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7:06
文档

论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摘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是我国和所有从事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的共同理想。但是由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比较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安全生产水平达到很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中图号:文献标示码:SituationAnalysisofSafetyProductiontoTheMineofHomeLiuTie(ShendongCoalGro
推荐度:
导读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摘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是我国和所有从事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的共同理想。但是由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比较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安全生产水平达到很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中图号:文献标示码:SituationAnalysisofSafetyProductiontoTheMineofHomeLiuTie(ShendongCoalGro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

摘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是我国和所有从事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的共同理想。但是由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比较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安全生产水平达到很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人文科学

中图号:                          文献标示码:

Situation Analysis of Safety Production to The Mine of Home

Liu Tie  

(Shendong Coal Group,CunCaoTa 2-inch grass Mine, YiJinHuoLuoQi in Ordos, Inner Mongolia , 017000, China)

Abstract: It is the collective idea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taff that raising the mine management level of safety production, decreasing safety misadventure and engendering better situ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But the safety production problem of mine is very complex. It is impossible to raise the mine management level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short order. So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joint effort of long time.

Keywords: mine; safety prod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istic study;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国内而言,目前的主要能源还是以煤炭为主,约占到国内总能源量的60%左右。无论是煤炭的开采量还是开采规模在最近的十几年当中都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同时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也越来越显得突出。最近几年内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03年的重庆三汇一矿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004年的河南大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5年的阜新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等等。虽然每年都有重大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但是从煤炭行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煤矿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005年的3.08下降到2007年的1.485,今年1至6月又下降到0.93,首次下降到了1以下,这些数字也说明了我国煤矿安全事业正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局面能够达到目前这样的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另一类为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科学技术发展推进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1.煤矿开采方法、开采工艺的发展对煤矿安全开采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煤矿的主要开采方法和开采工艺为放炮落煤,人工装运,工作面采用支护性能很差的木支柱或金属摩擦支柱,使得工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面安全系数低,经常发生冒顶片帮砸伤人员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工作面冒顶伤人事故占到矿井总事故的80%以上,可见工作面的危险程度。同时,厚煤层通常采用分层开采,由于当时的支护手段较差,工作面在开采第二及以后的各分层时,容易发生压垮型和漏垮型等大型冒顶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煤矿的开采方法和开采工艺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落煤由原来的放炮落煤变成了机械落煤,自动装运,工作面的支护方式由原来的木支柱和金属摩擦支柱改为了支护性能较好的单体液压支柱与铰接顶梁配合使用和支护性能更好的自移式液压支架。由于支护手段的提高,使得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这时的工作面冒顶片帮伤人事故占矿井总事故的百分比降到了20%左右,尤其是使用自移式液压支架的综合机械化方法采煤,它的工作面安全系数更高,几乎不发生冒顶片帮伤人事故。同时,由于工作面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使得工人在工作中精力更加充沛,这也降低了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生产。

随着开采方法的不断革新,厚煤层开采由原来的分层开采逐渐被放顶煤开采所取代。与分层开采相比,放顶煤开采方法优点很多,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和缩小了事故范围。因此,目前放顶煤开采是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开采方法,这对我国厚煤层的安全开采也是十分有利的。

随着对矿山压力认识的不断深入,矿井的巷道布置也越来越趋于合理。目前在对矿井巷道进行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巷道的功能外,还要考虑到巷道的层位、方位、开挖的位置、断面形状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巷道的维护及安全性能。巷道的保护形式也由原来的煤柱护巷,逐渐变成了无煤柱护巷,使得巷道所承受的压力降低。由于各种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得巷道变形和冒顶片帮引起的生产事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2.煤矿生产所用设备、设施的发展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煤矿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生产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而引发的。如电器设备隔爆性能失效、风门漏风严重、防止误操作引发事故部分失效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煤矿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改进。如我国矿下所用的电器设备基本上都是防爆型的,按照使用位置危险程度的不同分为隔爆型防爆、本质安全型防爆、增安型防爆等。矿下煤炭运输使用的皮带大部分是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阻燃皮带。风门的开启关闭实现了自动化。矿井通风使用的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矿井提升设备的安全系数也更高了,如防坠罐、防跑车等。还有一些设备之间形成了联锁关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安全生产。

为了能够尽早发现各位置的安全隐患,在矿下大量的使用安全监测设备,如瓦斯浓度监测仪、煤体温度传感器、顶底板移近量观测仪等。有些设备实现了自动报警,如空气中某种气体浓度超过安全界限,仪器便发出报警声响,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监测设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眼睛,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煤矿的生产安全。

