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奎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我国农业的市场条件、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已由近似完全竞争结构趋向垄断竞争结构。因此,我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从这一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入手,才能提高农业的市场绩效。
【关键词】SCP范式;市场结构;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5)12—0058~02
现代经济学一般依据产品性质、产品差别、市场份额、竞争状态等因素将市场结构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每个具体产业或具体的微观经济主体如厂商、农户等究竟面临什么样的市场结构,则取决于以上诸因素的不同组合。一般而言,农业因其产品的同质性较强、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与资本投入较少而竞争程度趋高,致其市场结构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是,随着一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农业微观经济主体的重塑、干预力度的增强、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与农产品差别程度的扩大等条件的改变,一国农业的市场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走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国当然也不例外。本文试从产业组织学角度,以SCP范式为分析工具,对我国的农业市场结构变化作出尝试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与建议。
一、SCP范式与市场结构在其中的地位
SCP范式作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其萌发最早可直接追溯到克拉克(J册es·M·Clark)和梅森(Edwa砌s·S·Ma-son)等人对“有效竞争”概念及其度量标准的研究。克拉克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条件的不协调。因此,要研究有效竞争,必须从分析有效竞争的条件入手。梅森传承这一分析思路,认为有效竞争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市场结构条件即市场结构标准;一类是市场效果条件即市场效果标准。但两种标准各有利弊。因而只有将这两个标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把握竞争的有效状态及市场结构与市场效果的关系。
继梅森之后,许多美国经济学者包括贝恩(J0e·S·Bain)、斯蒂格勒(G·J·Stigler)等人先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竞争定义及条件。其中标志着SCP范式和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正式形成的专著便是贝恩1959年所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在该书中,贝恩系统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和市场绩效(p)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从而正式确立了SCP范式的分析框架,为研究和建立可观测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稳定而有效的实证模型,一时间内,SCP范式分析声名鹊起。可到了20世纪80年代,它却受到了来自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指责。他们认为SCP范式分析框架本身在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但不管怎样,他们也未否认SCP范式在产业问题分析中的作用,最多只不过是将SCP范式分析的重心从结构主义转向厂商主义,并试图为其寻求和提供更加可信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而已。所以,对于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分析而言,SCP范式依然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现代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根据和组织基础便是厂商的市场行为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市场行为决定市场效果,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厂商的市场行为首先必受其市场地位即所处市场结构的约束。在SCP范式中,市场结构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基础,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优劣的最终制约力量,其分析的基本程序是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效果,而不是相反。由此可见,SCP范式对市场结构的强调以及市场结构在市场行为与市场效果分析中的作用。随着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和市场进入壁垒条件的变化,市场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并进而影响和作用于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尽管市场行为与市场效果反过来也会影响市场结构,但在SCP范式看来,是次要的,它们不可能改变市场结构在SCP范式分析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市场结构是否发生变化,是直接关系到市场行为与市场效果乃至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是否发生改变的先决性因素。
二、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用以描述一国产业市场结构状况与变化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市场集中度大小、产品类别程度和进入壁垒难易。一般而言,市场集中度越低,产品差别程度越小,进入壁垒越少,则一国产业的市场结构越是趋于完全竞争市场;相反,市场集中度越高,产品差别程度越大,进入壁垒越多,则~国产业的市场结构越是趋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就国际产业的市场结构变迁的实践而言,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程度的扩大以及本国产业市场本身条件的变化,一国产业的市场结构也会随之变动。从发达国家农业市
【收稿日期】2004~12—29
【作者简介】李俊奎(1962),男,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及政治社会学。58
SCP范式与我国农业市场结构分析
作者:李俊奎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刊名:
生产力研究
英文刊名:PRODUCTIVITY RESEARCH
年,卷(期):2005,""(12)
引用次数:1次
1.刘传江.李雪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期刊论文]-经济评论 2001(06)
2.孙立刚资源、产权与农民收入问题[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1(12)
3.陈小洪.金忠义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组织理论及其应用 1990
1.学位论文龚琴基于SCP范式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组织及研究2007
产业组织理论是制定产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据,“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范式更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市场结构研究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而通过研究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的表现及关系,则可以达到提高市场绩效的目的。随中国加入WTO后的承诺进一步兑现,旅游市场更加开放,中国旅游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发展战略,长三角作为我国的“金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更备受瞩目。旅游业由于其关联性强的特性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联合发展程度最深的产业。面临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的压力,在长三角打造区域无障碍旅游圈的发展目标体系下,如何更好地发展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更好地协调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这些问题成为当前许多学者、企业家等共同探索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中观角度运用SCP范式分析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从而认识该区域旅游产业组织的现状,试着提出提高该区域旅游产业组织效率的产业。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的产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的行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分析旅游业相关问题运用SCP范式情况的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工具SCP范式的概念,框架、来源及其发展等基本内容,进而引出旅游业研究的SCP框架的内容。
第三、四、五章基于旅游业SCP框架分别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其中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组织发展的现状。
最后一章在我国总体的产业体系下回顾了长三角区域内地区现行的旅游发展,基于SCP范式提出提高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组织效率的建议。
2.期刊论文张坊.Zhang Fang对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SCP范式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5,""(6)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该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的市场条件、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已由近似完全竞争结构趋向垄断竞争结构.我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从这一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入手,方能提高农业的市场绩效.
