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12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7:48
文档

212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1本工程高支模概况: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层高超过4.5米的模板支设即为高支模,必须进行专项的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层结构概况见下表:项目数值备注最大模板支设高度4.4m框梁截面最大值500×1000mm框梁截面次大值1000×1500mm框柱截面最大值600×600mm墙体厚度最大值300mm楼板厚度最大值400mm1.2模板、模架支设方案:1.2.1材料选用:1、模板:(1)采用两面涂刷面膜的九夹板,厚18mm,长×宽=1830×915mm。(2)对模板材料要求:具
推荐度:
导读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1本工程高支模概况: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层高超过4.5米的模板支设即为高支模,必须进行专项的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层结构概况见下表:项目数值备注最大模板支设高度4.4m框梁截面最大值500×1000mm框梁截面次大值1000×1500mm框柱截面最大值600×600mm墙体厚度最大值300mm楼板厚度最大值400mm1.2模板、模架支设方案:1.2.1材料选用:1、模板:(1)采用两面涂刷面膜的九夹板,厚18mm,长×宽=1830×915mm。(2)对模板材料要求:具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1.1本工程高支模概况:

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层高超过4.5米的模板支设即为高支模,必须进行专项的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层结构概况见下表:

项目数值备注
最大模板支设高度4.4 m
框梁截面最大值500×1000mm

框梁截面次大值1000×1500mm

框柱截面最大值600×600mm

墙体厚度最大值300 mm
楼板厚度最大值400 mm

1.2模板、模架支设方案:

1.2.1 材料选用:

1、模板:

(1)采用两面涂刷面膜的九夹板,厚18 mm,长×宽=1830×915 mm。

(2)对模板材料要求:具有高耐水性,耐沸水性良好,所用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模板规格尺寸和厚度必须满足要求。模板的厚度、静弯曲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符合《混凝土用胶合板》标准。

2、楞条:小楞:50×100 mm木方。木方应保证截面尺寸符合要求,不得开裂、翘曲;大楞:Ф48.5×3.2 mm ,A3钢管。

3、支撑:

(1)选用Ф48.5×3.2 mm ,A3钢管,直角、旋转卡扣。

(2)对钢管材料要求: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端面应平整,上述缺陷不应大于相关规定;钢管外径、壁厚分别不得小于0.5mm。

(3)卡扣材料要求: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4、柱箍采用2·Ф48.5×3.2 mm钢管做柱箍。

1.2.2支设方案及示意图:

1.2.2.1 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30×915×18光面红模板、底楞采用50×100木方、支撑系统采用可调顶撑钢管满堂红模架、设扫地杆。

楼板模架立杆间距按600×600,均设置可调支座。离地150设置扫地杆,水平杆步距1500。全架高设置斜撑,斜撑角度应在45°~60°之间。每一排斜撑中相邻的两个斜撑距离不大于立杆间距,相邻排斜撑间距不大于3立杆间距;满堂架周边另设置一道剪刀撑。楼板底楞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50。

1、模架支设平面图:

2、模架支设剖面图:

3、模架支设立面图:

     4、模架支设节点图:

模板拼接处节点图

1.2.2.2 梁模板:

梁模板体系采用木模体系,即木模采用18厚光面红模板、内楞采用50×100木方,外楞采用φ48.5钢管。当梁高h≥600mm时,设一道对拉螺杆,600<h≤800mm设两道对拉螺杆;两榀梁高为1000mm,按300mm间距设三排对拉螺杆;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梁跨L≥4m时,跨中起拱3/1000,悬臂梁端部起拱6/1000。

梁高≤500时,底楞间距均为300mm;500<梁高≤800时,底楞间距250mm;框支梁底楞间距100mm。梁宽大于400时,剖梁断面方向钢管支撑间距不大于400mm。梁高≤1000时,梁底支架间距600mm。 

侧模钉50×100木龙骨间距不大于200mm,木龙骨外侧用φ48.5钢管固定;两侧用支顶保证梁的垂直度及顺直。

1、梁模板支设大样图:

