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预应力薄腹梁施工工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3:57:50
文档

预应力薄腹梁施工工艺

预应力薄腹梁工艺1、前言我国从1965年至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一直在大量应用和推广,而跨度18米至12米的屋面承重梁主要采用预应力薄腹梁。此种构件可现场制作,避免长途搬运,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特点预应力薄腹梁主要采用后张法。本文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本工艺,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3、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张预应力屋面梁、吊车梁、公路铁路桥梁等构件。4、工艺原理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孔道内穿预应钢筋,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同时混凝土受压;张拉
推荐度:
导读预应力薄腹梁工艺1、前言我国从1965年至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一直在大量应用和推广,而跨度18米至12米的屋面承重梁主要采用预应力薄腹梁。此种构件可现场制作,避免长途搬运,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特点预应力薄腹梁主要采用后张法。本文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本工艺,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3、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张预应力屋面梁、吊车梁、公路铁路桥梁等构件。4、工艺原理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孔道内穿预应钢筋,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同时混凝土受压;张拉
预 应 力 薄 腹 梁 工艺

 

1、 前言

我国从1965年至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一直在大量应用和推广,而跨度18米至12米的屋面承重梁主要采用预应力薄腹梁。此种构件可现场制作,避免长途搬运,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 特点

预应力薄腹梁主要采用后张法。本文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本工艺,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张预应力屋面梁、吊车梁、公路铁路桥梁等构件。

4、 工艺原理

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孔道内穿预应钢筋,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同时混凝土受压;张拉完毕后钢筋两端用工作锚锚固;然后用压浆泵在孔道内灌水泥浆。

5、  施工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

5.1  胎膜砌筑

梁宜平卧叠层制作,砌摸时按施工组织设计构件现场布置图实施。底摸用砖加泥巴砌筑后表面用1:3水泥砂浆抹面,铁抹子压光,待水泥砂浆干后即可涂刷隔离剂。抹面沙浆达到设计强度

图1  工艺流程图

50%后方可浇筑砼。

采用胎膜可大量节约木材,便于养护和清模,进度快,砖可重复利用。支模详图见图2。

5.2  安装钢筋骨架、支模

按构件设计图及预制构件平面布置图安装钢筋骨架,后支模。支模时应按图纸要求预埋铁件及预留孔。

图2

5.3  预应力孔道预留

孔道成型质量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较大,应严格把关。孔道位置偏差不大于3mm。孔道成型采用钢管抽芯法,其要求如下:

5.3.1  钢管表面需光滑平直,无锈蚀,局部无凹陷和疤痕等突起物。预埋前除锈刷油,其长度不宜超过15m,两端应伸出构件500mm左右,并设两上互相垂直的16圆孔。

5.3.2  15米以上的构件采用钢管对接,接头需平整,管端的连接处用300mm长铁皮管套上,铁皮套管内表面与钢管外表面紧密接合。

5.3.3  钢管用支架支起,支架绑在钢筋骨架上,间距不大于1m。

5.3.4  灌浆孔距不大于6m,其大小形状与灌浆嘴相吻合,排气孔留在梁的两端。

5.4  混凝土浇筑尖符合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要求。

5.4.1  混凝土先浇筑受压区(上弦和腹部),然后浇筑预留孔道区段(下段),孔道区段浇筑由中间向两端进行。

5.4.2  混凝土的石子粒径不得大于20mm。

5.4.3  混凝土表面用铁抹子压光。

5.4.4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时,方可拆摸和浇筑上层混凝土。

5.5  钢管抽芯规定如下:

5.5.1  浇筑混凝土后用直径14mm的短钢筋插入钢管端部孔中转动钢管,以后每隔10-15分钟转动一次。钢管转动时宜向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左右转动。如为两根钢管需反向转动。

5.5.2  抽管时间按实际经验确定,一般在砼终凝前,用指头按压砼表面不出现凹痕时,即可进行抽管。

5.5.3  抽管顺序宜先上后下。抽管可用人工或卷扬机。抽拔时速度应均匀,边抽边转,使管子处于平稳状态,抽引方向与孔道保持在一直线上。抽管后必须将孔道清理干净。

5.5.4  如有个别塌孔,须立即修补。先将塌孔处砼拨开清理干净,然后卷一同直径的铁皮圆筒放入塌孔处,用高标号砼浇筑密实,并遮盖浇水养护。

5.6  预应力筋制作

5.6.1  锚固方案:采用碳素钢丝作预应力筋,标准Ryb=1600MPa,设计强度R/y=1280Mpa,弹性模量Eg=2×105MPa,张拉端采用钢质锥形锚具,固定端用镦头锚具的DM5B锚板。

5.6.2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根据构件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镦头的预留量、实验确定的张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及张拉设备等数据,综合计算并核实无误后进行。

5.6.3  预应力钢丝的编束:钢丝按伸长率相近编在一起,先将一头在档板上对齐,离端头200mm和每隔1-2m用梳子板和20#铁丝将钢丝编成排,然后隔2m放一只短钢管作衬件,最后将钢筋围成圆束,以保证钢丝排列整齐。

5.7  碳素钢丝的张拉

5.7.1  对构件的砼强度、孔道、穿筋、锚具及张拉设备的安装等全面检查。砼强度达到100%设计标号时,方可张拉。

5.7.2  为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张拉程序0→1.03σk,张拉端和固定端交替代布置在构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5.7.3  直线预应力筋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5.7.4  重叠生产的构件张拉应从上至下进行,并逐层适量超张拉力,但底层张拉力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5%。