3.学位论文杨道远基于SCP范式的厦门市旅行社业发展研究2009
当前的厦门市旅行社业存在着总体数量多、经营规模小、业务范围窄、集团经营缺乏、产品差异化程度低以及行业自律能力差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旅行社业市场结构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产业组织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厦门市旅行社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工具SCP范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旅行社业的SCP分析框架,基于此研究了厦门市旅行社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现状,对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促进厦门市旅行社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全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第二章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及应用SCP范式研究旅行社业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及SCP范式的研究内容,说明为什么作为产业组织研究方法的SCP范式可以应用于旅行社业的分析;第三章在理论基础上结合旅行社业的行业情况,界定了适用于分析旅行社业的SCP框架,并对其内容和内涵做了详细介绍;第四章在旅行社业SCP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厦门市旅行社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深入分析,并论证了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由此得出厦门市旅行社业发展的问题与瓶颈。第五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厦门市旅行社业的优化发展从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分别提出建议。
本文研究的突出点在于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旅行社业的SCP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厦门市旅行社业发展的深入分析中:其次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厦门市旅行社业的SCP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由于厦门市尚未建立起全面的旅行社业数据资料库,论文对厦门市旅行社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仅限初步探讨。
4.期刊论文龚基云我国农业市场结构的SCP范式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我国农业的市场条件、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的市场结构已由近似完全竞争结构趋向垄断竞争结构.因此,我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从这一变化了的市场结构入手,方能提高农业的市场绩效.
5.学位论文刘湘衡基于SCP范式分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绩效改进2004
“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是产业经济学中用于研究市场的核心理论,简称SCP分析范式,其基本要义是:市场结构是市场主体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中,市场主体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这种“结构—行为—绩效”范式虽然在产业经济学中是用于研究商品市场,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通过修正后也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有力工具。
在产业经济学中用于研究商品市场结构的三个指标是: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这些指标并不适合用于研究劳动力市场。为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现状做出分析,就必须先寻找合宜的衡量指标。结合各种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结构理论和中国经济学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有研究
,最终选择了三个可行的经济指标:工资变异系数、劳动力异质度和市场垄断度。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分析归纳出五种劳动力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厂商垄断、工会垄断、双边垄断和内部市场,并通过对200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出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结构。
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次对中国各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行为和绩效进行分析。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厂商垄断市场都没有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从而呈现的是没有获得充足劳动力的厂商垄断型劳动力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低下。我国的黑龙江、、青海、和宁夏这五个完全竞争市场显然存在怠工形成的隐性失业问题,呈现市场绩效的低下。除此之外,三个双边垄断结构的市场中北京、海南、天津,两个内部劳动力结构的市场广州和上海的绩效都较好。我国可以通过三个具体对策来改进劳动力市场的绩效:建立大型企业、建立有效工会和加强劳动力的流动。
6.学位论文赵金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非均衡外汇市场研究2008
本文在对我国外汇市场的非均衡状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分析方法,结合国际外汇市场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国情,探索出完善我国外汇市场的基本思路。
对于我国的外汇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倾向于采用价格和数量双向控制对其进行干预。价格和数量双控制的运行机制总体上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出口增长带来的就业增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外汇储备的增长,大大增加了的财富积累和对外购买力。然而近些年来,中国外汇市场的非均衡现象呈愈演愈烈趋势: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被动干预,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等。本文通过一般均衡理论,从市场供求状况、外汇市场价格--汇率、以及中国外汇市场效用等方面,对中国的外汇市场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得出中国外汇市场是处于非均衡状态的。
在此前提下,本文鉴于哈佛学派创立的SCP分析范式在分析产业组织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功,尝试将其运用到我国外汇市场上,对我国的非均衡外汇市场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通过运用SCP分析范式对我国非均衡外汇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文章分解SCP为各组指标,力求全面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之后再综合以得到整体性认识。市场结构的分析指标主要有:市场集中度、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壁垒、交易品种、市场规模;市场行为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价格行为、银行的干预行为和外汇市场做市商的做市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动。在对各指标的分析中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取1994-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依据,着重研究新一轮汇制改革之后的外汇市场状况。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本文得出:中国外汇市场的结构缺陷是导致外汇市场非均衡的根本原因;中国的非均衡外汇市场是缺乏绩效的:中国外汇市场结构的改革和完善具有迫切性。