                    

2、梁模板阴角处理图:

1.2.2.3 墙模板:

墙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即模板采用18mm厚光面红板、50×100木方(长2m、4m)做内楞,φ48.5钢管做外楞。

内楞: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

外楞:双排Φ48.5×3.5mm焊接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

对拉螺栓:φ14对拉螺栓,间距为400×500mm。

         

节点详图:

模板横向拼缝处理

模板竖向拼缝处理

1.2.2.4 柱模板:

柱箍采用2·Ф48×3.5 mm钢管做柱箍,间距为400mm (自底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间距为500mm(自顶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四周用钢管、8#铁丝与满堂架拉结,保证柱模板的垂直度。水平拉结每1000mm设置一道。柱模板支设完毕后,尚应单独加斜撑加以固定。

模板:18mm九夹板

内楞: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

外楞:双排Φ48.5×3.5mm焊接钢管

间距为400mm (自底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

间距为500mm(自顶面到柱高一半范围内)

     对拉螺栓:Ф16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400mm

1.3模板设计计算的相关参数: 

1.3.1 计算假定:

1、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大小楞均属受弯构件;按连续梁或简支梁计算;当构件的跨度超过三跨时,可按三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2、构件的惯性矩沿跨长恒定;

3、支座是刚性的,不沉降;

4、受荷跨荷载情况相同,并同时作用。

1.3.2 计算参数: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有关的内容

计算过程所需数据如下:

新浇砼的重力密度γc = 25KN/m3

考虑施工具体时间和混凝土本身特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t0=4h。

混凝土中加高效缓凝剂,故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β1 =1.2

混凝土塌落度为140-160mm,用插值法求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  =1.15+(160-150) ×(1.15-1.0)/(150-90) = 1.175

1.3.3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相关参数:

本次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材料采用九夹板、木方、焊接钢管和对拉螺栓。

根据《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混凝土结构工程》及相关规范和资料内容,

确定所用材料相关参数如下:

1、模板采用18mm九夹板,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1.1×104N/ mm2 

抗弯强度[fm]=16 N/ mm2

抗剪强度[τ]=2.2 N/ mm2

2、支撑小楞采用50×100mm木方,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1.1×104N/ mm2

抗弯强度[fm]=13N/ mm2

抗剪强度[τ]=1.4 N/ mm

3、支撑小楞的钢管采用双排Φ48×3.2mm焊接钢管, 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E=2.1×105N/ mm2

抗弯强度[f]=215N/ mm2

抗剪强度[τ]=110N/ mm2 

A=4 mm2,I=12.19×104mm4,W=5.08 ×103mm3

4、对拉螺栓采用φ16、φ14螺栓,有关力学计算参数分别如下:

容许拉力[N]=24.5KN,[N]=17.56KN。

1.4柱模板的设计计算:

1.4.1 模板侧压力计算: 

根据工程经验,柱砼的浇筑速度取V=20 m3/h。

混凝土塌落度为140-160mm,用插值法求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 = 1.175

最大侧压力:    

F1 = 0.22γc to β1β2( V) 1/2= 0.22×25×4×1.2×1.175×(201/2)

=138.73 KN/m2  

F2= γcH= 25×5.4=135.0KN/m2 > F1              

按规范规定取较小值,取F = 138.73KN/m2作为对模板侧压的标准,并考虑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2KN/m²,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q=138.73×1.2+2×1.4=168.156KN/m²,考虑到模板结构不确定因素较多,故不考虑荷载折减,同时也不考虑倾倒砼产生的荷载,取q=138.73KN/m2有效压头高度为

h=F/γc=138.73/25=5.5m

1.4.2 验算柱模板(九夹板)的强度和刚度:

柱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强度验算:

跨中其最大弯距:

Mmax = qL2/10=138.73×1.0×0.2²/10=0.55KN·m

模板截面抵抗弯距:       

