备代码 | 制造日期 | |||
产品编号 | 额定起重量 | |||
跨度 | 起身高度 | |||
起升速度 | 工作级别 | |||
施工类别 | □新装 □大修 □改造 □移装 | 施工告知日期 | ||
安装开始日期 | 安装结束日期 | |||
工作环境 | □露天;□非露天;□高温;□其它 | |||
备 注: |
监检类别 A
序号 | 资料名称 | 数量 | 结果 |
1 | 总图 | ||
2 | 主要受力部件图 a 主梁 | ||
b小车架 | |||
c端梁 | |||
d支腿 | |||
3 |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 ||
4 | 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 | ||
5 | 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 ||
6 | 型使试验合格证 | ||
7 | 监督检验合格报告 | ||
8 | 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 |
监督检验人员 日期
监检方式 1资料审查 2实物检查 3现场确认
现场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信息表:(监检类别B)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证书编号 | 许可项目 | 有效期 | 聘用单位 |
" 上述人员资格证书已经核查,资料真实有效 施工检验人员 年 月 日(施工单位章) | ||||||
" 监检人员确认情况: 确认方式: 1资料核查 2实物检查 3现场确认 监检人员 年 月 日 |
序号 | 内容 | 结果 |
1 | 作业程序 | |
2 | 技术要求 | |
3 | 施工方法 | |
4 | 施工措施 | |
上述资料要求有施工单位的公章和批准签字 |
监督检验人员 日期
监检方式 1资料审查 2实物检查 3现场确认
检验项目及其内容 | 类别 | 检验 结果 | 备注 | |||
1 设备选型:起重机的用途、工况符合要求 | A | |||||
2 产品技术文件 | (1)产品设计文件: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电气原理图、液压原理图 | A | ||||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其使用维护说明:齐全 | A | |||||
(3)型式试验合格证明:能覆盖所安装的起重机 | A | |||||
(4)制造监督检验证书(除电动梁起重机,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齐全 | A | |||||
3 安装改造维修资格 | (1)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 A | ||||
(2)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告知书 | A | |||||
(3)现场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 | B | |||||
4 施工作业(工艺)文件:齐全(作业程序、技术要求、方法和措施),有施工单位的公章和批准签字 | B | |||||
5 现场施工条件 | (1)基础验收证明:有施工单位确认的安装基础、轨道验收的合格证明 | B | 附件3 | |||
(2)安全距离和红色障碍灯:起重机与周边设施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室外高于30m的起重机装有红色障碍灯 | B | 附件4 | ||||
6 部件施工前检验 | (1)主要零部件合格证、铭牌:齐全,与实物一致 | B | ||||
(2) 安全保护装置合格证、铭牌、型式试验证明:齐全,与实物一致 | B | |||||
(3)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 主梁、主支撑腿的主要几何尺寸符合要求 | B | |||||
7 部件施工过程与施工后检验 | (1)主要受力结构件连接检查:主梁、主支撑腿、吊具横梁的连接符合要求 | B | ||||
(2)施工后主要受力结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桥(门)架对角线、跨度等主要几何尺寸符合要求 | B | |||||
(3)钢丝绳及其连接、吊具、滑轮组、卷筒:实物完好、安装正确,连接规范 | B | |||||
(5)安全警示标识:明显部位有永久性的额定起重量标记;在相应部位有安全警示文字、安全标志 | B | |||||
8 电气与 控制系统检验 | 8.1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符合GB50256-1996的相关要求 | B | ||||
8.2 电气保护装置 | (1)接地保护:接地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 B | ||||
(2)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不大于500V的电气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一般环境中≥0.8MΩ,潮湿环境中≥0.4MΩ | B | |||||
(3)短路保护:自动断路器或者熔断器完好 | B | |||||
(4)失压保护:有效 | B | |||||
(5)零位保护:有效 | B | |||||
(6)过流(过载)保护:设置 | B | |||||
(7)失磁保护:有效 | B | |||||
(8)供电电源断错相保护:有效 | B |
安全保护与
防护装置
检验 | 9.1 制动器 | (1)工作制动器设置:动力驱动的起升机构和运行机构应设置制动器,人力驱动的起升机构应设置制动器或者停止器。 | A | |||
(2)制动器型式、制动性能:动力驱动的起升机构制动器为常闭式;大、小车机构的制动器制动平稳。 | A | |||||
(3)制动器推动器:无漏油现象 | A | |||||
(4)制动轮与摩擦片:打开时无摩擦现象,闭合时接触均匀,无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 | A | |||||
