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食品安全》,我从课题、学习方法、教法设计、教学手段和活动过程五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
一、说课题
1.选题背景:
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把保护学生的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中学教育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活动,进行食品安全、保健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为了满足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需要,我把活动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平常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不注意食品安全的危害性,知道学习食品安全常识的重要性。
(2).掌握分辨不安全食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辨别食品安全的能力。
(3).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多探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2).难点: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
二、说学习方法
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自信,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教法设计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活动中采取了情境导入、案例演示、提问启发等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等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功和喜悦。培养学生养成多思考,善于自己去发现问题的习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
为了让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完成教学目标,我通过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食品图片,真实案例、实物展示,让学生掌握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
五、说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提出问题
演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图片“放学路上” 。这些图片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既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香气扑鼻的小摊食品,大家都难以抵挡它的诱惑,不过,在你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这些小摊食品时,有没有想到它对我们的健康是否有益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食品安全》这一节课。”我用这句话导入了课题。
(二)启发探讨 分析问题
“路边的小摊食品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受空气中病菌的污染,还被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侵蚀。制作人员没有健康许可证,还可能携带乙肝、结核等危险性、传染性病毒呢!这样的食品是不安全的!”这样,激发学生对路边小摊食品安全的思考,强化了对小摊食品不安全的认识。
“那么,是不是所有在卫生环境下生产的食品就一定安全呢?”(演示垃圾食品图片)正面引导学生了解许多看似安全的食品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引出垃圾食品的定义,“我们都知道吃垃圾食品是有害的,那么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大量食用不安全食品,轻则导致拉肚子,重则会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安全食品严重威胁着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明白注意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三)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从众多食品中辨别出是否安全呢?我们可以看食品的安全标志、有效期、生产厂商等帮助我们辨别。”通过展示食品的实物,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分析,掌握辨别是否是过期、变质、假冒、劣质及“三无”等不安全食品的方法,扩大学生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那你们还会买这些不安全的食品吗?如果看见别人买,你会怎么做呢?”即兴创设情景剧,让学生通过劝说其他同学不吃不安全的食品,亲身感受注意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巩固和深化本课的知识。
“当然,大部分食品是安全的,多食一些安全的食品对人体是有益的。”(展示安全食品图片)展示安全食品图片,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一些安全食品,提高对安全与不安全食品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归纳总结,拓展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食品安全的知识和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并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所以这一环节以学生总结说明为主,老师辅助补充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课后活动
1.检查家里食品是否安全,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2.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制作“我的健康我做主——食品安全”小报。
(六)板书设计
采用这种板书方式,学习思路清晰,重难点一目了然,并能更好地组织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