M=W×F=fbh2/6=13×1000×182/6=12. KN·m >0.55 KN·m   符合要求  

2、刚度验算:

假定模板截面为1000mm×18mm

ω=KqL4 /100EI   

=0.677×138.73×2004/(100×11000×1000×18³/12)

=0.28mm<200/400=0.500mm  符合要求。

1.4.3 验算内楞(木方)的强度和刚度 :

木方(楞)的间距为200,钢管外楞间距为400。

均布荷载   q=138.73×0.20=27.75KN/m

 则最大弯距为Mmax = qL2/10= 27.75×0.4²/10=0.444KN·m

抵抗弯距为WF=[fm]bh²/6=1.08KN·m>0.444KN·m     强度满足要求

ω=KqL4/100EI=0.677×138.73×4004/(100×11000×50×100³/12)

         =0.52mm1.4.4 验算外楞(双排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1、强度验算:

在有效压头范围内,钢管的间距为400,对拉螺栓间距为L=400,均布荷载为138.73KN/m²,则每跨的集中荷载(由木方传递)为F=138.73×0.4×0.4=22.20KN,对每一根钢管而言集中荷载为11.1KN。

则最大弯距为:Mmax= 0.175PL= 0.175×11.10×0.4=0.78KN·m

抵抗弯距为:WF=3.14×(484 - 414)×215/32×48=1.09 KN·m> Mmax    

满足要求

2、刚度验算:

Ω=1.146PL³/100EI

=1.146×11.10×1000×400³/(100×2.1×100000×12.19×10000)

=0.32 3、柱自中间到柱顶的外楞间距为500mm,螺栓间距为400mm,均布荷载为75KN/m2,则每跨的集中荷载(由木方传递)为75×0.5×0.4=15KN,对每一根钢管而言集中荷载为7.5KN。

则最大弯距为:Mmax=0.175PL=0.175×7.5×0.4=0.525KN·m

抵抗弯距为:WF=3.14×(484 - 414)×215/32×48=1.09 KN·m> Mmax

因此强度满足要求。

ω=1.146PL³/100EI

=1.146×7.2×1000×400³/(100×2.1×100000×12.19×10000)

     =0.204mm1.4.5 验算对拉螺栓的强度:

柱自柱根到柱中对拉螺栓取横向间距为400mm,竖向为400mm,按最大侧压力计算,采用直径Φ16螺栓,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

N=138.73×0.4×0.4=22.20KN<[N]=24.5KN       故满足要求。

柱自中间到柱顶的外楞间距为500mm,螺栓间距为400mm,均布荷载为75KN/m²。

按最大侧压力计算,每根螺栓承受的拉力:

N=75×0.5×0.4=15KN<[N]           故满足要求。  

柱模板及支撑系统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

1.5墙模板的设计计算: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最厚的500mm剪力墙为计算对象。

1.5.1 模板侧压力计算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20/(6.92×0.50)=5.78 m/h

     F = 0.22γc toβ1β2(V)1/2= 74.58KN/m2

检验F = γcH= 25×5.4=135KN/m2

按规范规定取较小值,取F =74.58KN/m2

侧压力设计值为F=1.2×74.58=.5KN/m2

有效压头高度h=F/γc=.5/25=3.58m

墙厚500mm,按规范规定考虑,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作用在有效压头度之内,且不大于侧压力值,用泵送砼,标准值为2N/m2,设计值为1.4×2=2.8 KN/m2。

荷载组合为F=.5+2.8=92.3 KN/m2

1.5.2 验算模板(九夹板)的强度和刚度:

作用于模板上的线荷载为:(取1m宽)

按强度计算:q=92.3×1.0=92.3N/mm

按刚度计算:q= 92.3KN/m

模板(九夹板)支撑在内楞(木方)上,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按强度要求需要小楞(木方)的间距

