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结构要求、消防要求等,建立建筑、技术、构造等基本概念。
2.增强节能环保意识,了解国内外办公建筑设计中绿色技术和策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能合理应用。
3.要求建筑造型设计具有时代气息、反映城市特色。
4.将案例研究作为贯穿整个设计各个阶段的重要学习手段,提高案例研究的阶段连续性和应用有效性。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
某市某通讯集团公司近几年业务发展迅速,员工也不断增加,原有的办公楼已不能满足现有要求。为了适应规模扩大的需要,拟在城市高新技术区内兴建一座高层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控制在7000m2(地下室计入建筑面积),上下浮动不超过5%。
该项目西面、南面临城市干道,北面和东面为住宅区(临街为商住楼)。详见地形图(后附),地势平坦。
2.设计要求
(1)规划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详见地形图。
(2)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1。主导风向:夏季为南风,冬季为北风。
(3)总平面应综合解决好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场、道路、绿化、日照、消防等问题。
(4)主入口设在南面,入口附近设20辆小汽车和100辆自行车停放场地。
(5)主体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6)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要求停放小车20辆。一~二层为营业大厅,销售公司产品,采用集中式空调。三层及以上为公司办公楼,也可供出租使用(设计时考虑出租的灵活性)。空调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应考虑室外空调机组的隐蔽问题。
(7)建筑内设两台12人客梯,营业厅内设上、下行自动扶梯各一台。
(8)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设计目标,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9)评价时,成果明确要求部分必须完成,其他可选择设计。
3.建筑组成及要求
(1)营业用房
营业厅:共两层,或局部两层,以经营通讯器材为主,1000 m2;
库 房:共两层,200 m2;
卫生间:可分层设置,也可只设一层。男厕设2个坐便位,2个小便斗;女厕设2个坐便位;
(2)办公用房
单元式办公:三层及以上,每层2套,包括接待室、秘书室、办公室、专用卫生间等,每套80 m2;
小办公室:三层及以上,每层3间,每间20 m2;
中办公室:三层及以上,每层2间,每间40 m2;
大办公室:三层及以上,每层均设,不考虑隔断,各层合计1000 m2;
会 议 室:三层及以上,每层1间,每间60 m2;
多功能厅:提供大型会议、讲座、节日活动需要,400 m2;
卫 生 间:三层及以上,每层按办公人员男、女各50人计;
走道、楼梯、电梯厅等。
(3)其他
地下车库:停放20辆小汽车,每个车位按2.8mX6m计;
配电间:设底层或地下室,低压,20 m2;
空调机房:可设地下室或室外另建,50 m2;
消防控制室:设底层,20 m2;
水泵房:设地下室,暂不考虑消防水池,20 m2;
值班及保卫室:设底层,20 m2。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1.第1周
理论学习,任务书解读,地形分析;收集资料、参观调研;
2.第2周
概念设计、方案一草
3.第3周
初步成果整理,汇报讲评;
4.第4~5周
方案二草,放大比例,在一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发展。
5.第6~8周
绘制正图,上交最终成果。
(三)成果要求
1.初步成果及要求(草图和草模):
分析说明部分:先例研究,条件分析,概念形成和方案发展;分析项目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朝向、噪音、通风、自身日照分析以及对周边居民楼的日照影响);
方案表达部分:总平面图1:500~1000,表现建筑周边环境、功能分区、出入口、道路、绿化、停车位、消防等;
各层平面图1:200~300;表达主要功能空间设计,不需布置办公家具;
剖面图1个,1:200~300;
模型表达部分:总平面基础上的草模,1:500~1000;
2.最终成果及要求
(1)图纸要求,A1,内容如下:
总平面图1:500(表现建筑周边环境、道路、绿化、停车位等);
各层平面图(相同层可只画一个)1:200;
立面图(2个)1:200;
剖面图(1个)1:200;
技术经济指标;
彩色效果图;
建筑设计分析说明(设计意图、总图、流线、功能、绿色策略、绿色要素、造型等方面),
合理选用外围护结构(1:10大样图),说明该做法如何协调立面造型、采光、保温、遮阳等功能,并完成热阻计算。
(2)模型要求:
完成标准层模型(1:50,包括梁柱、围护结构和主要办公家具),楼盖可掀开,用于分析空间尺度和内部主要使用空间的照度(结合第10周物理实验,获得主要使用空间的照度值)。
(四)参观调研提要
1.结合实例分析办公建筑平面组合有何特点,采取什么方式?单间办公室的舒适尺度应该是多少?
2.如何处理建筑主入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如何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
3.如何合理解决建筑内购物人流、办公人流、货流等几种不同的功能流线?
4.建筑裙房部分营业厅的营业部分与仓储部分如何联系,是否便捷又隐蔽?
5.标准层平面中电梯厅、楼梯间有什么布置特点?怎样满足消防要求?服务用房如何设置?
6.地下车库的净高是多少?开间内停2辆车柱距为多少?停3辆车柱距为多少?车库内部的设备管道怎样设置?
7.地下车库的坡道有什么特点?排水如何解决?
8.建筑主要立面上对表皮的处理能否体现美学与围护功能的巧妙结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五)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4.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翁如璧.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童林旭.地下汽车库建筑设计.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窦志、赵敏.办公建筑生态技术策略.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6.相关规范,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