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8:09
文档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第一篇: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并总结记录,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
推荐度:
导读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第一篇: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并总结记录,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

第一篇: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并总结记录,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临床。在以后的实践中,我院还会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危急值项目和数值,让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实用有效。

三、加强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医技与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方面的沟通十分通畅,下一步应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定期协商工作,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程序方面定期沟通协调,不断调整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

2015年3月6日

第二篇:危急值培训记录

危急值培训课件 培训时间:2013.05.31 培训地点: 培训主持人:

培训内容: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一、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此时如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抢救最佳时机。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及时处理,特制订本“危急值”报告制度。

二、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流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结果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报告流程执行。

1、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检查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

3、核实标本采集及运输情况,确认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必要时进行复查,并在检验报告单上标注“结果已复查”。

4、确认各环节无误后,操作者应立即将危急值结果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督促临床医师在医院HIS上查看检验危急值结果。

5、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包括检验日期、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检验项目、检验时间及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时间(精确到分)、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6、必要时通知临床科室重留标本进行复检,同时保留原始标本备查。

三、临床科室对于“危急值”按以下流程操作:

(一)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或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二)临床科室在接到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时,应备有电话记录。在《“危急值”接收及处理措施登记本》上详细记录患者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床号、检查或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报告科室、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报告接听时间等。

(三)接收报告者应及时将报告交该患者的主管医师。若主管医师不在病房,立即通知科主任或病区现场年资最高医师。

(四)医师接报告后,及时在医师工作站上查看,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五)门、急诊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电话时应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必要时请门诊部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

(六)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5分钟以内主管医师对“危急值”报告的应答,应见医嘱或病程记录。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四、“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的更新:

(一)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科备案。

(二)相应医技科室应按临床要求进行“危急值”修改,并将临床递交的申请存档保留。

(三)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科协商解决。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检查、检验科室及临床科室均应建立检验(查)“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第三篇:科室危急值制度培训计划总结

科室危急值制度培训计划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遵照执行医院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我科进行培训,并总结记录如下:

首先,科室领导高度重视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各级医师及护士为组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其次,在我科开展了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的培训,医师、护士得到相关的培训学习。通过1年的实施,切实感到危急值的重要性:

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再次,通过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我科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尤其对高危病人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因此,医生能尽快得到危急值的报告是很重要的,不管送检的是常规或急诊试验标本,一旦出现危急值时,要了解从标本被采取后到医生接到通知前所需用的时间。如有延误,应了解是在那一个环节中发生了问题,并加以改进。

2013年8月21日

第四篇:内科病区危急值培训记录

病区危急值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内容:危急值制度及报告流程 主讲: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本管理制度所指的检查、检验科室包括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心电图室、医学影像中心、超声科、病理科等。

2.医院、科室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检验项目,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以适合于我院病人实际需要。

3.相关检验、检查科室建立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的程序,做好详细记录,同时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提示。

4.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姓名与电话,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的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应有处理结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

6.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重点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

7.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必须无条件遵守此规定。对不执行、不遵守《危急值管理制度》引起的纠纷和差错事故,按医院相关规定加重处罚。

8.原则上,按对危急值标准进行讨论、修改。临床科室如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需写出书面要求,科主任签字后交相应医技科室修订,并报医务科备案。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解决。

9.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管理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和报告流程。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患者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

1.凡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心电图室、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等检查、检验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应及时复核一次,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方可将报告送到临床科室。

2.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能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结果、报告者。

3.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

4.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若为住院医师应有向上级医师报告的内容、上级医师查房情况。依据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报告流程进行接收、登记、报告,医师接获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并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第五篇: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处理规范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涉及临床及医技各科。

(二)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三)建立本院的危急值报告程序。

(四)医技科室发现危急值情况时,必须按报告程序第一时间通知临床科室,并作好相关记录。

(五)临床科室在接获危急值报告时,必须立即按规定给予相应处置,并作好记录。

(六)医院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各科室根据制度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七)医教部、护理部、质管办应加大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

(八)医教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危急值报告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进一步确定危急值项目的界限值。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2、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

3、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4、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医教部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医教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门、急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2)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3)及时出具检查(验)报告并发出;(4)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本科室危急值详细登记。

2、临床科室:(1)临床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就通知当班医生);(2)临床医生接到通知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3)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医技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4)管床医生或当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跟踪治疗效果。

3、主管医生或当班医生需在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治疗效果。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工作人员或主任报告。

2、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

3、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4、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

(一)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

(二)各临床、医技科室在报告或接获危急值信息时,均要对危急值的 相关信息和处理的过程做详细记录。

(三)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四)临床科室在接获电话通知的 危急值结果时,必须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生使用。

四、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检验科

(二)放射科

(三)功能科

附件一: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附件二: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文档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

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五篇范文第一篇: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制度培训总结记录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并总结记录,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