  M= qL2/10= [fm]bh2/6

∴L=(10[fm]bh2/6q)1/2

=(10×16×1000×182/(6×92.3))1/2

 =306mm

按刚度要求需要小楞(木方)的间距

     ω= qL4/150EI= L/400

∴L=(150EI/400q)1/3

      =(150×1.1×104×4.13×106/400×92.3)1/3 

      =569.4mm

取二者中较小者,取L=306mm,采用200mm。

 小楞(木方)间距为200时模板的抗剪验算

τ=(0.6 qL)/(bh)    

   =(0.6×92.3×200)/(1000×18)

   =0.615N/ mm2 <[τ]=2.2 N/mm2

 故满足要求。

1.5.3 内楞(木方)支撑在外楞(钢管)上,为保证内楞的强度和刚度变化符合规范要求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外楞(钢管)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1、按强度计算:q1=92.3×0.2=18.46 KN/m

按强度要求需要外楞(钢管)的间距

M= qL2/10= [fm]bh2/6

∴L=(10[fm]bh2/6q)1/2

=(10×13×50×1002/(6×18.46))1/2

  =766.06mm

2、按刚度计算:q2=92.3×0.2=18.46KN/m

按刚度要求需要外楞(钢管)的间距

     ω= qL4/150EI= L/400

∴L=(150EI/400q)1/3

      =(150×1.0×104×41.67×105/(400×18.46))1/3 

      =946mm

3、取二者中较小者,即取L=766.06mm,出于安全考虑,间距取500mm。    

作用于外楞(双排钢管)上的集中荷载折算成均布荷载为

按强度计算:q1=46.15 KN/m

按刚度计算:q2=44.15 KN/m

1.5.4 外楞(双排钢管)支撑在对拉螺栓上, 为保证外楞的强度和刚度变化符合规范要求,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对拉螺栓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M=qL2/10= 2[f]W

∴L=(20[f]W/q)1/2

=(20×215×5.08×103/46.15)1/2

  =474mm

按刚度要求需要小楞(木方)的间距

     ω= qL4/2×150EI=L/400

∴L=(2×150EI/400q)1/3

      =(2×150×2.1×105×12.19×104/400×44.15)1/3 

      =746.5mm

取二者中较小者,取 L=474mm,即螺栓间距用500mm.

钢管的抗剪验算:

τ=2×0.6 qL/A

   =2×0.6×46.15×500/4

   =56.63N/ mm2 <[τ]=110 N/mm2,故满足要求。

1.5.5 验算对拉螺栓的强度:

对拉螺栓的最大拉力为N =46.15×0.40×0.50              

=9.23KN<[N]=13.0KN 满足要求

1.5.6 小结:墙体模板及支撑系统采用 

模板:18mm九夹板

内楞: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

外楞:双排Φ48.5×3.5mm焊接钢管,纵向间距为500mm

对拉螺栓:φ12对拉螺栓,间距为400×500mm。

1.6板模板的设计计算:

1.6.1 板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0.5KN/m2

混凝土自重:25×0.2=5.0 KN/m2

钢筋自重::1.1×0.2=0.22 KN/m2

振捣荷载:2 KN/m2

1.6.2 验算模板(九夹板)的强度和刚度:

作用于模板上的线荷载为:(取1m宽)

按强度计算:q=1.2 ×(0.5+5.0+0.22) +1.4×2=9.67 KN/m

按刚度计算:q=1.2 ×(0.5+5.0+0.22) =6.87KN/m

模板(九夹板)支撑在内楞(木方)上,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按强度要求需要小楞(木方)的间距                    

M= qL2/10=[fm]bh2/6

∴L=(10[fm]bh2/6q)1/2

=(10×16×1000×182/(6×9.67))1/2

  =945.3mm

按刚度要求需要小楞(木方)的间距

   L=bh3/12=1000×183/12=4.86×105mm4

    ω= qL4/150EI= L/400

∴L=(150EI/400q)1/3

      =(150×1.1×104×4.86×105/400×6.87)1/3 

      =663.3mm

取二者中较小者,取 L=663.3mm,出于安全考虑,木方间距采用300mm。

小楞(木方)间距为300mm时模板的抗剪验算

τ=0.6 qL/bh   

   =0.6×9.67×300/(1000×18)