针对上述结论,文章对不同国家的外汇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市场结构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外汇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进而获得了缓解我国外汇市场非均衡的启示。最后,文章进一步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缓解我国外汇市场非均衡的建议。
7.期刊论文廖晓SCP范式与战略管理实践-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6,""(6)
由哈佛学派创立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范式为战略管理提供了分析框架.本文从战略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考察SCP范式的理论沿革,分析SCP范式与战略管理关系,指出了SCP范式的缺陷,进而提出SBBC(市场结构、客户偏好、经营理念和企业能力的英文首字母缩写通称)范式,对经典SCP范式进行了有益补充以达到更好指导战略管理实践的目的.
8.学位论文陈岩岩基于SCP范式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2006
产业组织理论是制定产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据,“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的范式更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
,市场结构研究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而通过研究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的表现及关系,则可以达到提高市场绩效的目的。中国在加入WTO后,金融市场更加开放,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积极推动“对内开放”进程,股份制商业银行己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潮流,也是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认识银行业的结构、行为、绩效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如何采取正确的产业组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的产业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内涵、研究范畴,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脉络。然后具体分析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把结构分析作为基本逻辑框架,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内涵、影响因素和测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重点研究银行业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在对利率市场化行为和银行营销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行为进行研究。“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银行业市场绩效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入手,重点分析了市场绩效的衡量问题。最后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论述了提高中国银行业组织效率的措施,涉及分业经营、利率市场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和银行组织建立等若干问题。
9.学位论文王艳基于SCP范式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研究2007
汽车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轿车产业则是汽车产业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轿车产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轿车产业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轿车产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轿车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200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并实施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对今后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2006年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和保护的进一步放开将为中国轿车行业带来更大挑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的竞争形势下,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索产业的发展,制定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的产业,实现产业组织的调整和优化国轿车产业,提高中国轿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本文将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SCP分析框架,对中国轿车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作全面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是以具体的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产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竞争与垄断关系,以谋求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现状,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对中国轿车的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分别对当前中国轿车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从生产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角度出发,对中国轿车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从企业行为来看,轿车市场这几年的价格战是愈演愈烈,轿车产品的价格较上世纪90年代末下降了许多,另外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策略还是能够对那些潜在的进入者提高进入壁垒,但这种影响在逐渐减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行为时有发生,但大多是由推动的,而不是由市场竞争产生的自发行为;从市场绩效角度,中国轿车行业的利润水平相当高。但这并不完全是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高度保护的产业,中国轿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现在仍然存在技术引进较大的空间,我们还是处在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创新过程中,而且中国轿车工业用于R&D的投入很低。最后,笔者在对轿车产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出中国轿车产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完善中国轿车产业组织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和市场集中度;降低行政性进入退出壁垒,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10.期刊论文武成果.Wu Cheng-guo我国银行业SCP范式分析与改革建议-科技创业月刊2006,19(6)
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范式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范式.本文用此经典范式来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得出了不同于单纯从金融学与产业经济学研究银行的若干结论,并分析这些状况的原因,最后给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建议.
1.白萍.龚新蜀基于SCP范式的农业产业组织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clyj20051202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