(5)制动器调整:适宜 | A | |||||
(6)制动轮:无裂纹、划痕、凹凸不平度不大于1.5mm | A | |||||
9.2 起重量器 | (1)起重量器:设置 | A | 附件1 | |||
(2)试验:加载1.05倍的额定载荷发出超载报警信号并切断上升方向动作 | A | 附件1 | ||||
9.4 起升高度(下降深度)限位器:有效 | A | |||||
9.5 料斗带式输送机系统的料斗限位器:有效 | A | |||||
9.6 运行机构行程限位器:有效 | A | |||||
9.7 缓冲器和止挡装置:固定牢固,对接良好,两边同时接触缓冲器 | A | |||||
9.8 应急断电开关:有效 | A | |||||
9.9 连锁保护装置:有效 | A | |||||
9 安全保护与 防护装置 检验 | 9.10 超速保护装置:按照规定设置 | A | ||||
9.11 偏斜显示()装置:跨度≥40m的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设置 | A | |||||
9.12 在主梁一侧落钩的单主梁起重机的防倾翻安全钩:间隙合理,运行无卡阻 | B | |||||
9.13 扫轨板下端距轨道的距离:≤10mm | B | |||||
9.14 导电滑触线防护板:按规定设置,安全可靠 | B | |||||
9.16 防风装置:按规定设置;功能有效;电气保护装置有效;零件无缺损 | B | |||||
9.17 风速仪:按照规定设置,风速仪调定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 B | |||||
9.18 防护罩、防雨罩:齐全 | B | |||||
9.19 其他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 (1)集装箱专项吊具保护装置:有效 (2)架桥机液压支腿锁定装置及防爆管装置:有效 (3)架桥机架梁与过孔的互锁装置:有效 | B |
性能
试验 | 10.1空载试验 | (1)操纵机构、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动作有效可靠,工作正常 | A | |||
(2)各机构动作:实现规定的功能动作,无异常震动、冲击、发热、噪声现象 | A | 附件2 | ||||
(3)液压系统:无泄漏; 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 A | |||||
10.2额定载荷试验 | (1)制动下滑量:无明显下滑 | A | 附件2 | |||
(2)挠度:符合要求 | A | _ mm | ||||
(3)主要零件:无损坏 | A | |||||
10.3静载荷试验 | (1)主要受力结构件:无明显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 | A | 附件2 | |||
(2)主要机构连接处:无松动和损坏 | A | |||||
(3) 无影响性能和安全的其他损坏 | A | |||||
10.4 动载荷试验 | (1)机构、零部件:工作正常 | A | 附件2 | |||
(2)机构、结构件:无松动和损坏 | A | |||||
1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 (1)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相应的任命文件 | B | ||||
(2)现场作业人员的证件 | B | |||||
(3)施工过程中体系运转异常情况的处理:符合施工单位质量体系的相关要求 | B | |||||
(4)对监检机构或监检人员提出问题的处理和反馈:反馈及时,整改符合要求 | B |
监督检验人员 日期
记事;
附1 起重机起重量器安装调试报告
使用单位: 起重机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起重量器型号:
试验重量 | 试验要求 | 试验结果 |
额定起重机量(吨) ----------吨 | 额定速度起升,下降,全过程正常制动3次;起重量器不动作。 | |
逐渐加载至1.05倍额定起重量 1-------------吨报警 2------------吨动作 | 是否超载报警,是否切断上升方向动作,结构是否能下降方向运动; | |
备注; |
参加调试人员;甲方 乙方
安装单位(公章)
附2起重机试验记录
使用单位: 起重机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试验项目 | 试验要求 | 试验结果 |
空载试验/起吊重量 | (1)操纵机构、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动作可靠、准确,馈电装置工作正常; (2)各机构动作平稳、运行正常,能实现规定的功能和动作,无异常震动、冲击、过热、噪声等现象; (3)液压系统无泄漏油现象,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 |
额定载荷试验/起吊重量 | 除符合空载试验要求外,还须满足: (1)对制动下滑量有要求的,制动下滑量应当在允许范围内; mm (2)挠度符合要求;空 mm,载 mm,挠度 mm (3)主要零件无损坏。 | |
静载试验/起吊重量 | (1)主要受力结构件无明显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空 mm载 mm 卸 mm; (2)主要机构连接处未出现松动或者损坏; (3)无影响性能和安全的其他损坏。 | |
动载试验/起吊重量 | (1)机构、零部件等工作正常; (2)机构、结构件无损坏,连接处无松动。 |
参加试验人员;甲方 乙方
安装单位(公章)
附3基础验收证明
该起重机基础严格按基础图要求施工,轨导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经甲乙双方共同验收,基础、轨导符合起重机使用的要求,满足该起重机的使用。
甲方代表(章) 年 月 日
乙方代表(章) 年 月 日
附4起重机环境情况及用途说明
经安装方对起重机现场确认,该起重机环境符合起重机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符合该起重机的正常使用,与输电线距离符合相关要求,所供起重机与使用单位订货要求一致,满足现场使用条件。
安装公司(章)现场确认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