   =0.100N/ mm2 <[τ]=2.2 N/mm2

故满足要求。

1.6.3 验算小楞(木方)的强度和刚度:

作用于模板上的线荷载为:

按强度计算:q=10.29×0.3=9.67N/mm

按刚度计算:q=7.49×0.3=6.87N/mm

小楞(木方)支撑在大楞(钢管)上,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按强度要求需要大楞(钢管)的间距

  M= qL210=[fm]bh2/6

∴L=(10[fm]bh2/6q)1/2

=(10×13×50×1002/(6×9.67))1/2

   =1058.4mm

按刚度要求需要大楞(钢管)的间距

    L=bh3/12=50×1003/12=41.67×105mm4

    ω= qL4/150EI= L/400

∴L=(150EI/400q)1/3

      =(150×1.0×104×41.67×105/(400×6.87))1/3 

      =1315.2mm

取二者中较小者,取 L=1058mm,出于安全目的,水平杆间距用1000mm。

大楞(钢管)间距为1000时木方的抗剪验算

τ=0.6 qL/bh    

   =0.6×9.67×1000/(50×100)

   =1.161 N/ mm2 <[τ]=1.4N/mm2       故满足要求。

1.6.4 验算大楞(钢管)的强度和刚度:

 作用于大楞(钢管)上的线荷载为(取1m宽)

按强度计算:q=9.67×1=9.67N/mm

按刚度计算:q=6.87×1=6.87N/mm

大楞(钢管)支撑在钢管立柱上,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允许间距为:

按强度要求需要大楞(钢管)的间距      

  M= qL2 /10=ω[f]

∴L=(10ω[f]/ q)1/2

=(10×5.08×103×215/9.67)1/2=1062.8 mm

按刚度要求需要大楞(钢管)的间距

    ω= qL3/150EI=L/400

∴L=(150EI/400q)1/3

   =(150×2.1×105×12.19×104/(400×6.87))1/3 

   =1118mm

取二者中较小者1062mm,出于安全目的,立杆间距取1000mm。

钢管立柱间距为1000时大楞(钢管)的抗剪验算

τ=2×6 qL/10A    

   =2×6×9.67×1000/(10×4)

   =23.73 N/ mm2 <[τ]=110N/mm2

故满足要求。

1.6.5 钢管立柱的稳定性验算 : 

   水平杆竖向间距小于1.5米。

   钢管的回转半径i=15.78mm

   长细比γ=L/i=1600/15.78=101

   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一 ,得钢管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0.580

钢管的最大容许压力

N=∮A[f]=0.580×4×215=60978N 

一根钢管承受的荷载

F=9.67×1.2×1.2=13.925 KN=13925 N  故钢管立柱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F>6KN(一只扣件的抗滑移承载能力)  故采用双扣件连接。

1.6.6 板模板小结:  

    模板:18mm九夹板

    小楞:50×100mm木方,间距取为250mm

    大楞:Φ48×3.5mm焊接钢管,间距为1000mm

立柱:Φ48×3.5mm焊接钢管,间距为1200×1200mm

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米,立杆下部设纵横向扫地杆。每隔四米设一道剪刀撑。

1.7梁模板的设计计算:

1.7.1梁模板支设示意图

1.7.2梁底模验算:

1、荷载计算:

底模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合计(已经乘上荷载分项系数):q1=49.23KN/m

2、抗弯强度验算:

底模下小楞木方的间距为100,出于安全考虑,底模按照单跨简支梁进行验算,以求得跨中最大弯矩:

计算简图如下:

 

Mmax=0.125×q1×L2=0.125×49.23×0.12=0.062 KN.m

σmax= Mmax / Wn=0.062×106/54000=1.14 N/mm2<fm=13 N/mm2

3、底模挠度验算:

底模挠度验算时,不包括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则q2 =49.23 - 2.52=46.71 KN/m