5.7.5  张拉构件用锥形锚具,可往返连续几次,使锚塞与锚环吻合好。

5.7.6  张拉完毕放松时应缓慢放松,以免油表、千斤顶受损,同时应作好标记,第二天实测预应力钢丝内缩量大于规定值及内缩根数超出设计及规范规定,应改善工艺或更换锚具重新张拉的办法进行弥补。

5.7.7  施工中如张拉值超过容许差值,应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5.7.8  预应力钢丝锚固后,外露长度不小于15mm,余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不得采用氧化乙炔及使用电弧切割。长期外露的锚具要采取防锈措施。

5.7.9  用千斤顶张拉时,将张拉力换算成油表读数(张拉前油泵、千斤顶应在试验机上进行顶、压试验,确定油表读数)作为张拉力控制的依据,并同时填写预应力张拉记录。

5.8  孔道灌浆

5.8.1  预应力钢丝张拉后,应及时在孔道灌注纯水泥浆。

5.8.2  灰浆强度不低于20MPa,不能掺入对预应力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可掺入不大于水泥重量0.03%的铝粉增加灌浆的密实性。

5.8.3  水泥浆必须通过滤网,置于储浆斗内,并不断搅拌。

5.8.4  因水泥浆游离水分较多及灌浆压力下的离析,可不用水冲洗孔道。

5.8.5  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避免上层孔道漏浆把下层孔道堵住,待排气孔冒出浓浆后,即堵死排气孔,再继续加压0.5-0.6MPa,1-2分钟后即可堵塞灌浆孔。

5.9  起吊、清底模5.9.1  孔道内水泥浆强度达到15MPa时方可移动构件。

5.9.2  屋面梁由平卧状态扶直、平移时须采用滑轮装置,并保证各点受力均匀。先将梁与胎膜分离,然后平移起吊,勿使受扭或歪曲,不得急牵冲击起吊。

6、 主要机具、设备

按本工艺所举实例一个作业班主要机具配备如下(见下页)

7、 劳动组织:技术工人须经过专业培训。特殊工种须持证中岗,具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熟悉本工种的工作内容。

8、 质量标准

执行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9、 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除遵照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及铁道部颁发的有关安全规定外,还应执行如下规定: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用途
1搅拌机J4-3751台

搅拌砼
2翻斗车JS-11台

水平运输砼
3磅秤2台

砂石计量
4钢筋弯曲机GJ7-401台

钢筋制作
5钢筋切断机QJ40-11台

钢筋下料
6油泵ZB4/5001台

张拉钢丝
7锥锚式千斤顶YZ601台

张拉钢丝
8灌浆机HB6-31台

灌水泥浆
9电焊机BX-5001台

焊铁件、焊钢筋
10卷扬机1t1台

调直钢筋、抽芯管
11水平仪J31台

底模抄平
12试模6套

砼、水泥浆试块制作
13剪板机1台

铁板下料
14万能木工圆锯MJ2241台

锯割木材、铣槽、切
15单面自动压刨床MB10651台

模板单面光洁
16木工平刨床MB506B1台

制作木模板
9.1  构件张拉时两端不准站人,并应有防护措施。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张拉区。

9.2  油泵操作人员要戴防护眼镜,防止油表连接处破裂喷油伤眼,油泵开动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

9.3  灌浆人员必须戴好防护镜及其它保护用具,以免泥浆喷射伤人。

9.4  油泵与千斤顶之间所有连接点要完好无损,油表接头处要用纱布包扎,防止漏油喷射。

一个作业班主要人员配备如下: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技术员、领工员2人

负责指挥施工、技术管理
2安质员、材料员2人

负责安全、质量、材料管理
3试验工测量工2人

负责试验测量
4搅拌机司机1人

搅拌砼、灰浆
5翻斗车司机1人

砼运输
6砼工2人

砼振捣、养护
7瓦工4人

砌底模、砼面压光
8

钢筋工3人

钢筋制安、张拉
9普工3人

10电工1人

电器难修
11电焊工1人

钢筋、铁件焊接
12机修工1人

机械维修
13木工2人

木模板制安拆
10、 效益分析

10.1  社会分析

本工艺的成功实施,降低了薄腹梁制造成本,保证了质量和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的产品在武清、宁河、塘沽唐山等地的建筑市场,赢得了建筑单位和设计单位信赖,显示了建厂局的实力,创出了信誉。

10.2  经济效益

几种施工方案对比如下(以钢质锥形锚为100%)

     费用项目锚固方案

材料费(%)

人工费(%)

机械费(%)

钢质锥型锚100100100
Ⅱ级钢螺丝端杆

105103102
Ⅲ级钢螺丝端杆

109107106
后张自锚106102101
JM12锚具

114109107
11、 工程实例(单位名称略)

上述建筑单位之所以选择我单位施工,是因为预应力薄腹梁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不管是甲方施工现场制作价格还是由加工厂送到甲方工地价格均略低于***地区和天津地区同类施工单位的价格,且售后服务周到,故我单位与天津及唐山地区的很多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长久合作关系,这主要归结于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

文档

预应力薄腹梁施工工艺

预应力薄腹梁工艺1、前言我国从1965年至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一直在大量应用和推广,而跨度18米至12米的屋面承重梁主要采用预应力薄腹梁。此种构件可现场制作,避免长途搬运,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特点预应力薄腹梁主要采用后张法。本文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采用本工艺,可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3、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张预应力屋面梁、吊车梁、公路铁路桥梁等构件。4、工艺原理在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孔道内穿预应钢筋,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同时混凝土受压;张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