3.煤矿灾害事故防治措施的发展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煤矿各种灾害事故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防治手段也不断的更新。为了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制定严密的安全生产规程并认真的执行。对矿井安全生产影响较大的事故一般有五种,称为矿井的五大灾害,分别为瓦斯、煤尘、水、火和地质动力。这五种灾害对不同的矿井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各矿井都要针对本矿的实际情况,对最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制定出更加完备的监测检查制度、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矿井的瓦斯事故主要有瓦斯的爆炸和突出。瓦斯灾害也是大多数矿井的主要灾害。目前防止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为监测瓦斯主要涌出和容易积聚的位置,通过各种手段分析煤层内瓦斯压力分布及运移情况,然后及时的将涌出和积聚的瓦斯稀释、排出,将煤层内的瓦斯压力降低或增加煤岩的结构等,例如瓦斯的抽放、煤岩预裂等,这些方法对防治瓦斯灾害都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由于瓦斯是伴随煤炭而产生的,在矿下一般只要有煤的地方就有瓦斯的存在,同时有些瓦斯积聚和涌出的位置根本无法到达或监测。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矿尘对煤矿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矿尘的爆炸和使工人产生尘肺病。在煤矿中防止矿尘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就是尽可能少的产生矿尘,主要手段为在矿井的各产尘点应用各种喷雾方法降尘、定期的清理落尘等。矿井水、火和地质动力灾害的监测手段和方法也是比较完备的。尽管防止各种事故发生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完备,但是要想从根本上不让各种事故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在各事故一旦发生时,要有相应的比较有效的治理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事故的防治手段也多种多样,这为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治理矿井火灾的方法有最原始、最简单的砌密闭的方法,也有应用起来比较复杂的均压方法。有应用比较普遍的灌浆、灌水、注水和喷洒阻化剂等方法,也有最近才兴起的灌注凝胶防火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治理矿井火灾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地质动力灾害中,目前比较突出的危害为矿井的冲击地压。它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而产生的。通过人们对这种灾害事故的不断了解,治理它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有大范围的防治方法,也有局部的防治手段。如开采保护层、增加煤岩的破碎程度、改变开采方法等。

    尽管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安全事故的威胁,但是随着防治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各种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总是能够进行控制并保障安全生产的。

二、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1.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

为了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法可依,为了明确保证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国家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而《矿山安全法》则是针对矿山的安全生产而设立的。

《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使我国的安全生产局面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它明确的指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1]。这就说明要想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事先做好预防工作,它也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所在,为我国各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其次,它还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由于确保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状况。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也就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准则。一旦发生事故后,能够保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对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只有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责任,才能真正促使生产经营单位重视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治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安全生产法》中还规定了一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辅助机构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安全生产以有力的支撑。

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下简称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实施[1]。《矿山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它是我国唯一的矿山安全单行法律。它给出了矿山建设安全保障的规定、矿山开采安全保障的规定、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定及矿山安全的监督与管理的规定。《矿山安全法》的这些规定和要求要比《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和规定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它明确了矿山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应该做些什么、必须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做,明确了矿山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矿山安全法》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摸得着、看得见的法律,容易理解,容易实施,这样就能够保证切切实实的指导生产、保障生产,促进生产安全。

    2.各种安全监督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

    若使完备的法制建设在安全生产中能够取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良好的监督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全生产监督管理是[2]: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格局。我国煤矿的安全监督力量从总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为法律规定的职能部门的监督。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各地方等。另一部分为社会力量。如新闻媒体、村民委员会等。在突出各级及其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和肯定公民、法人、工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协助和各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社会监督、群防群治的作用,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力量,使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覆盖到全社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透明化、公开化,使煤矿企业和主要领导不得不加强安全管理与投入,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3.各种社会人才的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

    搞好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然而若想搞好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各方面的人才又是第一位的,因此,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需要各种人才的投入。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时随着煤炭行业生产形式的逐渐好转,社会上各界对其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投身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建设中来。例如,国家制定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矿安全评价员等资格的考取办法,这些都是为了能够选拔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而设立的,同时社会报名人员也十分踊跃,这说明社会上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是十分关注的。另外,国家的一些高校和培训机构还设立了煤矿安全专业,专门培养一些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软环境建设,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

三、结束语

良好的煤矿安全生产局面是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各影响因素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才能逐渐好转。尽管在最近的十几年中,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乡镇、民营企业等开办的小煤矿安全生产问题,被依法关闭的个体小煤矿的屡禁不止问题,工作人员投股煤矿企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是今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同时,就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式来看,与一些其它国家相比也是相差甚远的。因此,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不足,并努力解决问题,这就需要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创造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更好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石少华 邬燕云等。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

[2]刘铁民 李克荣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

文档

论文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浅析摘要: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是我国和所有从事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的共同理想。但是由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比较复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使安全生产水平达到很高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方面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中图号:文献标示码:SituationAnalysisofSafetyProductiontoTheMineofHomeLiuTie(ShendongCoalGr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