ωmax=5q2 L4/384EI=0.5×46.71×1004/(384×6500×243000)

=0.0385mm < [ω]=min[L/250,1]=1(mm)(Kω为挠度ﳻ数)

(满足要求)

1.7.3梁侧模验算:

1、荷载计算:

1)、侧压力:

根据工程经验,柱砼的浇筑速度取V=20 m3/h。

混凝土塌落度为140-160mm,用插值法求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 = 1.175

最大侧压力:    

F1 = 0.22γc to β1β2 (V)1/2= 0.22×25×4×1.2×1.175×(201/2)

=138.73 KN/m2  

F2=γc×H=25×1.7=40.8 KN / m2

两者中取较小值,F=40.8 KN/ m2 

乘以分项系数:  1.2×40.8=48.96 KN/ 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4 KN/ m2

乘以分项系数,1.4×4=5.6 KN/ m2

以上两项荷载合计:48.96+5.6=54.56 KN/ m2

框支梁梁高为1m,则线荷载为:

q3 =54.56×1=54.56 KN/m

乘以折减系数0.9,则

q4 =0.9 q3 =0.9×54.56=49.104 KN/m

2、抗弯强度验算:

按照单跨梁进行验算,

  Mmax=0.125q4L2=0.125×83.48×0.22=0.4174 KN.m(KM为弯矩系数)

  σmax= Mmax / Wn=0.4174×106/54000=7.73 N/mm2 < [σ]=13 N/mm2

  3、侧模挠度验算:

侧模挠度验算时,不包括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则  q5 =48.96 KN/m       q6 =0.9×48.96=44.07  KN/m

ωmax=5q6L4/(384EI)=5×44.07×2004/(384×6500×243000)

=0.5813mm<[ω]=min[L/250,1]=1(mm)(Kω为挠度系数)

(满足要求)

1.7.4梁底模楞木验算:

1、抗弯强度验算:

1)、荷载计算:

木方自重,侧模模板自重,侧模木方自重,合计(已乘上荷载分项系数):q'=0.4 KN/m

q底模木方强度=q底模强度×0.1/0.9+q'= 49.23×0.1/0.9+0.4=5.87 KN/m

R支座= q底模木方强度×b/2=5.87×0.9/2=2. KN

底模楞木计算简图如下:

出于安全考虑,按单跨简支梁计算跨中截面最大弯矩,简图如下:

由上图计算得:

 Mmax=0.125×5.87×0.452 =0.149 KN.m

σmax= Mmax/Wn=0.149×106/67688=2.2 N/mm2<[σ]=13 N/mm2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不包括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q = 46.71×0.1×0.9+0.4=4.60 KN/m

ωmax= (5q L4/384EI)

=5×4.60×4504/(384×11000×3215156)  

=0.07mm < [ω]= min[L/250,1]=1(mm) 

满足要求。

1.7.5梁大楞(钢管)验算:

小楞支设在大楞上,大楞采用Ф48.5×3.2A3钢管。为简化计算,大楞按单跨简支梁进行验算,以求得跨中正弯矩最大值。

1、钢管截面特性:

钢管弹性模量:        E=2.06×106N/mm2

钢管惯性矩:          I=121900mm4

钢管截面抵抗矩:     Wn=5078mm3

钢管截面净面积:     A=4mm2

钢管回转半径:        i=15.78mm

抗弯、抗压、抗拉强度:f=205N/mm2

抗剪强度:           fv=120N/mm2

2、荷载计算:

F=R支座=0.5×5.87×0.45=1.321 KN

受力简图如下:

3、抗弯强度验算:

利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得:

Mmax0.2F=0.2×1.321=0.22 KN.m  (KM为弯矩系数)

σmax= Mmax / Wn=0.22×106/5078=52.03N/mm2<[σ]=205N/mm2

4、抗剪强度验算:

FV=1.5F=1.5×1.321=2.0 KN 

τ=FV/A=2.0×103/4=4.09 N/mm2 <[τ]=120N/mm2

(满足要求)

5、挠度验算:

根据材料力学公式:

ωmax=FL3/48EI+2×F×b×(3L2-4b2)/(48EI) =1.321×103×4503/(48×2.06×105×121900) + 2×1.321×103×100×(3×4502-4×1002)/( 48×2.06×105×121900)

= 0.2243mm<[ω]=L/250=450/250=1.8mm 

6、卡扣抗滑力验算:

F卡=F×0.45/0.1=1.321×4.5=5.94 KN< [FV] ×2=12KN (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双卡扣)

1.7.6梁立杆验算:

1、立杆强度验算:

N= F卡=5.94KN

σ=N/A=5.94×103/4=12.15 N/ mm2<[σ]=205N/mm2

2、立杆稳定性验算:

σ=N/φA≤f

立杆长细比:λ=L/i=1500/15.78=95.06  (L为大横杆步距)

查《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φ(3号钢)》:

稳定系数φ=0.626

σmax=N/φA=5.94×103/(0.626×4)=19.41 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由于模架平面支设尺寸大,模架的高宽比为0.5,整体抗倾覆强度大,故此不需进行模架的抗倾覆验算;

1.7.7 框支梁小结:

 框支梁处,底模楞木间距100mm,立杆间距450mm。梁侧模沿高度方向采用三排φ16对拉螺杆拉结,水平间距400mm。

1.8高支模搭设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搭设验收:模板支设完毕后,施工员、质检人员会同班组长检查所有模板的清洁、加固、接缝等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支模位置、平整度、垂直度进行复核,确认合格后填写自检记录,报送技术部进行复检,质检员应填写。经交检合格后由工地技术负责人通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2、梁模板搭设时为了防止出现以下通病现象: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涨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采取防治措施为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板模板搭设时为了防止出现以下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取防治措施为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4、脚手架搭设时,钢管立杆接头应交错布置。

    5、模板拆除:

(1)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来决定。

(2)柱、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

构件拆模时砼强度

结构类型偏差(m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

百分率(%)

≤2

50
>2,≤8

75
>8100
≤8

75
>8100
悬臂构件-100
(3)板底模拟在混凝土浇筑一周后拆除,但应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考虑模板及支撑的周转,可使用早强混凝土或拆除后再搭设部分支撑等措施。梁底模的拆除须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施工。

(4)严禁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操作人员随意拆除模板及支撑、加固体系,违者重罚,并追究责任。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6)拆模程序一般为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1.9高支模搭设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做好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3、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4、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支设临空构件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覆盖以防施工人员踩空。

5、模板、支架搭设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高支模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6、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7、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8、高支模作业人员严禁向下或向上抛掷卡扣、钢管等物件。

9、为了提高侧移刚度,提高模架的侧向抵抗力,在架空层顶板砼施工前,先浇筑架空层四根框支柱的砼。待框支柱砼有一定强度之后,在水平方向用钢管把满堂内架与框支柱固定。

1.10高支模搭设事故应急预案:

1、 高处坠落应急程序

当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要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1)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伤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就受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措施。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3)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到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大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应及时在创伤处用消毒的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受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6)遇到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受伤者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7)伤者在作简单抢救后,都应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受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在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等情况。

2、 物体打击应急程序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候,抢救的重点应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创伤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伤者呼吸心跳停者,应就受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到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大医院治疗。

文档

212地下人行通道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1.1本工程高支模概况:根据重庆市的有关规定,层高超过4.5米的模板支设即为高支模,必须进行专项的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层结构概况见下表:项目数值备注最大模板支设高度4.4m框梁截面最大值500×1000mm框梁截面次大值1000×1500mm框柱截面最大值600×600mm墙体厚度最大值300mm楼板厚度最大值400mm1.2模板、模架支设方案:1.2.1材料选用:1、模板:(1)采用两面涂刷面膜的九夹板,厚18mm,长×宽=1830×915mm。(2)对模板材料要求: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